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统书院的精神

传统书院的精神可以从各个方面来探讨,但也有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我们去认真探讨,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

我觉得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 “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这实际上也是现代教育经常讨论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要培养一个人还是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入北大的,当时进入北大看到的标语都是“欢迎你,未来的哲学家”……目标是成为一个“家”。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真正的“家”呢?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许多人都是本末颠倒,我们重视成为一个什么“家”,而忽视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强调职业道德而不重视人的道德教育。

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批量化、标准化、规范化扼杀了许多学子的才华。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什么是启发式教育?启发即点拨之义。该怎么点拨呢?首先要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意愿,老师再启发也没有用。我原来对马一浮先生有些不理解。当年,浙江大学请马一浮先生当教授,他说:“我不去”,“礼闻来学,未闻往教”。那样坚持干什么呢?虽然是“礼闻来学,未闻往教”,但人家来请你,你就可以去传道,那样做太古板了。后来想想,马先生这样做很有道理—你没有来学的精神,我为什么去教你呢?对方没有学习的意愿,我们主动送上门,那就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问题,而是弹琴者的问题,弹琴者不看对象就弹,对方根本没有需要,你非要送上门去给人家。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书院是自学为主,不是灌输。同学、师生之间相互切磋,这样就能够教学相长。然后才能自由讲学,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

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现在的师生,只是在课堂上才见面。有人说“师生如父子”是封建的东西。其实我觉得“师生如父子”—师父师父,学子学子,师就是父,学就是子—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的。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可能很多人会反对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最近,我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专题采访,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中国历史上是家国同构的,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吗?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很多人认为这是传统文化中的腐朽作风,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书院传统。现在的教育变成了学生出钱买知识,教授收钱卖知识,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传统书院里所有的老师同学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现在还有多少地方能这样做呢?我们希望书院能实践这一传统。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游南镇的故事。什么叫“游南镇”?不就是老师、学生等一起郊游吗?大家在南镇游玩看到了花,一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在谈话间回答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这不是单纯在课堂上能获得的知识。我讲过,学生要学会“偷学”,即随时随地都可以学,随时随地都要学。但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一起随时随地同游的机会,学生怎么“偷学”呢? tnYfjdwBNELkvIJwvMSMS8jeceipTU5bfh2Qe3qk1dxfsjhqU8+x1Sl2Te4pYb1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