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我们班混得最好的。有身份有地位有资产,他家和柳传志一个社区。老婆年薪百万起,年轻漂亮。
其实,他能有今天,大一第一次全系新生大会我就料到了。
那是第一次系主任参加的大会。
他那时既不是班长,也不是团支书,但他混社会的智慧要甩出班干部好几条街去。
散会后,系主任离开。
他紧随其后。
系主任走到楼道拐角处,发现有一张破旧的书桌歪七扭八地横在角落里,虽然不挡道,但是影响美观。
恰恰在此时,李同学高声招呼路过的一个同学:“这桌子在这里太碍事,咱俩把它抬到后勤处吧。”
系主任听到了,对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由此记住了他的名字!
对于李同学今日的地位和成功,有的同学心有不甘,经常抨击人家精明、算计、阴谋,就会干“显眼儿”的活儿。可我一直认为李同学的成功是求仁得仁,水到渠成。
总是干“显眼儿”的活,有什么不对呢?我们常常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谁能否认这样的用心不是一种准备?不是一种认真?那张桌子一直摆在那里,确实需要移开,可有几人能意识到?意识到的几人当中又有几人能想着动手搬开?想着搬开的少数人当中又有几人能策划到等系主任出现时再行动?
整个系百十号人当中,只有李同学一人能做到这些,所以只有他一人能达到这个高度。他有心,有智慧,有谋略,确实是大将之才。还有什么不服的呢?那些人没有时机意识,工作和学习上没走心不动脑,碌碌无为,对于他人的成功只有眼热嫉妒的份儿了。
所以,在职场上,一个人要想有好的前途,不仅要干得好,还要干得巧。具体来说,就是要像我的李同学那样,多干些“显眼儿”的活。做漂亮事,做让领导看得见的事。
与干“显眼儿”相反的,是那些苦哈哈的幕后英雄。
身边常会有人抱怨:怎么干活的总是我,涨薪升职却轮不到我。他们觉得自己为了工作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每到此时,我都会问这个抱怨的人,你确信老板知道你的努力吗?在针对“职场怨妇”的职场调查中,50.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埋头工作却得不到赏识”的人。职场中,很多人常犯的错误就是干了,但是老板压根不知道。
我有个小师弟,一毕业就进入某互联网合资企业市场部工作,如今干了三四年,人够聪明,干活儿手也快,但一直就是在部门做些初级工作,很难有上升空间。后来换了一个部门,结果还是一样,自己累得要死,领导还老觉得他工作不饱和。
后来跟他聊天,发现他很少跟领导有工作进程中的交流。当他领到一个任务时,就会自己努力消化,去处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等到完成全部工作的时候就发封邮件汇报说“已完成”,就万事大吉。看,问题已经出来了。他干了那么多,却从来不向领导汇报,拒绝沟通,闷头闷脑地干,无人知晓。
殊不知,在工作进程中,和领导保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及时跟领导汇报项目的进程,这既体现了对领导的尊重,又是一种“非邀功式”的自我肯定。而在汇报过程中,还可以及时争取资源和规避风险,让领导知道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
当然,还有一种人,说是说了,但说得完全不得法。聪明地工作还要会和领导沟通,适时适当地汇报工作,既要有重点,还要掌握好频次。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说,否则会引起领导的反感。
干“显眼儿”的活对于那些性情“耿直”的人来说非常不易,他们有明确的价值观念,对于职场中的“投机取巧”鄙夷不屑。但是,有一点始终要明确,聪明并不等于小聪明。“聪明工作”是指在做好自己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工作价值最大化。而“小聪明地工作”,总是试图让自己减少付出而获得更多利益。我们提倡的是鼓励大家“聪明工作”而绝不是耍小聪明。明明做了好多事,干吗要自造假象让领导看起来你好像没干什么事,当幕后英雄掖着藏着?难道你真的很喜欢怀才不遇,俯首甘为孺子牛?既然你真的喜欢,那何必还要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