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氏
佚名 辽 山西省雁北地区工作站藏
《山海经》不单是一部瑰丽古老的地理著作,它还蕴含了丰富奇幻的神话传说,而这些传说虽不敢说是真的历史,但某种程度上也是真实历史演变而成。“炎黄子孙”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称谓,关于炎帝的传说,《山海经》中已有详述。他就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被认为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最古地理书,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物种演化、地理变迁的传奇之作。在物欲横流、市声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于习惯“快餐式阅读”的现代人来说,它是一片静土,是远古时期极富想象力的惊世之作。它通过诡异的文字与形象的绘画,让我们依稀解读那些或已进化、或已绝迹的远古生命;了解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兽的无穷奥秘。
《山海经》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海内外丰富的山川鸟兽资源。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的方式记载了一些奇闻轶事,然而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有较大争议。《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记载了一百多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中国古代也一直把《山海经》当作史书看待,它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明清《山海经》图本
明清两代至民国初年,《山海经》流传广泛,出现了十四种带图的《山海经》刻本。
《山海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众说纷纭。过去认为是禹、伯益所作,大约出于周、秦人的记载。然而北齐《颜氏家训·书证篇》又据《山海经》文中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秦汉以后的地名,则认为绝非是禹、伯益所作。后世中,随着考古学的发展,禹、益之说日趋被否定。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的成书非一时,作者也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中期,于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且书中许多内容可能来自口头传说。《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的。晋朝郭璞曾经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图赞》书影 晋 郭璞
《山海经》集历代众人的智慧而成,它是我国最早的有图有文的经典。据记载,最早提到《山海经》是有图的,是东晋学者、训诂学家郭璞,在他的注文与《图赞》中,多次出现“图”“像”“画”等文字。
《山海经》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古书、怪书,同时又是我们民族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的源泉。在古代,它曾以异端邪说之渊源的身份对“不语怪力乱神”的正统思想方式提出挑战,对通行的经史子集图书分类法构成某种潜在的威胁;而在现代,它又给既定的学科划分和专业界限造成很大的麻烦。无论是中国古时候的知识分类还是现代国际通行的学科体制,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学家、方志学家、科学史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文学批评家,乃至思想史家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但无论谁也无法将它据为己有。 “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却又同时属于所有学科。”
夸父逐日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即是其中一个。夸父迈开大步追赶太阳的情景,相对于人类面对自然初期重视“神性”——如“女娲补天”来说,是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自身能力逐步提高的一种体现。夸父执着地追求光明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牛耕图
晋 彩墨 砖画 纵17厘米 横36厘米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藏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先人的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农业先祖”后稷教民播种百谷,百姓生活渐渐安定;他的孙子叔均发明牛耕,使农业的发展又迈了一大步。牛耕这项技术延续了几千年,直至今天有些地方还在使用。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经》中记载的禹杀相柳的神话传说充满了奇幻色彩,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从中也不难看出共工、相柳和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山海经》中大量存在的这些神话传说,是今天我们研究原始宗教时难得的珍贵材料。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 宋 雕刻 墨印
《山海经》是一部古地理书,记载了远古地理风貌、古老中国的山川河流走向、丰富的鸟兽资源及各地风土民俗等。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川河流地理书。在古代,九州泛指全中国,这幅《九州山川实证总图》,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墨印地图实物。图中所辖范围,《山海经》中多有记述。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历史。虽然由于浓郁的神话色彩和较强的夸饰性,事物本身的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身影。如果把几条类似的材料加以比较,还是不难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的。例如《大荒北经》中黄帝大战蚩尤的记载,剔除其神话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场古代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
郑振铎为胡文焕《山海经图》写的按语
明清十四种带图的山海经刻本中,明代胡文焕的《山海经图》在内容和艺术上颇具特色,是已见山海经图的代表作之一。受到著名藏书家郑振铎的高度赞誉,图为他在《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二编》中为胡文焕《山海经图》写的按语。
同时,《山海经》又是一部科技史,既记载了古代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也记载了他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还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以及已经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例如,关于天文、历法,《大荒西经》载: “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海内经》载: “噎鸣生岁十有二。”关于农业生产,《海内经》载: “后稷是始播百谷”, “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经》载:“叔均乃为田祖。”关于手工业,《海内经》载: “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
