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8 年前,《竞争战略》首版问世。当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我这样的想法倒不完全是奢望,因为我在著书前经过了深入的研究,我的观点经得起同事的质疑和检验,我所在学校的 MBA 和总裁班学生也都一一审读了本书的初稿。

没想到本书面世后,受到了热捧,人们认定它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让我始料未及。全球各地大多数商学院的学生都被要求学习本书的观点,本书也被列为有关策略或者战略核心课程的指定书目,为此还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它还成为经济、营销、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学科的专业用书。多年来,我收到热心读者的信件,与很多人探讨竞争战略的问题,发现很多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正在努力将本书的观点贯穿在它们的日常管理实践中。很多战略顾问使用本书观点开展业务,一些战略咨询公司也应运而生。本书已经成为金融分析师取得从业资格认证的必读书目。

众所周知,本书介绍的有关企业竞争战略、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战略定位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了管理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善于思考的读者可以把本书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以实现自己毕生的追求,并在此过程中影响管理的实践和商业的发展。

竞争战略本身也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个领域里,许多卓越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各抒己见,提出的观点各有所长,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竞争战略也是经济学家日益关注的领域,这个领域有越来越多的人努力探索。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让人震惊和欣慰,他们或正面支持,或举证批判,研究竞争战略的文献可谓数不胜数。献身该领域的杰出学者,我有幸曾为其师或与之合作著书。与他们共事共勉,我荣幸之至,不仅能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还能在构建人类知识殿堂的过程中尽绵薄之力。

本书的再版,使我有机会反思其影响力。光阴似箭,我也日益深刻地感受到本书的意义。竞争已经成为诸多公司的中心议题,当各国公司都在忙着应付不断升级的竞争时,本书的面世可谓“及时雨”。诚然,竞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竞争日趋激烈,波及越来越多的国家。 1997 年,本书被译为中文,之后又被译为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波兰语和乌克兰语等多个语种。回想 1980 年,我完全没有想到本书会有这么多不同国家的读者。

本书填补了管理思维的漏洞。经过多年的发展,总经理和专业人士的职能和作用界定得更加清楚。人们普遍认定战略规划是确定公司长期发展方向的重要步骤。肯尼思·安德鲁斯( Kenneth Andrews )和罗兰·克里斯滕森( Roland Christensen )作为这个领域的开创者,提出了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我在本书首版的前言中已有提及。根本没有系统或者严谨的工具来回答这些问题,比如如何评估公司所在的行业、理解竞争对手的行为以及公司竞争地位的选择等。有些新成立的战略咨询公司致力于填补这个空白,但是这些人提出的观点(比如经验曲线)比较狭隘,常建立在单一的竞争假设条件基础上,且只针对某种战略类型进行探讨。

本书为我们理解行业中五大基本竞争力提供了充实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揭示了行业之间的区别和行业变革的过程,还确立了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定位的方法。本书为我们理解有关行业和公司的丰富知识和鲜明特征提供了工具,帮助我们构建严谨完善的分析结构。本书还在竞争优势的分析中引入了总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结构化因素,明确其与企业赢利能力的关系。本书提供了诸多解决战略规划中纷繁复杂问题的具体措施。企业管理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肯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共鸣也实属意料之中。

本书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推动了经济学思维的应用。经济学中有关竞争的理论相当程式化。很多经济学家主要关注行业的发展,认定同一行业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差别。有些经济学家按照企业的规模以及差异来区分企业,而对这些差异究竟如何影响效率却并不清楚。有关行业结构的主流看法,往往专注于卖方集中程度以及行业进入壁垒的起因。在各类经济学模型中,完全没有管理者的位置,好像他们对竞争结果没有影响力一样。经济学家主要关注不同的行业结构和竞争模式对社会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其目标是降低“超额”利润。很少有经济学家真正考虑竞争性质对公司行为的意义或者提升利润的方法等问题。此外,经济学家也缺少必要的工具来分析少数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本书则定义了多种现象,通过运用新型的博弈理论和技巧,经济学家可以进行量化分析。

