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吸取其他有影响的定义中那些共同的洞见,我们给全球化下了一个充分而可行的定义。但我们不能忽视全球化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毕竟,全球化是一种不均衡的社会进程——这一社会结构和文化区域的巨大转变会对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各个评论者曾以不同或经常是相互对立的方式,来分析和解释构成全球化的社会进程。学者们不仅对如何合理地定义全球化持有不同意见,而且还对全球化的规模、因果关系、年表、影响、发展轨迹及政策后果争论不休。例如,就全球化的规模,人们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展开了学术争论:究竟是应该以单一的还是区别对待的方式来理解全球化?这个“多向度”的观念看起来似乎是我们的全球化定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过仍需要对它做出详尽的说明。佛教中盲人学者和大象相遇的古代寓言故事,将有助于阐明对全球化各种向度的学术论争的本质。
盲人学者不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因此他们决定通过触摸它来获得一幅心灵图像,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知识。摸到象鼻的盲人说,大象像一条活泼灵动的蛇;另一个人摸着大象巨大的腿,说这个动物像一根粗糙而巨大的柱子;第三个人抓住了大象的尾巴,坚持说它像一把柔韧的大刷子;第四个人则摸到了锋利的象牙,便断言大象长得像一柄长矛。关于大象的样子,每个盲人学者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由于他们的学术声誉取决于他们各自发现结果的真实性,最后盲人学者对什么是大象真正的本质还在争论不休。
学术界一直在争论,究竟哪个向度包含了全球化的本质——这恰恰再现了盲人摸象这个寓言故事的后现代版本。即使是那些赞同可以把全球化看做单一进程的学者,他们对社会生活哪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现象的主要论述范围也在争论不休。有些学者认为经济进程是全球化的核心,其他一些学者则更加重视全球化的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方面,还有一些人则指出环境方面的进程是全球化的本质。如寓言故事中的盲人一样,每个全球化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的,因为他们都正确地分辨出了所讨论现象的一个重要向度;然而,他们所犯的集体性错误在于他们企图固执地简化全球化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使它变成一个只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论述领域。
诚然,研究全球化的学者们面临的一项中心任务是,发现更好的方法以判断各个向度的相对重要性,同时需要注意,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如果对全球化坚持片面的理解,那将是个严重的错误。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这一要求,采取一种真正多向度的方法来看待全球化,从而避免有害的简化论。全球化包含多方面且各不相同的多种进程,因此可以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或者,我们能这样说吗?
图1全球化学者与大象。
在得出这个重要结论之前,先让我们考虑一下“全球化怀疑论者”阵营的学者提出的几个反对意见。这些反对意见有的指责时髦的“全球化言论”最终竟然是“荒唐至极” ,有的则较为温和,认为全球化是一个更为有限的、不均衡的进程,而并不像那些所谓的“鼓吹全球化者”要我们相信的观点那样笼统。从很多方面看,最激进的全球化怀疑论者就像一个盲人学者,他占据了大象前后腿之间的空档,徒劳地寻找它身体的某个部位。由于没有发现任何东西,于是他就指责同行们虚构了子虚乌有事物的离奇故事,并声称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大象”这种动物。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正在迅速得到强化,因此,我不打算去驳斥那些为数不多的完全否认全球化存在的全球化怀疑论者;另一方面,我十分赞同全球化是一个在地理上有限的、不均衡的进程。就如我在下面各章里将要论述的那样,世界上大量的人群,尤其是南半球的人们,无法平等地享用日益密集的网络和基础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是和不平等现象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尽管我们看到社会间相互关联和依存的强化集中出现在北半球的经济发达国家,我们仍然有充足的理由“大谈全球化”。毕竟,北半球相互依存的模式正在兴起,它的存在确实反映了全球化的部分倾向,并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在我看来,来自全球化怀疑论者阵营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全球化主要是一个现代的现象吗?批评者对此问题的回答可能是否定的,而且他们还会说,全球化这个概念的使用缺乏历史的精确性。一句话,这群有思想的怀疑论者认为,只要粗略地看看历史,就会知道当代全球化并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言。因此,在本书以下几章具体探讨全球化的五大向度之前,我建议让我们认真对待这个重要的观点。确实,批判性地探究全球化所谓的新颖性,与方兴未艾的全球化研究领域里的另一个热点难题密切相关。关于全球化合理的年表和分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到第二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