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写一本书,但本书的重点不是要盘点专家对阅读的意义或者重要性的论述,相反,我们是要看看中国的家长是如何看待阅读这件事的。2013年,我在九场“阅读是金”的分享会上向上千名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0~18岁孩子的父母发放了关于家庭英语阅读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家长对阅读的理解和家庭英语阅读开展情况三大部分,共16个问题。我一共收回了75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93份。
因为是自愿参与,这些家长也都事先知道分享会的主题,所以我可以假设与会的家长对家庭英语阅读感兴趣。他们开展家庭英语阅读的情况如下: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开展家庭英语阅读是多么活跃,甚至在孩子0~3岁时就开始了。那么,家长希望阅读带给孩子什么呢?我把家长开展阅读的目的分为四种类型:
A.成绩导向型:希望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课内英语成绩,帮助他们顺利通过升学考试。
B.技能导向型:希望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增加词汇量,巩固语法,为将来留学、工作等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C.情感认知导向型:希望阅读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和视野,锻炼思维,提高文学文化素养等。
D.困惑迷茫型:没有明确目的。
下表归纳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选择不同类型阅读目的的占比: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除了16~18岁组,其他组别的家长都把通过阅读提高英语技能作为开展阅读的主要目标。
在技能导向型中,培养英语语感、增加词汇量和提高英语综合技能被提及最多。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识到了阅读对孩子情感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在情感认知导向型中,培养兴趣、拓展知识面和视野被提及最多。
我们可以上升到人类之所以存在的高度来探讨阅读的意义,但本书关注更多的还是英语阅读(而不是母语阅读)对孩子的英语学习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希望下面三句通俗好记的话能够让阅读的意义和行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如果我们一门心思地只是为了让孩子学英语而开展阅读,那么这件事还没有开始,就可以预知结局不太妙了。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在这一功利目标的驱使下,我们一定会对阅读成效有所期盼,一定会对孩子的阅读行为进行干预,比如规定孩子读什么书,检查孩子的掌握情况等等。这样的做法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摧毁性越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孩子不喜欢阅读。一旦孩子对阅读失去兴趣,其他一切也就免谈了。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生(Stephen Krashen)(即《阅读的力量》的作者)提出了外语学习的“五大假说”,分别是: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这五大假说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外语教学界。
在这里,与兴趣关联最紧密的是“情感过滤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如果孩子在负面情绪(比如焦虑、自我怀疑或厌烦)下学习外语,就会降低他们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让学习难以发生,即把要学的东西都过滤掉了。克拉生特别指出了产生这种过滤性的两大最根本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沉默期,即希望学习者有了输入后就马上产生输出,没有耐心等待输入量的积累。比如,刚给孩子听了一遍故事,就希望孩子能够马上讲出来。但是孩子往往是需要在听了很多故事以后,才能够开口朗读或讲故事。第二是在启蒙阶段更正孩子的语言错误。其实哪怕是母语,孩子在开始使用的时候也会犯错,更不要说外语了,逢错必纠会让孩子失去语言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习得学得假说”。克拉生认为外语学习有习得和学得之分。习得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语言,就像我们学母语一样。学得则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学校的外语学习多数是这种情况。但是一般情况下,无意识的输入所带来的学习效果要大于有意识的学习。
“爱阅团”科研组在2013年6月与克拉生就我们开展的家庭英语阅读科研项目进行了邮件交流,他特意发来了一篇当时他尚未发表的论文草稿。在这份文稿中,他提出了“引人入胜(不仅是有趣)输入假说”【the compelling (not just interesting) input hypothesis】。这一假说可视为“输入假说”的延伸(“输入假说”强调的是可理解性的输入),指的是输入的有趣性达到了让学习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用另外一种语言获取信息的程度。不管他们是不是感兴趣,或者是不是想提高语言能力,外语学习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让我们从假说回到现实,当今被广泛倡导的自由自愿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自然阅读(reading naturally)等阅读方法虽然归根结底都是在讲通过阅读来学习,却强调“阅读不是(有意识的)学习”这一理念,而是由学习者自己选择读物和阅读方式等。
所以,要做好孩子阅读这件事,第一要务就是从我们的骨子里抹去阅读的功利性思维,让我们和孩子尽情地享受阅读本身所带来的愉悦。容许他们一本书读100遍,也容许他们一本书读一半就放下;容许他们只看画不看字,也容许他们光听不念;容许他们端坐在书桌旁阅读,也容许他们依偎在我们的怀中看书。有了我们的这些宽容,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当孩子爱上英语阅读之后,他们的英语学习就会想拦都拦不住地发生了!《阅读的力量》和《朗读手册》中列举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阅读与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词汇量、语法水平、拼写能力、测验成绩都呈正相关。有了这些,我们还期盼什么呢?所以说,我们做好“阅读不是学英语”,阅读就是学英语了!可以说,阅读是实现所有这些目标的最好方法。不阅读,孩子就不可能让英语真正“附体”!