我首先获得了 MBA 学位,而后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我接受了独特的挑战,通过案例的分析向在职人员揭示实际竞争和固定模型之间的差距。他们迫切希望能开发一些工具来指导他们在实际的市场中做出选择。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行业和企业知识,借此针对行业竞争提出了更加成熟全面的观点,就企业如何能赶超对手的问题归纳出了结构化要素。行业结构涉及五大竞争力,而不仅仅是两种。我们可以从成本、差异化和范围 3 个方面来思考竞争地位问题。在我的理论中,经理不仅对行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还能确定企业的相对地位。

本书提出了诸多概念,包括市场信号、转换成本、退出壁垒、总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对比、大布局战略与集中战略的对比。事实证明,这些概念为后续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包括博弈论的应用。我的方法成功地推动经济学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商学院的经济研究学者突破标准的经济概念和模型的限制提供了条件。本书不仅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还将成为读者将经济学思维应用于实践的起点。

本书出版后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切都变了。新的技术、管理工具、新兴行业以及新的政府政策层出不穷。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什么也都没有改变。本书提出的竞争分析框架超越了行业、特定技术或者管理方法的界限,适用于高科技、低科技和服务等诸多行业。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行业进入壁垒,重新定义了买方力量,推动了新替代模式的产生,而行业竞争的基本动力却保持不变。行业变化更加彰显了本书观点的重要性,要求人们重新思考行业结构和界限。 20 世纪 90 年代的公司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公司有很大不同,行业内企业取得超凡赢利能力的关键依然是相对成本优势和差异化。我们可能认定经济周期的缩短或者总体质量的提高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但关键因素是企业所实施的措施如何影响行业竞争形势、企业的相对地位、企业实施差异化以及取得溢价的能力。

本书的观点经久不衰,自成一体。它以独立于企业竞争具体方式的角度揭示了竞争的根本原因。市面上有关竞争的书籍层出不穷,但都不能长久,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个别案例的分析;其二是其没有以竞争战略的原则为基础,而是以特定的竞争措施为前提。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本书是有关企业开展竞争的封顶之作。相反,很多学者提出的重要思想都包含了诸多前沿知识,而新的理论也将会诞生。但是本书将是所有有关行业竞争和行业定位思想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将出现更多的观点,尚待人们去整合。

自本书出版以来,我需要做出哪些修正或者改变?对于所有作者来说,要客观地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断会有新的案例可以纳入本书中,不管行业新旧,这些案例都很有用。本书提出的观点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因此可以添加更多服务业的主题。本书提出的分析框架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推出国际化的案例。虽然行业、企业和国家都会发生变化,但是本书提出的观点将魅力永存。

从观点的层面来看,我可以诚实地告诉大家,迄今为止我不打算收回我的观点。这并不意味着我裹足不前,不肯深入学习。本书提出的分析框架,从多个角度来看,都经过了验证。人们虽有质疑,但本书的观点经得起考问。经过学术界多位学者的不断研究,其理论得以深化拓展。很多作者以本书为参照构建自己的理论,我对此深感自豪。然而,要对这些学者的论著进行公允的评判,我倒不方便发言,但这些文献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见解。比如,有关供应商的理论越来越充实,我们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壁垒的理论基础。企业与供应商、买方不可避免有议价关系,通过加强与买方、供应商以及互补产品生产商的合作关系能够提升企业获得的总价值。这一观点在后来出版的《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 )及相关文献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最后,实证研究成果已经在多方面证明了本书提出的观点。

本书俨然已经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些争议纯属误解。这说明在某些方面,我的表达可能还不够清楚。例如,本书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构建了一个静态的分析框架,有人对此有异议。我从来没有说框架是静态的。书中涉及的每一个分析框架,包括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地位都强调了要视具体的条件变化而定。诚然,这些分析框架揭示了变化的哪些维度是最有意义的。本书自始至终都在强调理解应对变化的方法,如行业变革(第 8 章)、新兴行业(第 10 章)、行业成熟发展的情况(第 11 章)、行业衰退的情况(第 12 章)、全球化(第 13 章)等。企业应进行不懈的行业学习、不断了解竞争对手以及改善自身的竞争地位。

