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到今天这种状态,迫切需要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自己的国际环境,重新认识国际环境中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如美国、日本、俄罗斯、伊斯兰、石油产地、海洋通道国家、欧洲各国。说“重新认识”,是因为中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其与世界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其利益网络延伸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复杂而巨大的变化、对中国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面目。实际上,国家环境因中国自身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陌生起来,中国已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遇到了在原来的发展层次上不可能遇到的东西。一国的国际环境从来都是因依其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的,从来没有什么恒定的国际环境。所以说“认识”要强调“重新”,我们现在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也有了“重新认识”的可能。通过“重新认识”来寻找与外部世界相处、相安之道。
说“重新认识”,也因为我们必须以更长的历史跨度、更辽阔的文明史眼光、更深入的社会文化观察来认识世界,不是游客式的走马观花,不是外交礼仪式的浮光掠影,不是外交务实式的就事论事。也不是学院式事不关己的空泛之论,因为国际环境已成为中国现实生存的首要影响因素,有了利害攸关的切肤之感。也不是照搬照抄欧美国际研究的概念与模式,因为中国的国际生存环境与这些学术模式赖以产生的欧美国际生存环境大相径庭。“重新认识”要打破我们以往国际问题研究的窠臼。对一些重要国家,要看其所处的文明形态,看其千百年的历史演进,深入了解其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框架与运行、国民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中国不仅是一个仅具经济意义的国家,而是代表一种文明、有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国,其理想不仅是国家富强,而且是文明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永久延续,所以其与国际社会的过从、互动就会极其深刻、极其广泛:这就要求我们的“重新认识”必须是深刻、广泛的。
相互间善处的前提是对对方的了解,充分认识、了解外部世界对中国非常重要。国际、国别研究应脑子里装着中国当前面临的真实国际问题,以寻求中国恰当的国际生存之道、形成中国真正的国际战略为目标。要有中华民族长久生存于世界的大关怀,从中华文明与异文明谋合的历史眼光来考量、观察。同时,了解他人不仅有利于相处、相交,也是学习、借鉴的必由之路,通过认识他人来定位自己,欣赏他人的长处并能取长补短。文明、文化的融会、相互影响有自觉不自觉之别,了解外部世界能在文化相遇中保持自觉,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并趋利避害。这就是我们组织“重新看世界丛书”的初衷。
我们希望收入本丛书的作品,其研究的视野应是开阔的、宏大的,研究的着眼点却可以是具体的甚至是细小的,可以在分析具体事件中以小见大,也可以从一个事件、一个领域、一个历史环节、一种现象入手研究。文体可以是多样的,专著、论文集、读书札记均可。但无论什么文体,都应以充分地材料占有(历史的与现实的,理论的与事实的)为前提,要有坚实的文献基础,不是灵感式的随想录。研究应超越学科分隔、强调问题导向,但对学科应先掌握后超越,要有相关学科的扎实功底,对相关学科的概念、方法要有借用,不是凭空立论。要强调对实际历史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借重。文笔要生动、自由、有个性。我们真诚地期待“重新看世界丛书”能够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