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八十二
耶律隆运 德威 滌鲁 制心 勃古哲列传

耶律隆运(941~1011),原名韩德让,辽圣宗时赐姓耶律。辽景宗时,历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等职务。乾亨元年(979),宋军北伐燕京,他登城日夜坚守,与援军配合,大败宋军。战后,因功升任南院枢密使。景宗病逝后,受命辅助辽圣宗,总宿卫事,深得萧太后宠信。统和四年(986),宋军再次北伐,跟随圣宗、萧太后出征,再败宋军,后封为楚王,任北府宰相,又拜大丞相,进齐王。统和末年(1011),出征高丽,因疾而终。其弟耶律德威,其侄儿耶律 鲁、耶律制心都曾出仕为官。

【耶律隆运】

耶律隆运,原名韩德让,西南面招讨使韩匡嗣次子。统和十九年(1001),赐名为德昌;统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统和二十八年,又赐名为隆运。耶律隆运厚道稳重,智谋出众,精通治国之道。隆运最初侍奉辽景宗,因为谨慎细心而闻名,加官为东头承奉官,补授枢密院通事。后来又替代他的父亲韩匡嗣担任上京留守,权知京事,此时的隆运在辽国官僚阶层已经颇具声望。不久,隆运又外出镇守南京(今北京),时人对他多有赞誉。乾亨元年(979),宋军攻取河东太原,灭北汉,随后挥师北上,准备收回被辽国占据多年的燕云十六州。辽国大将五院详稳奚底、统军萧讨古率军迎战宋军,大败而回,南京被宋军包围,日夜攻打,城中人心不稳。此时,隆运登上城楼,日夜守护,直到辽国大军前来,在高梁河一役大败宋军。战事结束后,隆运因功升任辽兴军节度使。乾亨三年,隆运升任南院枢密使。

乾亨五年,景宗病危,隆运和耶律斜轸一起接受遗诏,两人总宿卫事,立梁王耶律隆绪为帝,奉太后萧绰称制。因为隆运负责皇宫值宿守卫,萧太后更加宠信他。统和元年(983),隆运加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统和四年,北宋派遣曹彬、米信率领十万大军再次伐辽,隆运跟随辽圣宗、萧太后出征,再次打败了宋军,加官为守司空,封楚国公。大军北返后,隆运和北府宰相室昉共同执掌辽国军政大权。不久,隆运上奏说燕山以西的四个州县多年遭受战乱之苦,再加上连年灾荒,应当减轻赋税以招揽流民,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统和六年,萧太后观看马球比赛,宗室胡里室故意将隆运撞落马下,愤怒的萧太后立刻下令将胡里室斩首。不久,萧太后下诏命隆运率军征宋,包围了沙堆,宋军趁着夜色前来偷袭,结果被严阵以待的隆运击败,以此军功受封为楚王。统和九年,隆运上奏说燕地人狡猾,用不正当的手段请求免除赋税劳役,契丹贵族趁机中饱私囊,请求派北院宣徽使赵智前去警告他们,朝廷再次采纳了隆运的意见。

统和十一年,隆运的母亲去世,他请求回家守丧,朝廷下诏让他节哀顺变,并夺情起用。次年,室昉致仕,隆运接任北府宰相,领枢密使,监修国史,赐号兴化功臣。当年六月,隆运上奏说辽国三京地区审理案件的官员太多,大多数收受贿赂,要么放纵不法之徒,要么胡乱严刑拷打,请求朝廷明令禁止这种行为。辽圣宗批准了他的奏本。隆运又上奏请求委任贤才去除奸臣,萧太后赞扬他说:“引荐贤才辅佐国家,这才是宰臣的职责啊!”隆运服丧期满后,兼太保、政事令。统和十七年,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去世,辽圣宗命隆运兼任斜轸的职务。此后,隆运出任大丞相,进封齐王,总管南北二枢密院、南北二宰相府事务。因为南京、平州粮食歉收,隆运上奏请求免除百姓的农具钱,并且请求平抑各地商人贸易的物价,朝廷也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统和二十二年,隆运跟随萧太后南征宋朝,大军到达黄河岸边,和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北返。当年改封晋王,赐姓耶律,名隆运,地位在辽国亲王之上,还赐给他大量的田宅和陪葬墓地。统和末年(1011),隆运出征高丽归来,因病四肢瘫痪,辽圣宗和萧太后都亲自来看望他。不久,隆运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赠尚书令,谥号“文忠”,官府给予他家人安葬用具,在乾陵旁边为他修建庙宇。隆运没有儿子,他的弟弟叫德威,他的侄儿叫制心。

【耶律德威】

耶律德威,韩匡嗣第五子,耶律隆运之弟。德威生性刚直,善于骑射。保宁初年(969),历任上京皇城使、儒州防御使、北院宣徽使等职务。乾亨末年(981),其父韩匡嗣病死,德威本应为父守丧,但诏命夺情起用,让他代理西南面招讨使的职务。统和初年(983),党项人入侵辽国边境,德威率军出征,打退了他们,辽圣宗赐给德威宝剑,允许他便宜行事,遇事不必先行上报。德威率领突吕不、迭剌所部,平定了稍古葛的叛乱,因功受封为招讨使。

