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赵敦华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非常简明导论”(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系列中的书篇幅虽然非常简短,但内容却不浅显。从我过去读过的几本书来看,如果没有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基础,读这些“导论”可能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就拿朱莉娅·安纳斯写的这本《古典哲学:一个非常简明导论》来说,全书似乎缺乏一个导论所具备的完整结构和一以贯之的线索,似乎只是在讨论一个个现代读者可能会有兴趣的哲学问题。但有希腊哲学基础的读者,不难看出作者介绍希腊哲学的一个完整思路。

本书从美狄亚杀子的希腊悲剧切入,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她的残忍选择是邪恶的,还是值得同情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呢?这是一个困难的哲学问题,西方哲学家为“自由选择”问题讨论了几千年。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希腊哲学的灵魂观。本书第一部分于是开始介绍希腊哲学家的灵魂学说。第二部分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典范,介绍希腊的政治哲学,把个人的灵魂与城邦(即柏拉图所谓的“大写的人”)联系在一起。第三部分讨论伦理学问题,把城邦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第四部分讨论知识论问题,把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和如何获得幸福联系到一起。第五部分讨论希腊人的形而上学思想,把世界观与思维逻辑联系在一起。最后在与基督教的世界观和思想的比较之中,介绍古典哲学到中古哲学的过渡,写到奥古斯丁时的晚期罗马哲学为止。

哲学导论可以有不同写法:可以按照哲学史的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照问题来归纳;可以由面到点,也可以由点到面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的书,通常采取哲学史和由面到点的写法。读者看到的这本关于古希腊哲学的导论,采用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由点到面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哲学导论是对哲学史著作的一个补充,而且有吸引人之处。比如,可以避免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直接进入具有现实意义的哲学问题。再如,不必介绍古人发现、发展某种学说的过程,而集中关注这一学说的疑难问题,从而启迪读者的思考,等等。

虽然有这些优点,我还是要提醒读者,如果要在哲学问题的思考中得到自己的洞见,就需要比较全面地把握哲学史的基础知识,多读一些哲学经典著作。黑格尔说,哲学有不同的道路,一条是“普通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是穿着家常便服走过的;但在另一条道路上,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的人们,则是穿着法座的道袍阔步而来的” 。在我看来这两条道路的方向不必相反,“穿着家常便服”的人,难道就不可以“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吗?任何学习、思考和探究哲学的人,都应该把直白的语言、明晰的思想和深邃的观点、全面的理论结合起来。否则,业余的哲学爱好者就只能是“民间哲学家”,而与哲学专业研究者闹对立。西方社会之所以没有这种对立,与职业哲学家所写的普及读物有关。我希望这本《古典哲学》不但对业余的哲学爱好者有启发教育作用,对哲学专业研究者也有借鉴作用,以此为鉴,多写一些有学术品位、短小精练的哲学普及读物。

最后想对本书的题目说几句话。这本题为“古典哲学”的书,名大于实,名副其实的题目应该是“西方古典哲学”。这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西方哲学界的普遍现象。比较中西作者写的哲学著作的标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别: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大多径称“哲学史”或“哲学理论”,而不特意标明“西方哲学”,因为在西方作者的心目中,西方哲学是普遍性的理论,西方哲学即哲学一般。而中国哲学家有着强烈的特殊主义自觉,绝无把“中国哲学”当作“哲学”一般的“奢望”。在我看来,西方哲学的“野心”未免太大,中国哲学的“胆子”未免太小,两者是可以互补的,而且我们需要东西互补的哲学。这本关于西方古典哲学的书后有一年表,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这段时间是中国诸子百家、儒释道三足鼎立时期,也是印度吠陀奥义和佛教、耆那哲学盛行时期。至少综合了中西和印度哲学的这些内容,才是名副其实的“古典哲学”。我期待着这样的《古典哲学》早日问世。是为序。

2007年岁末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PTi1iLLnylyI/M1NX4v6+lXUWKjKvE+kRRLP8x4AFiHz7as0WBgAZMcKCpffJU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