与通过阅读学英语形成对比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英语学习方式。我们是倒过来学的,先学单词、学语法、学拼写,然后用这些语言知识来阅读。这种方式让我们和英语之间总是隔了一层,但凡需要的时候,我们总是先要借助记忆中的这些语言知识来“翻译”,然后再理解。
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中指出,英语可以通过阅读不教自通。在第一章“阅读的研究”中,他收集了各国学者对英语是母语以及英语是外语两种情况下,直接教学法和自由自愿阅读方法的对比研究。这些研究表明,采取自由自愿阅读方法学习语言的效果在各个方面都优于直接教学法。他特别指出,阅读时间越长(超过一年),效果越明显。
前面我们提到克拉生关于语言学习的五个假说,其中有一个是“监控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只有通过习得的方式才可能达到语言的自然流利输出,而学得的知识只有在我们监控和纠正自己的输出时才用得上,并且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知道规则,关注语言的正确性,有时间纠正自己的输出。其实这三个条件在我们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很难满足。首先,语言的规则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掌握;其次,我们怎么可能期望总有时间在确保了语言的正确性以后才输出;最后,语言规则只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而已。
说了这么多,我们是否理解了通过阅读学语言与通过直接教学法学语言的区别呢?简而言之,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语言学习既高效,又能自然流畅地输出,获得我们常说的语感。
提出“超越”,不是因为我们贪多,而是阅读的本质决定了它一定会带来超越。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中总结:阅读能够带动阅读者的心理活动(幸福感),提升智力和文化素养,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甚至能够延长寿命。这几项中随便拿出两项来都是阅读的意外之“财”呀!我还要补充一句,信不信由你,英语阅读能够带动中文阅读,虽然没有读到过相关的研究论文(也许以后我做一个吧),但儿子自从写了20万字的英文小说后,他便开始热衷于中文创作了!
说到阅读带来的超越,儿子在12岁之前创作的20万字英文小说就是最好的佐证。就拿他为这些小说的正式出版物《未完,待续……》所写的前言来说吧,他借助了希腊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北欧神话(世界之树)、圣经故事(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启发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牛津大学校园中的那棵苹果树来说明他奇思妙想的源泉。区区不到200个单词,却独特且精彩地展示了他丰富的知识面以及突出的提炼概括能力。要不是有着广泛的英语阅读经历,即使他能够练就英文好文笔,也不可能想出这些故事、写出这样的前言。
Thousands of years ago, Athena, the Goddess of Knowledge, gave the Greek city Athens a gift---an olive tree. This tree was the symbol of peace and knowledge. A dove came down to the tree and took a seed. It flew it into the sky. Years had passed. There came the new Norse gods and the tree that carried the world---Yggdrasil. Yggdrasil symbolized power and energy. The seed on its highest branch was caught by the gravity of the earth and fell down into the soil. Meanwhile, Adam and Eve ate an apple from the tree of knowledge and dropped its seed into Tigris. In 2008, the seeds in the sky, in the soil and in the river met at a tree in Oxford. A boy happened to be sitting under that tree, meditating. The seeds dropped on his head and all of a sudden, he was inspired. That boy was me. From then on, I started to write English stories to release this power of inspiration.
很久很久以前,智慧女神雅典娜送给希腊城市雅典一份礼物——一棵橄榄树。这棵树是和平和智慧的象征。一只鸽子飞到树上,衔起了一粒种子,把它带到空中。很多年过去了,出现了新的北欧诸神和能够托起世界的一棵树——世界之树。世界之树代表着权力和力量。它最高枝上的种子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掉到了土壤里。此时,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树上的一个苹果,并把它的种子丢到了底格里斯河中。2008年,天空、土壤和河流中的种子在牛津的一棵树上会合。一个男孩恰巧坐在这棵树下冥想。种子掉到了他的头上,忽然间,他有了灵感。那个男孩就是我。从那时起,我开始创作英文故事,来释放这灵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