对本书产生的另一个误解是低成本和差异化之间的选择问题。我的立场是,要么企业努力成为最低价位的生产商,要么真正实现差异化、获得溢价,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很少。成功的战略需要做出选择,否则就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企业进退两难(这是我提出的概念),就有可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有时候,诸如微软这样的公司发展超前,让人不能望其项背,似乎其根本不需要做出战略的取舍,但先行一步的企业,日后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劣势。

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在实现差异化的过程中忽略成本,或者在追求成本最小化的时候忽略差异化。企业某个方面的改进不能以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在这个前提下,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可以实施的战略。最后,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对于实施大布局战略的企业,还是对于实施集中战略的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提升。战略地位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途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位置。近来,我明确区分了经营成效和战略地位的概念,这有助于澄清这种误解。

本书引发的其他争议反映了人们各持己见的事实。有个学派认定行业对战略并不重要,因为行业结构和界限变化非常迅速或者企业赢利能力是由其竞争地位决定的。我一直强调行业和地位都很重要,忽略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让企业陷入危险的境地。行业平均赢利能力的差别很大,而且旷日持久。近来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行业对企业赢利能力以及股票市场表现的重要影响,即便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行业差异也表现得相当稳定,这还表明行业因素在解释行业内部的利润分布情况时也很重要。如果企业竞争的战场对企业绩效的结果没有任何影响,我们也不可能凭空杜撰出逻辑去解释。

行业结构体现在五大竞争力中,这为我们思考行业内现有和潜在的参与者之间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和分割的问题提供了思路。这一观点揭示了竞争不仅仅是与现有的竞争对手的较量。虽然人们对于行业界限的划分存有疑虑,但五大竞争力中总有一种力量能够解释价值分配的关键问题。有些人认为需要加入第六大竞争力来考虑,如政府或者技术。我认为不能单独理解政府或者技术的作用,政府或者技术一定要与五大竞争力结合起来考虑才行。

还有一个学派认定要素市场(投入要素)的条件在决定公司的业绩方面比行业竞争更重要。我们要再次强调,对于行业竞争所起的作用已经有大量的实证支撑,且对此没有相反的例证;另外,供应商条件也是行业结构的一部分。虽然资源、产能或者其他与投入要素市场相关的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业竞争,但试图割裂要素市场特征与行业竞争的关系,否定其与企业相对于对手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资源和产能的价值必然要与战略联系起来。不管我们掌握的企业内部境况如何,理解行业和竞争对手将是理解企业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最后我要指出,近几年有些人提出企业不应该对自己的竞争地位进行选择,而应该集中精力从多个方面保持战略的灵活性,不断吸收新观点,获得关键的资源或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无论是关键的资源还是能力,都与企业的竞争地位无关。

恕我直言,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战略多变,使你几乎无法占有竞争优势。在各个战略之间跳来跳去,将使企业顾此失彼,无法落实任何一项战略。为了保持经营的成效,企业有必要不断包容新观点,但这一点与企业保持稳定的战略定位并不矛盾。

仅仅关注资源或者能力,忽略竞争地位,企业将很有可能面临过于“保守”的风险。资源或者能力对企业特定的战略地位或者竞争方式有重要意义,但本身并不是核心要素,也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企业对资源或者能力的看法固然重要,但这并不等于企业能忽略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中针对整个行业结构和企业竞争地位的重要意义的把握。联系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及其实现的手段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至关重要。

撰写本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时间的流逝,不仅让大家丰富了本书的观点,还催生了与以往不同的视角。而今,人们越发重视战略的意义。过去这些年,企业过分注重内部问题,其局限性日益明显,但人们逐渐重新认识到战略的影响力。随着我个人阅历的加深,我已不再如年轻时那般冲动,我希望现在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竞争战略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能采取整合的方法,以全新的视角来分析竞争及其意义。

迈克尔·波特
1998 1 月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 sDhnsVWvOuUsS/HGoJYGvn+420Yx2jY3AY1br7TFmdeN2mmWctL97o4hWpuNi39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