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雄简介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生,原名马尚德,号翼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

1923年8月,杨靖宇考入设在开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已是中共党员的贺光吾等一批进步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杨靖宇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积极探求救民救国的革命道理。1926年秋,杨靖宇加入共青团。

1926年,为迎接北伐军入豫,杨靖宇奉党团组织的命令,回到家乡确山县,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4月4日,杨靖宇等人成功领导了确山暴动。5月,杨靖宇加入共产党。

1927年6月,为庆祝北伐军攻克郑州、开封,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召开万人大会。杨靖宇挥毫题写了对联:“庆今日克复郑汴澄清黄河水,祝他年直捣幽燕扫尽长城灰。”

11月1日,杨靖宇领导确山农民武装举行了刘店秋收起义,以进攻刘店的一个民团为目标,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在河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两个小时的英勇战斗,刘店秋收起义取得胜利。

1929年1月,杨靖宇被党组织派往上海学习。

1929年2月底,杨靖宇在上海学习结束之后,赴东北奉天,准备前往苏联进行军事深造。

1929年7月,前往苏联的手续受阻,留在东北工作。

1929年8月30日,由于叛徒告密,杨靖宇在欢乐园福合客栈被捕,《奉天每日新闻》大肆渲染捕到“共产党之首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党组织营救出狱。1932年1月,杨靖宇担任东北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兼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后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

1932年11月,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南满。他先是几经周折,在桦甸县常山屯找到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然后把队伍带到了蜂蜜顶子,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后来,杨靖宇征得上级同意,决定留在这支部队,任游击队代理政委,并将来东北时的化名张贯一正式改为杨靖宇。

1933年9月18日,按照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第一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全师共300人。

1933年10月,为进一步扩大游击区域,联合更多的抗日武装,杨靖宇率部分队伍从玻璃河套的生财沟出发,向辉发江以南挺进。杨靖宇率部队渡过辉发江后,连战连捷,声威远震。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载文报道:“第一军屡败日伪军,弄得日伪军一闻人民革命军之名,便战战兢兢,心胆俱寒。”

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杨靖宇虽未参加这次大会,但仍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街,杨靖宇主持召开了南满17支抗日义勇军联合会议。会议正式决定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任总指挥。

1934年11月7日,在临江县八道江板石岭,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

1935年10月上旬,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为主体,联合其他武装,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10月中旬,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

1936年7月,抗联第一军与活动在东满的抗联第二军又合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任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南满、东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魏拯民任省委书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高度评价了杨靖宇和他所领导的抗联对全国抗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939年11月,杨靖宇率领司令部直属部队400多人从桦甸进入蒙江。

1940年1月9日到1月30日,21天的时间内,杨靖宇率部队与敌人作战14次。1940年1月21日,军部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被捕叛变;2月1日,司令部特卫排长张秀峰携武器、密件、现金投敌叛变,进一步暴露了杨靖宇的行踪。日军急忙调动大队人马围攻杨靖宇。2月12日,杨靖宇身边仅剩下六名战士。2月15日,在敌侦察机引导下,地面敌人开始对杨靖宇进行搜索。2月18日,警卫员朱文范、聂东华在购买食物时与追捕的敌人交火后牺牲。2月22日晚,农历正月十五,杨靖宇在距蒙江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保安村三道崴子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

1940年2月23日下午3时50分,敌人在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身中数弹,倒了下去。将军年仅35岁。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胜利召开。为召开七大,中共中央作了充分的准备,早在1937年12月,便成立了准备委员会,杨靖宇是2 5名准备委员会委员之一。可当中共七大召开时,杨靖宇已经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Sxw3a0gsm3NvTLr+Cr/mXz+FC4ySLNP73/Bv+aBFv11NBiXkipYOOo1wR1J8TL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