《山海经》在地理学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者以《中山经》所记地区为世界的中心,四周由《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所记地区构成大陆,大陆被海包围着,四海之外又有陆地和国家,再外还有荒远之地,这就是古人心目中原始的“世界”。《山海经》的结尾还指出:“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在科学发展迅猛的今天来看似乎是幼稚可笑的,但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山海经》的作者及当时的人类已认为世界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是有极限的,是可以测量出的,这在研究地理学史上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山经》以山为纲,分中、南、西、北、东五个山系,分叙时把有关地理知识附加上去。全文以方向与道路互为经纬,有条不紊。在叙述每座山岳时还记述山的位置、高度、走向、陡峭程度、形状、谷穴及其面积大小,并注意两山之间的相互关联,有的还涉及植被覆盖密度、雨雪情况等,显然已具备了山脉的初步概念。在叙述河流时,也一定言明其发源及流向,还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进支流的水系,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潜流的情况,以及盐池、湖泊、井泉的记载,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川河岳地理书。
《山海经》在物质资源分布的篇幅中,对于矿产的记载尤其详细,提及矿物产地三百余处,有用矿物达七八十种,并把它们分成金、玉、石、土四类。《山海经》中还注意到矿物的共生现象,并据其硬度、颜色、光泽、透明度、构造、敲击声、医药性等特性阐述识别矿物的方法,详细记述动植物形态、性能和医疗功效。因此,《山海经》在矿物学分类上有着突出的贡献。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说: “《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古人是怎样认识矿物和药物之类物质的知识。”
《山海经》考证地图
张步天教授认为《山经》是古人根据西汉之前历朝历代人所走的二十六条路线的考察结果而写成,《海经》则主要来自荒远地区的记闻。据此,张步天教授经过潜心研究绘成三十幅《山海经》考据地图,清晰地标注了古山川在后世中的方位,使《山海经》变得真实可感。这幅《西次一经线路图》即是其一。由于各路线并非成于一时,故各图所反映的年代也有别。
《山海经图》图本内图 明 胡文焕 |
《山海经存》图本内图 清 汪绂 |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图有文的经典,图画可以说是《山海经》的灵魂,有人说,《山海经》是先有图后有文的一部奇书。郭璞在注解《山海经》的时候,为它配了整套的插图;梁武帝时期张僧繇画《山海经图》十卷;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了在唐代业已失传的《山海经图》;北宋舒雅根据皇家图书馆保存的张僧繇之图重画了《山海经图》十卷,等等。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古老的《山海经图》都亡佚了。但这些曾经存在过的古图,以及出土文物中与《山海经》同时代的图画,却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记事的文化传统。《山海经》出现的时代可以说是人类文字出现之初真正意义的读图时代。
《山海经》这部孕含中华古文明的上古百科全书,它的神秘诡异和璀璨多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让人无限神往。本书吸取了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并立足于《山海经》与古代文明的衍生关系,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
《山海经广注》康熙图本内图 清 吴任臣
该图本是清代最早的《山海经》图本,流传非常广。其形象多源自胡文焕图本。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图本内图
《禽虫典》本和《神异典》本的图像较为相似,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禽虫典》中图像有的设置背景,而有的没有背景。
一是图像丰富。关于《山海经》图画,今日所见均为明清以后所画,共有十四种刻本,本书引用了其中十个版本中的三百二十多幅图,并对其进行比较,做成“珍贵古版插图类比”。同时,编者还在分析明清诸《山海经》图本的基础上,选取明代蒋应镐所绘图画,在每幅图上部附上图中地理位置方位图和图中出现神灵的星形方位图,清晰地标注出《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山川地理及奇禽异兽,不仅具有较强较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使读者对《山海经》中所出现的神仙、怪兽有较直观、全面的了解。
二是古地图真实可考。书中收录了三十幅《山海经》地理位置考察路线图,及10余幅古老山河图,古朴的色彩、河流山川清晰的走势,加强了《山海经》的远古气息和磅礴气势。关于《山海经》的成书,历来说法不一,而禹、伯益所作的说法显然不可考,著名的《山海经》研究专家张步天教授认为,经中所记山川走向应是前人实地探索、考察的结果,而对考察时沿途所经的地理风貌加以记载所绘制的路线,可能是《山海经》的真正由来。张步天教授在国内“山海经”研究领域一直享有盛誉,成就颇丰。他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绘制有二十六幅《山经》考察路线图,和四幅《海经》地理位置图,不但一一注明了每条路线及经文的形成时期,而且根据自己的考证结果,将《山海经》中古山川、古国度的方位在现代地图中加以详细标注。此三十幅图本书中皆有收录,相信对研究古老民族地域、原始山川河流走向及远古地理情况有着积极意义。在此谨对张步天教授及那些对《山海经》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山海经》之女床山周边
明 蒋应镐图本
将故事设置在山川湖海、树木屋宇等环境之中,神、兽、人皆各得其所,是蒋本的重要特点,而山神又是蒋氏图本中形象最为丰满的篇章。《西次二经》中的人面马身神和人面牛身神神态庄严地立于自己所管辖的山头之上。缜密流畅的构图流露出蒋氏对《山海经》的独特理解。
【本图山川地理分布定位】 |
【本图人神怪兽分布定位】 |
本书参考古今《山海经》版本
注:按各版本在本书中所引用的比重排序
除此,本书还收集了很多能够反映《山海经》文化的上古时期出土文物图像,并对其器形、纹理做了研究,惊奇地发现它们身上负载的浓郁的《山海经》文化。另外,由于《山海经》在地理方面的贡献,经中所记诸山水很多都已考证出今日的所在地,我们也选取其中一部分的考据位置制作成专题,希望对读者更好地了解《山海经》中的地理环境起到一定帮助。
《山海经》这部宏大瑰丽的巨著能够破解国人两千多年来遥远而神秘的旧梦,寻求根源于荒古时代的影响民族观念的巨大力量,揭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神秘面纱。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编译了这部神秘瑰奇的古代巨著,试图探讨“山海经图”的学术价值及历史影响,并寻找古老文明遗留下的文化轨迹。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山海经》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