鎏金银刀锥鞘·辽

契丹工艺品中,金银器皿较少,多为马具、兵器,体现了契丹族善于骑射的强悍性格。图中的银刀均配有鎏金银鞘,刀柄有玉制和琥珀制两种,刀柄和刀鞘做工精致,外表装饰美观大方,应为契丹贵族“捺钵”时所用的刺鹅之锥。

琥珀璎珞·辽

璎珞是极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饰品,它的流行与契丹人尚佛有关。这件琥珀璎珞长173厘米,由416颗琥珀珠、5件浮雕饰件用细银丝穿系而成,表面有橘红、红褐、橘黄三种颜色,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品。

夏州党项首领李继迁背叛宋朝,打算归附辽国,德威请求接纳他。李继迁归附后,其他党项部族纷纷归附,辽圣宗下诏嘉奖德威。德威和惕隐耶律善补打败了宋将杨继业,被加官为开府仪同三司、政事门下平章事。不久,因为燕山以西的城镇遭到了李继迁的劫掠,德威被罢免了兵权。随后,李继迁接受了宋朝银州观察使的职务,辽圣宗派德威领兵持诏到银州责问,李继迁借口要西征不出来相见,德威大怒,纵兵在灵州掳掠后返回。德威在五十五岁时因病去世,赠官兼侍中。

【耶律 鲁】

耶律 鲁,字尊宁,从小生长在皇宫中,被称为“小将军”。辽兴宗重熙初年(1032),历任北院宣徽使、右林牙、副点检,受封漆水郡王。后因私自索取回鹘使者进贡的水獭毛皮,以及索取阻卜部落的贡品,而被判处杖责的刑罚,削去爵位,免除官职。不久, 鲁被起用为北院宣徽使。重熙十九年,改任乌古敌烈部都详稳,后任东北路详稳,受封混同郡王。清宁初年(1055), 鲁出任南府宰相,因年老请求致仕,改封汉王。辽道宗大康年间(1075~1085)去世,享年八十岁。

鲁神态清秀,辽圣宗将他当成儿子看待,辽兴宗敬他为兄长,他虽然身处显位、却处世谦恭。他担任都点检的时候,跟随辽圣宗在黑岭打猎,捕捉到了一头黑熊。圣宗非常高兴地饮酒庆祝,问他:“你有什么要我赏赐给你的吗?” 鲁回答说:“臣下富贵已极,不敢再有别的奢望。只是我的叔父曾经受过先帝的优待,去世之后,他不肖的儿子因为犯罪被抄没家产,籍没为奴。希望您能在叔父的子孙中赦免一个人来主持祭祀,我的心愿就了却了。”圣宗下诏免除其叔后人奴籍,发还了家产。

【耶律制心】

耶律制心,小字可汗奴,他的父亲德崇是韩匡嗣第六子,因为擅长医术,多次升官,做到了武定军节度使的职位。制心擅长调教猎鹰。统和年间(983~1012),出任归化州刺史。开泰年间(1012~1021),出任上京留守,晋升汉人行宫都部署,受封漆水郡王。因为制心是皇后的弟弟,所以恩宠日深。枢密副使萧合卓当权,制心上奏说合卓缺少见识气度,品行不端,皇上默默无语。每逢皇宫内饮宴欢聚,制心总是找借口避开,皇后非常不高兴,认为制心不愿意和自己见面,制心回答说:“富贵和宠信很少能够长久的,我只是为我们家族的未来避嫌罢了。”

太平年间(1021~1031),制心历任中京留守、惕隐、南京留守、南院大王等职务,受封燕王。有人劝制心信奉佛教,制心回答说:“我不懂佛法,但我认为只要心中没有私欲,就和信仰佛教差距不大了。”一天,制心洗澡更衣后躺下,家人听到有音乐声,诧异地进屋探察,才发现制心已经去世了,享年五十三岁,赠官政事令,追封陈王。制心镇守上京的时候,当时辽国正在施行禁酒,有人抓住了私自酿酒的人,送交制心治罪。制心将酒一饮而尽,笑着没有追究那人的责任,因此深得百姓的拥戴。他去世的那天,治下的百姓悲痛得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一样。

【耶律勃古哲】

耶律勃古哲,字蒲奴隐,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勃古哲勇敢彪悍,善于商业经营,保宁年间(969~979),历任天德军节度使、南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因为讨伐党项阿理撒米、仆里鳖米有功,升任南院大王。辽圣宗即位后,萧太后代理国事,恰逢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勃古哲上奏章陈述了几件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萧太后非常满意,让他兼任山西路各州事。统和四年(986),宋军北伐,勃古哲因为和宋军作战有功,被赐号“输忠保节致主功臣”,总管燕山以西的五个州。当时有人控告勃古哲徇私枉法,残害百姓,调查后发现举报属实,他被判处了杖刑。统和八(990)年,在南京统军使任上去世。

论 赞

论曰:韩德让在统和年间,身兼主将和宰相双重职务,克敌制胜,为国家提拔贤才,功勋卓著。至于赐姓耶律,封为齐王,这难道仅仅是依靠萧太后的宠信能得到的吗?他的宗族中,耶律德威平定党项,耶律鲁完善宗庙的祭祀,耶律制心不苟且偷生,不与奸人同流合污,难道是没有原因的吗? NpnmkSOn0yxhxn0ytKWnr7QwUpTm33pErvJPIco36KyEbN8CIUjrjkTPtdn6Vl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