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市场信号

市场信号是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显示其目的、动机、目标或者内部环境的举动。竞争企业的行动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不同的信号。有些信号只是虚张声势,有些信号是警告,还有些信号表明了竞争对手采取某种行动的决心。市场信号是市场中一种间接的沟通渠道,竞争对手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有一定的含义,能帮助企业完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战略的制定。

意识并精确地解读市场信号对于制定竞争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竞争对手的行为中解读市场信号也是竞争对手分析(详见第 3 章)的有益补充。同时,理解市场信号(详见第 5 章)对于实施有效的战略举措也很重要。精确解释市场信号的前提是完成最基本的竞争对手分析:理解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针对市场和自身的假设、当前战略以及能力等。解读市场信号是一种第二层面的竞争对手分析,主要通过对照竞争对手的行为与企业已经掌握的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来做出微妙的判断。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在解释市场信号的过程中,有很多令人费解的细节需要企业不断比较竞争对手的行为和第 3 章阐述的竞争对手分析的结果。

市场信号的种类

市场信号具有两种最基本的功能:一是能够真实地反映竞争对手的动机、意图或者目标,二是表现竞争对手的虚张声势。代表虚张声势的信号旨在误导其他企业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动,成全发出信号的企业。明确真实的信号和虚张声势的信号往往要求人们做出精确的判断。

市场信号有多种形式,主要取决于涉及的特定竞争对手行为以及信号传递的渠道。在讨论多种信号形式时,要明确这些信号如何被用来虚张声势,并判断这两种信号的本质区别。

重要的市场信号罗列如下。

事先声明

事先声明的形式、特征和时间都可能是潜在的市场信号。事先声明是竞争对手针对它未来可能或不可能采取行动的正式说明,包括建立厂房、改变价格等。声明不一定能保证某种行为的发生;做出事先声明后,后续的行动可能未必会发生,原因可能是只打雷不下雨,或者最新的声明否定了先前的做法。声明的这种特点提升了它作为信号的价值,我们将在下文讨论。

通常情况下,事先声明可以有多种信号功能,有些信号彼此重叠。事先声明的第一种功能是,它可以是企业咄咄逼人地为了先发制人、夺取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地位而决定采取的某种行动。如果某个竞争对手发表了增加产能以满足所有预期行业增长需求的声明,就代表了该企业在努力说服其他企业不要增加产能,因为这就可能引发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比如 IBM 在推出某一款新产品前,总是会事先大肆宣传这种产品,努力让客户迎接新产品的面市,说服他们不要在这段时间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伯基公司曾起诉柯达公司,控告柯达公司过早披露新相机产品的推出,而后才投入生产,这期间大大打击了竞争对手。

事先声明的第二种功能是,在竞争对手打算按部就班采取某种行动时,它可以起到威胁的作用。如果企业甲了解企业乙降低特定生产线的特定产品价格的意图(或者企业乙宣布了这类意图),企业甲则可能凭借比企业乙更大幅度的降价行为来赢得人气。这可能会延迟企业乙的降价行为,因为企业乙明白企业甲的状态:它对自身的低价策略很不满意,打算掀起一轮新的腥风血雨的价格战。

事先声明的第三种功能是,它可以用来测试竞争对手的情绪,但不一定实际采取这样的行动。企业甲可以宣布一项新的质保方案,来看看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反应。如果其他企业的反应在预期范围之内,则企业甲可以按照计划的改变而奉陪到底。如果竞争对手发出了不愉快的信号,或者事先宣布与企业甲提出的质保方案不同,那么企业甲就有可能收回这个举动或者宣布改良质保方案来赶超竞争对手。

这种行动的顺序揭示了声明的第四种功能,这种功能与其本身具有的威胁性功能相通。声明可以作为企业向社会传达自身对特定的行业竞争性发展是否满意的渠道。宣布实施一种与竞争对手的措施一样的举措可能表明企业对现状比较满意,而宣布一种与竞争对手的措施完全不同或者惩罚对手的举措则可能表明企业的不满。

