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佛学的几个理念

因果关系

佛教和科学矛盾吗?我想是不矛盾的,应该是可以放在一起来讨论的。一提到佛教,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佛教是迷信。人们常常会把佛教里的因果业报看成是迷信的。其实,探究因果的关系恰恰是科学的方向。科学都是从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出发(其实这个现象就是个结果),然后去探究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因此,我觉得佛教讲的因果与科学探究是一致的。只不过科学主要是面对物质世界,佛学则更多地面对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一方面把因果关系看得太直接了,另一方面又把它当成个人层面的东西。其实因果关系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来看待它。它有很多条件,只有具备条件了,那因才能转化成果。条件里边有主要的条件、有次要的条件、有必需的条件、有不是必需的条件等。有的立刻见效了,就转化了;有的要经历曲折,比如说清代的和,大家都知道他在乾隆朝是很风光的。可是当乾隆死了以后,到了嘉庆帝时,他被抄家了。我们通常讲这样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总有一天它会报,也可能报在自己身上,也可能报在子孙身上,也可能报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们还应看到,在因果关系中,从一个角度讲是种的善因,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可能就是种的恶因。比如说一个学生要上个什么大学,一下子上不去,你想个办法给他上了这个大学。你觉得做了一件好事吧,在他看来一时可能也觉得是件好事。可是慢慢想来他会觉得自己是靠关系进来的,这就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因此,从主观来讲,我们一般是以善去对待一切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可是从客观来讲,我们不能只问耕耘,也要看到我们是真正帮助还是伤害了这个学生。生活中的无心之过也是很多的,既然是无心,我想就应该得到原谅。当然,该承担的责任有时候还需要承担,但是不应该从动因上去否定一个人。

慈与悲

我们经常讲,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去除人们的痛苦,慈悲合在一起就是去苦予乐。慈悲是佛教的利他、奉献精神的体现。

对慈悲的理念要有正确理解,通过布施来做慈善,布施就不仅仅是一个钱财上的,有财布施,还有法布施。我们一切的行动都可以去做利他的事情,比如说一个人有些问题想不开你帮他去分析分析,把他的心结打开了,这也是一种慈悲精神,是语言布施。我们看到一个老人行动困难,去扶一扶老人也是一种布施,是行为布施。因此,布施的途径是很多的。有时候,你给一个人一百万不如给他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一句鼓励的话让他终生受用,你给他一百万的话,说不定过几天钱就花光了,还有可能会害了他。慈善的理念是要一个人能够自立。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乞丐,要帮助他(她)的话,还是要帮助他(她)自立才对。如果这个乞丐无法自立,一直满足于要饭的状态,布施就不应该继续下去了。

有时去帮助一个坏人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至于他(她)能不能够变成好人,那是另外的事情。地藏菩萨的精神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有坏人存在,不去度他(她),那地藏也永远成不了佛。这可比度一个善人要难得多,甚至于有可能要牺牲自己的所有,才能够感动那个坏人。佛教很重视教化,佛教通过教化是希望人们都能够向善,可以去改变一部分人。但是,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能够改变。任何一个坏人,我们都不能够放弃,这是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坏人都能够变成好人,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而且恐怕不可能有这样的社会,所有人都变成好人,一个坏人都没有,这两个问题不能够混为一谈。

要让一个坏人放下屠刀不是那么容易的,绝大部分的坏人是希望不放下屠刀而能成佛的。很多的贪官去烧头香,就希望他能够继续贪,还能够马上就收到福报。真正地放下是需要洗心革面的。很多人表面上放下了屠刀,也还是成不了佛的,因为他还没有悟到放下屠刀需要彻底改变观念这个根本道理。

如何护生

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生物、生命、众生之间有一个相生相克的关系。其实佛教提倡的是一种“护生”的概念,而这种保护也不是刻意地去保护,而是随缘地保护。例如,路边上有一只鸟折断了翅膀,我们把它捡起来,帮助它治疗,让它能够回到森林里面去,这样做就很好。我觉得应该有一个随缘护生的理念,而不是随意地放生。

一些动物本应该在一个环境中生存,你却把它放到另外一种环境中去。它失去了原来的生命环境中的约束后,就会反常、疯狂地发展。大家也许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报道,这几年,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慢慢没有蛙鸣声了,只有“牛鸣”声了。这个“牛鸣”声不是牛的叫声,而是牛蛙的叫声。由于人们放生,把大量的牛蛙放到了奥林匹克公园的湖里。这些牛蛙失去了外界的约束后繁殖得特别快,排挤了原来湖里的青蛙。

还有很多动物先被人们捕捉去,然后一些人花钱把它们买来,然后再去放,在一捕一捉的过程中有许多生命就结束了。一些人热衷于放生,其动力是什么呢?许多人认为,放生可以增加福报,这是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我也曾经呼吁过好多年了,我觉得现在仍然需要反思这个问题。

转识成智

佛教里的“空”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存在的概念,而是讲各种事物都是因缘聚会而有的。有聚就有散,事物都不是永恒的,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太执迷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买了一双很漂亮也很贵的鞋,买了鞋他就去坐火车旅行了。在火车上,他就忍不住打开鞋盒来看这双鞋。谁知道不小心一只鞋就从车窗掉了出去。火车也开得挺快的,他也不可能下去把它找回来,就剩下另外一只鞋了,大家觉得可惜。可是他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他把另一只鞋也丢了出去。他说,把另一只鞋也丢到外面,如果一个人捡到说不定还有用,我留着一只鞋也没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太执著、执迷,该放下时就得放下,该看破的就得看破。我想那个把鞋子丢出窗外的人就很豁达,就能够看破,因此他就不会有忧愁。

我觉得佛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即超越感官识别给我们带来的迷惘,这在佛教里称之为“转识成智”。“识”是指感官的认识功能,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感觉器官都有认识外在世界的功能,我们称之为“六识”。恰恰是这些功能、这些感官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为什么呢?我们一看,这个是美女,那个是丑女,就起了分别心。有分别了,就要去追求美女,要抛弃丑女。这样问题就来了,有了分别心,就有一种执著的追求,然后得到了就高兴,得不到就痛苦,种种烦恼都源于此。一切名相皆分别相,佛教让我们超越“识”、分别,消除分别心、执著心,这就是智慧。“转识成智”是佛教追寻超越解脱的根本智慧。

菩萨是否存在呢?菩萨存在。菩萨是什么呢?菩萨是觉悟了的有情众生。什么叫观音菩萨?大悲菩萨,深具悲心。什么叫弥勒佛?大慈菩萨,拥有慈心。什么叫文殊菩萨?大智菩萨,充满智慧。每位佛、菩萨都代表了一种佛法的精神。

我来提一个问题:“你存在吗?”既然你存在,活菩萨也存在。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活菩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我们不是去求佛、求菩萨,而是要去做佛、做菩萨。你按照佛的理想、理念、精神去做,你就是佛、菩萨。怎么能说活菩萨不存在呢?你如果不想做菩萨,那菩萨就没有了。如果下决心要学佛、菩萨,就要做一个佛、菩萨,那活菩萨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2S3ssukxPkzS4Z1tKpbupVdQYvpceDkR4y0FRqsYKwaKWHy1RKAZxlI0lPkQVs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