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这个题目中有两个词,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做人,中间加了一个“与”字。我想,最好把这个“与”字改成一个等号,即:读书=做人,做人=读书。
清初学者陆陇其说过,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如果不落实到自己身上去领会书中的道理,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作不能读书的人。我认为,一定要让读书与做人变成一回事,不要把它看作两件事。
清代学者朱用纯在《劝言》中也曾说过:
读书须先论其人,次论其法。所谓法者,不但记其章句,而当求其义理。所谓人者,不但中举人进士要读书,做好人尤要读书。中举人进士之读书,未尝不求义理,而其重究竟只在章句。做好人之读书,未尝不解章句,而其重究竟只在义理。……先儒谓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教人读书识义理之道也。要知圣贤之书,不是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若只浮浮泛泛,胸中记得几句古书,出口说得几句雅话,未足为佳也。(《训俗遗规·劝言》)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读书时先要讲这个人,而不是先讲读书的方法,读书也不仅仅是读它的章句。不但求取功名需要读书,做一个好人也需要读书。为求取功名而读书,不见得不去探索文章内在的思想,但是它的重心也只是停留在文章的章句上。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读书的人,不见得不重视文章的章句,只是更看重文章内在的思想。联系到现实生活,很多人能把《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记得滚瓜烂熟,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这却不是读书的方法。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就背标准答案。这样的读书方式与古代为中举人进士而读书无异,其重心只不过停留在章句上。
读书的第一个目的是通晓人道,明白事理。通晓人道,即要懂得怎样做人。《淮南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当今社会的状况跟古代相似,很多人知识很丰富,知晓群生万物的道理,就是不懂得怎样做人,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人有智慧;很多人爱万物群生,却唯独不爱惜人类自己,那么就不能说这样的人具有仁这种德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察、思考问题都是从人入手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根本特点就是看一切问题都和人联系在一起,都要思考它对人有何教益。
读书的第二个目的是变化气质,完善人格。我们不是只懂得道理就可以了,就像陆陇其所说的,要学一句就对照一下自己,并督促自己按照正确方法去做。在没学习之前,我们不明白事理,不通晓人道,这没有关系。在学习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所明白的事理,所通晓的人道去改变自己。学和行、知和行一定要结合起来,只学而不行是毫无意义的。
让孩子学习《弟子规》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弟子规》中讲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言行举止规范。《弟子规》不仅是对弟子讲的,每个人也都要按照书中所讲的道理去做,之所以叫作“弟子规”,是因为我们要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就养成好习惯。我们学习《弟子规》,同样也要身体力行,日积月累,人的气质会发生变化,人格会不断地完善。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为己之学”。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今人似乎要比古人好,古人学习是在为自己打算,今人学习是在为别人打算。其实,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学问才是为己之学,它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对孔子的话,荀子有一个发挥:“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从耳朵里听进去,要把它留在心里,然后还要把它体现到行动中去,他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反过来,小人之学,是入乎耳,出乎口,只在口耳之间……这样的学问怎么能够使七尺之躯完美呢?因此,荀子接着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也就是说君子之学是为了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学问;而小人之学是将学问当作礼物来取悦别人的,从耳朵里听进去,嘴里就说出来了,只不过丝毫没有提升自己。
荀子曾经说过,尧舜、桀纣生来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为什么尧舜会变成圣人,而桀纣会变成恶人呢?这主要是受后天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先不讨论人性是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还是像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们都承认人是可以改变的,变好的成为圣贤,变坏的成为恶人。《论语》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们先天的性格是相似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才有了很大的差别。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不见得不读书的人就不会成为好人,也不见得满腹经纶的人不能成为坏人。
读书还有第三个目的:拓展知识,学习技能。这三个目的是有先后顺序的。通晓人道,明白事理是第一位的,然后再去改变气质,完善人格,最后通过实践去拓展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就像孔子讲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我们首先要“志于道”,学习做人的道理,连人都做不好,事情怎么能做好呢?其实,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看他(她)有没有胸怀、志向。我们做任何事决不能仅仅为了个人享乐。反之,我们要胸怀大志,为国为民,志存高远,行在脚下。我们也不能只有高远的志向,夸夸其谈,而不去行动。
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开卷有益”,意思是读什么书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最好还是要有所选择,因为我们会被书中负面的内容所干扰。书籍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可读之书非常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或者叫经、史、子、集四类。
经书可以说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经典。所谓“经者,常也”,它是讲贯穿古今、万物,认识天道、地道、人道最根本的道理,这就是经。
先秦时就提出了“六经”的概念,即《诗》《书》《礼》《易》《乐》《春秋》。经书后来又有所扩展,增加了《论语》《孟子》《孝经》《尔雅》。除了《仪礼》这部经典之外,又添加了解释礼的书 《礼记》。《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后来出现了解释《春秋》的《左传》《梁传》《公羊传》。
通过读经书,我们就可以明天理,晓人道,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我们的言行举止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矩。
许多人不愿意听“规矩”这个词,觉得规矩就是要把自己束缚起来。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行为也是如此。大家也许都很喜欢孔子的话:“七十而从心所欲”。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后面还有三个字:“不逾矩。”孔子讲的是在规矩之内的随心所欲,一旦超出了规矩的范围,就要受到制裁了。
礼教告诉人们应该遵守的言行举止方面的规矩,其根本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这样身份的人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矩。很多人可能一听到这些就会头疼,觉得它是封建礼教的腐朽思想。我常讲,人如果想活得自由就必须要遵守规矩,如果所做的事情不符合身份,那就会四面碰壁。
通过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我们对很多问题有偏见。一提到礼教,就会认为礼教是吃人的。“礼”的本义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礼是一种自然法、习惯法,而不是人为的强制法,自然法是我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是自觉自愿去做的。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尽伦尽职,这个社会一定是和谐的。尽伦尽职就是要求:在什么位置上,就应该尽这个位置上的职。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不能够这样去做。许多人认为,这样做是一种束缚,让自己的个性得不到发挥。
现在之所以会出现诸如“子女是否应该常回家看望父母”等一系列话题,是因为子女不关心父母。我非常赞同子女应该常回家看望父母。有些人提出:“是否需要把这一条也列入到法律条文中?”我认为,这样做未免太丢中国人的脸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自然存在着敬和爱,父母爱子女,子女敬父母,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不需要用法律来强制。如果连自然法都不去遵守,我们还能称得上是中国人吗?