声明的第五种常见功能是起到安抚性措施的作用,旨在降低即将做出战略调整的挑衅性。企业发表公开声明,意在避免某项战略调整引发对手怨声载道、拼死反抗的战争。例如,企业甲可能决定需要在行业里降低价格水平。提前宣布这一举动,并解释成本变化的具体原因,可以避免企业乙因发现价格变化,认定企业甲纯粹是为了赢得市场份额而打价格战,进而做出激烈的反抗和还击。声明的这种功能在企业实施某个行动确实不是针对任何对手的时候特别管用。然而,像这一类的声明也有可能麻痹竞争对手,使其忽略一些本质上很有攻击性的战略举动。由此可见,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信号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声明的第六种功能是避免与同行在某个领域中出现策略撞车的现象,比如一起增加产能就会出现行业中产能过剩的情况。企业必须提前宣布增产计划,帮助竞争对手及时调整产能扩充的时间,依次进行,从而将产能过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声明的最后一项功能是和金融市场联通,提升股价或者公司的声誉。这种做法很普遍,企业希望通过声明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宣传公司,树立公司的正面形象。这类性质的声明可能会因为给对手传递不当的信号而惹来麻烦。

企业事先声明还可以用来从内部支持某项政策。企业下定决心公开某种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内部针对这项举措是否可行或有利的争论。不定期公布财务目标,可以使企业上下统一,全力达到目标。

从上述讨论可知,整场竞争战役在企业耗费实际的财力物力之前,可以事先发出声明,打响第一枪。诸多计算机存储器制造商的一系列声明就说明这类企业之间剑拔弩张的态势。德州仪器公司宣布了两年后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将达到的价格。一周以后,伯马公司宣布的价格更低。 3 个星期后,摩托罗拉宣布了一个更低的价格。此事一出后两个星期,德州仪器公司宣布的价格只有摩托罗拉价格的一半,而其他公司决定不再生产这种产品。因此,德州仪器公司不费一兵一卒,直接用声明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类声明大战可以在不干扰市场秩序、不引发对手之间大战的前提下,设定价格变化的区域,开启新一轮分销商折扣项目。企业只需要声明开展某项计划,回头再撤回或者更改这种计划就行。

确定某种事先声明是旨在先发制人还是意在妥协,这种判断一定要正确。要区分这两种性质,首先可以分析竞争对手从先发制人的举动中能获得什么样的长期利益。如果竞争对手从先发制人的行动中获益良多,就可以判断其采取行动的概率较高。如果竞争对手从中获得的利益较少或者只是出于一己之利,其实施的突如其来的行动收效更好,那么就可以推断其和解的意图会更明显。若竞争对手公布某项对其他企业无关痛痒却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行动,凭借企业对对手的了解,这种声明可以判定为妥协信号。还有一个评判对手发表声明意图的方法是看声明发布的时间与实际行动之间的间隔。同等条件下提前很多的行动往往是妥协的表现,当然也不能光凭声明提前发表的时间来判定对手的真正意图。

还要留意的一种情况是,声明有可能是虚张声势,因为声明中所说的行动未必会落实。诚如上文所述,声明可以代表企业执行某项对对手有致命威胁行动的决心,从而给对手施压,使其停止某项行动或者减少某项行动的力度,或者将其行动彻底扼杀。例如,企业若得知对手要扩大产能,就可以宣布一项大型车间建造计划,旨在说明自己保持市场份额的决心,从而让对手感知行业产能过剩的可能和压力。如果企业只是吓唬对方,而对手也没有因为企业的这一举动而改变自己,那么企业也没有必要去认真执行自己新建厂房的承诺。但是,企业是否会真正执行声明中所述的行动,不管是威胁对手,还是实际行动,对其将来的声明和承诺的可信度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极端的情况下,企业发表某项声明可以是图谋不轨的恫吓,意在让对手投入资源去抵抗完全不存在的威胁。

