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诈骗的艺术

金融诈骗屡见不鲜,小到几十元的凑份子把戏,大到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是什么让人们一次次掉进陷阱?

2000年,我和魔术师丹·哈兰(Dan Harlan)共同主持电视系列节目《探索未知》( Exploring the Unknown )时,在洛杉矶街头策划了一起凑份子骗局(pigeon drop)。这是一种常见的骗术,我作为“内线”与行骗对象搭讪,询问去医院的路。此时,丹(“外线”)迎面走来,假装在地上捡到一个装满现金的钱包。确认失主另有其人后,丹建议我们把钱包里的3,000美元平分了。

我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坚持应就近寻找失主。丹无奈同意,但要求把现金装进信封,我乘机偷梁换柱,用一个装满报纸的信封调包。在分头寻找失主之前,丹提出让我们交点保证金(“我怎么知道离开以后,你俩不会把钱卷走?”)。我很配合地拿出50美元,并劝说对方也照办。为了打消他的疑虑,我主动交出封好的信封。对方以为里面全是现金(其实全是报纸),把信封小心叠好装进裤兜,心甘情愿地把钱包、信用卡和身份证交给了丹。几分钟后,我故作担忧要去找丹,留下行骗对象孤零零地站在街边,拿着装满报纸的信封,身无分文。

我承认,在行骗过程中十分紧张(几乎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事后仍激动不已。我让丹解释一下骗局得逞的关键,他认为:“这是人的动物天性。我们有良知,但也渴望猎奇。”的确,当我们告诉被骗人上当时,他仍相信兜里揣着3,000美元!

贪婪让一批又一批投资商陷入伯纳德·马多夫(Bernard Madof,华尔街金融家)的庞氏骗局。高达500亿美元的本金一直为马多夫掌控,新的投资则用来支付老顾客8%~14%的年金。只要进账多于支出,游戏就能继续,马多夫的骗局也是如此。直到2008年市场崩溃,退出的客户远远超过进入的人数,骗局才最终败露。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精神病学教授斯蒂芬·格林斯潘(Stephen Greenspan)在新书《上当大全》( The Annals of Gullibility )中提到,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引人上钩。极为讽刺的是,出书之前他刚刚被马多夫讹走超过一半的退休金。他在书中谈到:“庞氏骗局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们在处理自己不熟悉的事务时,往往随大流,人云亦云。”

在同一宗族内部,这种影响尤为巨大。1920年,意大利人查尔斯·蓬齐(Charles Ponzi)游说本国移民买卖邮政回邮券(赚取不同国家的汇率差),并许诺用收益的40%分发红利。同样,犹太人出身的马多夫,也以富裕的犹太投资商和慈善家为行骗对象。马多夫定期给目标客户派发可观的红利(数目不能太大以免引人注意),获取他们对“自己”的信任。难怪格林斯潘当时会觉得,只有傻瓜才会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欺骗与反欺骗的博弈中,人们练就了一套辨别真伪的本领。这在社会关系相对简单、人际交往频繁的时候很管用,比如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社会。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彼此疏离、不通姓名,要破译骗局绝非易事。尤其是在投资方面,花样不断翻新(如对冲基金),懂行的人屈指可数。所以应牢记丹的忠告:“如果天上掉馅饼,多半是陷阱。”(翻译 徐蔚) crPbyoQSoWfdHZ7RTjP1p1fEvspmRB9tUkEqmqA1FZbQ2S/EWARY3hDWh9e78q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