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还是种地要紧

失控导致迷信?应怎样处理?

想象一下生活中失控的某个时刻——迷路、失业,任何情况都可以。然后看看本页左上部的这张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这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珍妮弗·惠特森(Jennifer Whitson)和西北大学的亚当·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在2008年的一项实验中展示给受试者的一道题。这项名为“缺乏控制会增加错觉模式感知”(Lacking Control Increases Illusory Pattern Perception)的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错觉模式感知”[我称之为模式性(patternicity)]的定义是“从一系列随机的无关联的刺激因素中识别出有条理有意义的相互关系……”(比如以下倾向:观察到假相关性、看见虚幻形象、产生迷信想法、信奉阴谋论等等),这些研究人员的论题是“当个体不能客观地获取控制感时,他们会从感知中获取”。惠特森向我解释了其中的心理学原理,“控制感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当感到自我掌控时,人们能更有条理地思考,作出更好的决策。失控的感觉相当糟糕,所以人们本能上会趋向于重获掌控的模式——即使这些模式只是错觉”。

惠特森和加林斯基让受试者坐在电脑前,要求他们必须猜测电脑选中的两张图片中哪张蕴含着一个潜在的概念。例如,他们会看到一个大写字母A和一个小写字母t,或是彩色的,或有下划线,或是被圆圈或方形包住。接下来,受试者会猜测图片蕴含的潜在概念,比如“所有大写字母A都是红色的”。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潜在概念——电脑程序只是随机告诉其中一组受试者他们是“对”还是“错”。这组受试者因此产生缺乏控制的感觉。

另一组受试者没有收到随机反馈,所以他们更有掌控感。在实验的第二部分,受试者会看到24幅布满雪花的画面,其中一半的画面暗含有隐藏的图像,例如,手、马、椅子或土星(参看上一页左下部的插图),另一半画面则只是随机产生的粒状点。尽管几乎每个人都看到了隐藏的图像,但缺乏控制感的受试者在没有嵌入像的画面中看到了更多的影像。

在另一项实验中,惠特森和加林斯基要求受试者清晰地回忆自己完全掌控或者完全失控的一次经历。然后受试者阅读一些剧本,描述主人公成功或失败之前所做的一些毫无关联的迷信行为,例如,在决定他的提议能否得到批准的会议开始之前跺一跺脚。完成阅读之后,受试者会被问及,主人公的行为与最后结果是否有关。与刚回忆能够自我掌控的受试者相比,回忆失控经历的受试者更倾向于认为这两件无关的事情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有趣的是,当控制能力低的受试者读到一个有关雇员没能获得晋升的故事时,他们更倾向于相信幕后有阴谋。

在最后的实验中,惠特森和加林斯基先为两组受试者营造出一种缺乏控制的感觉,然后要求一组受试者去思考并确定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这是一种经过验证能够减少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方法。然后研究人员再向受试者展示相同的雪花图片,结果发现,缺少控制感但没有确定生活价值的受试者,比确定了生活价值的受试者看到了更多不存在的图像。

1976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J. Langer)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任总裁朱迪思·罗丁(Judith Rodin)曾在新英格兰的一所疗养院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给那里的居民提供了一些植物,但只有一部分人有机会给这些植物浇水。结果显示,尽管这些植物是由管理员浇水的,但是主管浇水的人也比其他居民生活得更健康,寿命也更长。这说明,控制感对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

或许这就是伏尔泰在《老实人》( Candide )一书结尾处所要表达的意思。当潘格洛斯博士(Dr. Pangloss)宣称“在这个十全十美的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互相关联着”时,主人公康迪德(Candide)回答道:“说得很妙,可是种咱们的地要紧。”(译文摘自《傅雷文集》,第十二卷,第124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翻译 徐蔚) KCr+k43tz106awwDVCRvV1jP9hgbixYr7If2urdxwval5eKI4JS6CqXIDPh9ER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