竞争对手发表事先声明有很多种媒介,如正式的媒体发布会、管理人员与证券分析师的谈话、媒体采访等。选择发表声明的媒体往往能让人了解竞争对手的用心。声明发表的方式越正式,宣布声明的企业就越希望外界知晓声明的内容,它希望得到的关注就越多。发表声明的媒体也会影响其传播的对象。在专业的贸易杂志上发表的声明很有可能只被竞争对手或者其他行业参与者了解。这种声明的内涵很有可能与向大众公布的股票分析报告或者在全国性的财经媒体上发表的声明不同。向大众公布的事先声明可能意在公开企业要完成某项行动的决心,这在对手看来很难动摇。这样一来,这种声明就会具备明显的威慑价值。

针对既定结果或者事实的事后声明

企业经常会在事后宣布(确认)增加产能、销售目标以及其他行动的结果或者成效。这种声明可能带有一定的市场信号,甚至可能披露了一些发布声明的公司很难用其他渠道透露的信息,或者是意外的信息。事后声明应确保其他企业知晓并铭记这些披露的信息,进而影响它们的行为。

和普通声明一样,事后声明可能有错或者误导性,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这类声明中常包含一些未经审计或者有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一步验证的有关市场份额的信息。如果某些信息具有先发制人的作用或者能够传递企业采取某种行动的决心,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宣布具有误导性的数据。宣布外围产品的销售业绩,即明显膨胀的市场份额,就是采用这种策略的例证。还有一种策略是说明某个新厂房的产能,哪怕实现这样的产能需要企业追加投资,但是把企业最终的产能说成是初始产能,也是具有明显误导性的声明。如果企业能够获悉或者看清这种具有误导性的行为,就能理解反映竞争对手目标和真正竞争力的信号。

竞争对手对行业的公开讨论

竞争企业对行业条件做评论是很常见的现象,包括预测需求和价格、预测未来的产能以及成本大幅度上涨等外部变化的重要意义。这类评论包含着市场信号,可以反映企业对行业的看法及其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企业做出某种评论,可能是有意或者下意识地希望其他企业按照相同的假设行事,进而降低各企业之间由于误解开展的竞争的概率。这类评论可能也暗含了企业对价格控制自律的诉求。“价格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在把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方面做得不太好。”“当前这个行业的问题是有些公司根本没有意识到当前的价格对我们的增长和长期生产高品质的产品计划有着致命的影响。”企业对行业的看法也有可能暗示着其他企业要逐个增加产能,彼此不要开展铺天盖地的广告大战,在应对大型客户的时候不要乱了程序等;还可能暗示如果其他企业的做法“比较有分寸”,竞争对手之间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等。

当然,企业对行业做出评论,可能旨在按照提升自己优势的方式解释行业的情况。比如,企业希望价格下降,这样就可以把行业条件解释为竞争对手的价格过高,虽然保持高价格水平可能让竞争企业获得更高的利益。企业在看到这类评论信息后,也应亲自去确认消息的可靠性,根据这些信息寻找有利于自己行业的解释,让竞争对手的伎俩无法得逞。

除了对行业做出的一般评论外,企业还会对竞争对手的行动直接评论。“最近一些企业扩大了向经销商的授信额度,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太妥当。主要理由如下。”这些评论能够表明企业是否赞成某种行为,与其他类型的公开声明一样,其他企业对这类评论背后的动机有不同的解释。有时,企业会偏向竞争对手的某种解释,这样做相当于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地位。

有时候,企业会直接点名表扬竞争对手或者宣传整个行业。这种情况在医院管理行业中就出现过。这类表扬行为属于企业的怀柔政策,旨在减少业内的竞争或者结束不受欢迎的举动。如果客户群或者整个利益链对某行业的集体印象会影响所有企业的发展,上述情况就会经常出现。

