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立身有什么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中的同名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列举了舜、傅说等六位圣贤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最终担当大任的事例,证明忧患、磨难能激励人奋发有为、取得成就。进而,他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样适用于国家兴亡。

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提出了许多实现国富民强的政治主张。他从动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一时的落后贫穷并不可怕,只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就能走出忧患,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孟子的这个观点对个人的立身处世同样具有积极的启示。

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人的生理特点、劳动分工和生活习惯诸多方面,更体现在物质资源的拥有方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贫富不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类社会所有不幸的根源都可归结为贫穷。因此,对被贫穷“关照”的人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他们立身处世具有很好的指导和鞭策意义。

另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如同千年田地八百主一样,贫和富是相对而言的,而且它们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存在着转化的可能。贫穷的人如果不因自己的家庭出身、生活状况低人一等而灰心丧气,而是立志于改变现状、成就事业,那么,总有一天他会成为笑对人生、无愧人生的铮铮铁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9岁时就成了孤儿,生活无依无靠,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而是放下以前官宦人家的身价,十分勤奋地跟当地的农民学习干农活的技能。刚开始投入反对王莽的斗争时,他的部队兵少将寡,装备非常差。到打仗时,他竟然骑着牛上阵。后来王莽政权覆灭,他立下大功时,他的大哥竟然因受到更始帝的猜疑而被杀,他自己也受到猜疑,险些被杀。

可以说,刘秀的前半生都是在忧患中度过的,然而,他始终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面对挫折、打击,乃至屈辱,他始终不改心志。最终,他终于成就一番霸业。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挫折、打击固然让人难以接受,但对于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来说,它们恰能给人以反面的启示和教育作用。人的才干不会从天而降,机遇不可能垂青游手好闲之人。与磨难斗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锤炼心志、毅力和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历过磨难的人,往往都是能笑到最后的人。

对于物质财富丰厚的人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其立身处世无疑具有警示作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便以为大功告成。于是,那些跟着他打江山的将领纷纷起了享乐之念,把京城搞得天天像过年一样。结果,没多久就因失去进取心而被入关的清兵打败,从而一败涂地,最终身败名裂。

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固然合乎人性,但如果把这种享受当作人生的目标而失去进取心,这样的享受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过眼云烟。所以,生于顺境,并不值得羡慕;生于逆境,也没什么可悲之处。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只要能树立一种正确的志向来立身,到何时何地都不会迷惑,都能取得成功。可以说,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每个人的最大启示。 zKcOn4CC0uJ2cCvctxrGgErYkc5JFduo3RkKEGq+ut4Blmsa5VNbz/o8mU2rWQl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