史,即历史,是明古今之变的。司马迁讲天下的学问无非两大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探究人跟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就是来了解人类社会的人事变动、朝代更替的经验教训。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中有两个重要的传统:一个是“以史为鉴”;另一个是“以天为则”。唐太宗讲:“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古人强调“观今宜鉴古”,要看出今天的问题,要拿历史当一面镜子照一下。
历史承载着文化,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也就不懂得自己的文化。一个不懂得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人,让他(她)来热爱自己的国家,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信心,这怎么可能呢?因此,清代学者龚自珍就讲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很多人不尊重我们的祖先,不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他们认为,社会是不断进化的,现代人进化得一定比祖先强大,这是一种直线性的进化论。历史不是直线进步的,是有进也有退。近代思想家章太炎提出“俱分进化论”理论,他认为,进化不是单向的,人们的道德观念是善恶同时发展的。古人也早就说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时恶比善进化得还快。一定要记住,无古不成今。没有古哪来今呢?
如果有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的理念,就不至于把传统文化彻底地抛掉。今天的很多问题,究其原因都在于历史的断裂。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需要改造的,哪些是需要坚持的。我认为,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才能够让我们的文化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如果放弃了我们文化的这种特质,去跟着其他国家的科学特质走,中华文化的优势永远无法形成。
子书就是各种不同的学派对天道、地道、人道的认识。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孟子》里有一句话:“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主席讲到文化多元性时曾引用过这句话。通过学习诸子百家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
集部就更复杂多样了。集部里又分总集、别集、专集。读集部的书,可以长见识、养情性。文学、艺术作品等都归在集部中。集部的书,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去体悟人生,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艺术生活的人。我希望每个人多一点业余爱好,在艺术的人生里去发掘、学习人生的艺术。干巴巴的人生是总结不出人生的艺术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整体性的道理“古今一也,万物一也”,似乎没有太大变化,其实它充满了变化。我们要用智慧把这个“一也”打破,把它运用到万事万物中,这才是真正的创造。很多事情不能照搬,只能借鉴,推广典型,所谓的标准化,都是不可取的。典型永远都会有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方,而标准化其实泯灭了人的个性,因为教育不只是背标准答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的同时,知晓天道人道变化的根本规律。读书要读出智慧来,不要读成知识的奴隶。
怎样读书呢?从根本上讲,读书就是要“得其意”,能够举一反三。《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书我们读一百遍都不会厌倦。我在“好书不厌百回读”后面接了一句“精意勤求十载功”,我们求得“精意”,恐怕要花十年的工夫。现在读书或者做学问时,常常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化简为繁常被看作是有学问的体现。其实,大道至简,真理平凡。例如,很多人学佛,就经常问怎么个学法,总觉得学佛好像很深奥,修行很神秘。我认为,修行就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很多人喜欢到庙里打禅七,七天下来心里似乎安静许多。事实上,修行的真谛是平静地对待每天都要碰到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分。每天都能做好日常的事情比去做一些玄妙的事情要难得多。
读书的次第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中庸》中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什么叫“博学”?黄侃先生讲过一句话:“所谓博学者,谓明白事理多,非记事多也。”博学是因为明白很多事理,而不是记住了很多事情。明白事理是一种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学智慧的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学知识的文化。知识是静止的,智慧是变动的,智慧是一种发现、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审问就是要多问为什么,要不耻下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我们身边永远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和事,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我们应该时刻看到自己的不足。
慎思,即认真的思考。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我们碰到事情就要思考,读书更要思考。慎思然后就要明辨,分辨是非、疑惑,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等等。
笃行,即身体力行。荀子讲:“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明白不如做到,学到并做到,才算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
智、仁、勇这三种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中庸》里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最难的就是做到“自知”,人贵有自知之明,人更贵有自胜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很多人认为,战胜别人的人才是强者,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的是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人的智力、体能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才是真正的成功。
一个社会永远是有善恶、美丑的,我们不能太理想主义。人的身体、社会现象的平衡不是简单的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五十的比例,也许有的是要这个百分之七十,那个百分之三十才是平衡,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和谐、平衡不是我迁就你,你迁就我,而是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保持各自的差异和特点,不需要改变我的看法来附和你,也不需要改变你的看法来附和我,这才叫和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