竞争对手对自己行动的讨论和解释

竞争对手经常会向大众或在很多企业都参与的论坛上公开评论自己的举动。若在行业论坛上与主要的客户或者经销商讨论自己的行动,这些评论肯定会在业界传开。

企业解释或谈论自己的一些举动,可以有心也可以无意,通常有三大目的。首先,这可能是为了让竞争对手了解自己战略举动的逻辑,使这些战略的理由更充分,不被竞争对手视为一种挑衅行为。其次,解释、讨论这些举动可以产生先发制人的效果。企业推出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有时候会向媒体表示此举的艰辛不易、自己为此付出的代价,这就可能让其他打算入行的对手望而却步。最后,针对某些行动的讨论可以表明自己的决心。竞争企业可以强调自己在其中耗费的大量资源以及长期打算在某个新领域发展的决心,从而告诉对手自己会坚决捍卫自己的领地,其他人不得染指。

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及其放弃的行动

相比企业本可以做出的选择,企业实际设定的价格水平、广告开销、产能扩充程度、特定的产品特征等,都是解释企业行动的重要信号。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企业所做的最糟糕的战略决策就是毁灭对手,这本身就是具有强烈进攻性的信号。如果企业本可以实施置对手于死地或大伤其元气的行动,且这类举动是在企业合理的选择范围内(比如企业的成本稍微高于竞争对手),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手下留情,这就说明企业已经做出了妥协。竞争对手的某种行为与它的一己之利相悖,也有可能表明它做出了退让。

战略变革首次执行的方法

竞争企业的新产品可以首先在外围市场推出,也可以直接将其出售给对手的核心客户。代表了企业核心生产线的产品价格首先会发生改变,或者企业会选择在对自己没有太大利益的产品细分领域或者市场细分领域内改变价格。这一类变化可以选择在企业常规战略调整期内进行,也可以随机行动,这说明我们可以从企业任何一项战略变革的启动方式和时间中了解其意图。是为了惩罚对手,还是为了行业整体的最佳利益考虑,自然能见分晓。虽然这类战略变化非常普遍,但也不能排除企业虚张声势的可能。

偏离过去目标的做法

如果某企业一直以来只生产某类高端产品,却突然引进了低端产品,就表明该企业可能会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也有可能是企业对行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同理,企业在其他战略领域也出现了偏离过去目标的做法。发现竞争对手有这种偏离,企业就得时刻关注对手的信号,并对竞争对手进行谨慎的分析。

与行业先例相悖的做法

偏离行规的行为通常是强烈的攻击信号。行业内从不打折的产品开始打折,在新的地区或者国家新建厂房等做法都暗含了这类信号。

避实就虚

当企业在某个领域采取某种措施,而竞争对手却在不同的领域做出可能影响企业的回应时,就出现了避实就虚的情景。如果企业在多个地域内竞争或者拥有多条并不重合的生产线,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比较高。例如,地处东海岸的企业进入西部市场,后来西部的企业也进入了东部企业的大本营。烘焙咖啡业近来发生的情况就属于避实就虚。麦斯威尔在东部市场一直占据着统领的地位,而福爵咖啡在西部市场则很有优势。宝洁公司收购了福爵咖啡后,通过多项激进的营销措施,加速了对东部市场的渗透。麦斯威尔咖啡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减价予以反击,并在福爵咖啡的西部主战场加大了营销的投入。机械设备行业中,这种战略也很普遍。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迪尔公司使用了类似于卡特彼勒公司的战略方式进入了重型推土机行业。迪尔近来在渗透卡特彼勒公司主要市场领域方面不惜重金、不遗余力。有传言说,卡特彼勒公司打算进入迪尔公司的战略重地——农业设备领域竞争。

避实就虚代表了防守型企业的选择,表明它们不会与发起战略变化的企业硬碰硬。通过间接回应,防守型企业最好不要采取一系列具有毁灭性的举动,而是要在面临攻击的行业里发出明确的信号以表示不满情绪,同时提升日后反击的威胁。

如果企业避实就虚的回应直指发起战略变化企业的核心市场,就可以将其理解为给竞争对手的严厉警告。如果这类回应只是针对一个无关紧要的次级市场,就可以视为给对手的一般警告,也可以表示做出回应的企业不希望发起任何让人不安或者草率的反抗。在不太重要的市场做出回应,也表示如果发起战略变化的企业不收手,防守型企业有可能在日后做出更有威胁性的抵抗和反击。

这些分析的重大意义在于让企业明白,如果企业在与竞争对手有交集的市场中能保持一定的市场地位,就能成为牵制竞争对手行动的重要手段。

品牌挑战

与避实就虚相关的一种信号是品牌挑战。企业受到对手的威胁或者感受到对手的威胁,就能推出新的品牌以作为回应。不管是纯粹推出新的品牌,还是为了惩罚对手或者摆出惩罚威胁源头的姿态,都是很有效的做法。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引进了皮波先生这个品牌,其味道尝起来跟胡椒博士差不多,胡椒博士这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前景可观。麦斯威尔引进了一款名为地平线的咖啡,与福爵咖啡的特征和包装设计类似,在一些市场里,福爵咖啡正在努力赢得市场份额。品牌挑战可以理解为警告或者威慑,借此可以抵消竞争对手进攻的冲力。品牌挑战往往发生在企业发动正式进攻之前,无须大费周章,而且具有警告作用。此外,品牌挑战还可以作为进攻的武器,在更大规模的战略行动中发挥作用。

私人反垄断诉讼

如果企业发起一场针对竞争对手的私人反托拉斯诉讼,就可以视为企业在发泄不满,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视作一种骚扰行为或者拖延战术。因此,私人诉讼有点儿像避实就虚的战术。诉讼方可以随时撤诉,相比竞争性降价行为,这类诉讼只是为了表达企业的不满。诉讼可能表达这样的信息:“这次你们太过分了,最好见好就收。”这样做不会在市场上引发直接的对抗。如果是弱势方控诉强势方,那么就意味着前者提醒后者在诉讼撤销前,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如果强势企业遭到司法审查,其实力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如果是大企业向小企业提出诉讼,私人反垄断诉讼就可能成为一种赤裸裸的惩罚。诉讼强迫弱势一方长期承担高昂的法律费用,分散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注意力。或者按照上述的说法,诉讼是强势企业试图以低风险的方式告诉弱势企业,不要夜郎自大,过分蚕食市场份额只能是自讨苦吃。如果弱势一方表现出了误导信号的迹象,那么强势企业很有可能通过法律操纵手段和有选择地执行某些措施(增加小企业的成本)来让悬而未决的诉讼短期很难见分晓。

利用历史数据判定市场信号

研究企业声明及其行动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其他种类的潜在信号及其对应的后果之间的联系,能够大幅提升企业正确判定信号的能力。寻找竞争对手过去在做出战略改变时无意间发出的信号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这个竞争对手独有的无意识信号。产品发生变革前,销售队伍是否有特别的行为?是否在全国性的销售会议之后就紧跟着新产品的发布?当前生产线的价格改变是否预示着新产品的引进?竞争对手的产能利用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是否就会宣布扩大产能?

当然,在解释这些信号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竞争对手会偏离过去的行为。理想状况下,一套完整的竞争对手分析能让人发现这种偏离发生的经济层面和组织层面的理由。

过分关注市场信号是否会让企业分心?

市场信号的解释非常微妙,但过分关注市场信号有可能会分散企业的注意力,使其不能专注于竞争过程本身。因此,与其妄自揣测竞争对手的一言一行,不如集中精力关注企业自身竞争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对于各种市场信号,高层管理人员的确有应接不暇、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危险。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忽略重要的业务管理和构建战略竞争地位的职能。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但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关注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源。战略制定本身包含了一些针对竞争对手及其动机的明示或者暗示假设。市场信号可以大大加深企业对竞争对手的理解,提升自己对竞争对手的假设的精确度和重要性。忽略这些信息就相当于忽略竞争对手本身。 LtSXEZb74gJsow4wKezHA/YlIpr2j/iOQYmb1gLhqWgmOGyQD0nxhDvrS1q2DG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