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古法今用,治病养生

中医自成体系,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拥有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运用各种天然药物和物理方法,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些方法使用安全,疗效明显,对于如哮喘、中风后遗症等这些现代医学疗效欠佳的慢性病、疑难病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在这些方法中,拔罐、刮痧疗法无疑就是个中翘楚,深得人们喜爱。

拔罐疗法,又称“火罐气”“角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助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着穴位皮肤或者患处,通过吸拔和温热刺激等,使人体局部发生淤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被称为21世纪的“自然疗法”或“绿色疗法”。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拔罐疗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兽角治疗疾病的记载。东晋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也有角法的记载。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一书中,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唐代太医署还将“角法”单列为一门学科,学制三年,在理论、操作和临床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学体系。从以上介绍的情况来看,我国晋、唐时代就已非常流行用火罐疗病了。唐以后的医家们,不仅继承了先人的成果,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拔罐疗法,使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比如,宋代的医家就将拔罐疗法的适应证扩大到了内科疾病中。在宋代医书《苏沈良方》中,就有用火罐治疗久咳的记载。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赵学敏曾用拔罐疗法治疗风寒头痛、风痹、腹痛等症。另一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诀要》中记载了拔罐配合中医、针刺等治疗疾病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拔罐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临床应用已经从比较单一的范围扩展到内、外、妇、儿、骨、皮肤、五官等诸多分科。不仅如此,拔罐疗法还走出国门,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比如,拔罐疗法在法国被称为“杯术”,在俄罗斯被称为“淤血疗法”。总之,拔罐疗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刮痧的源头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远古时候,当人们患病时,不经意地用手或石片在身上抚摩、捶击,有时竟然能使病得到缓解。时间一长,自然就形成了砭石治病法,这就是“刮痧”的雏形。刮痧在最初又称“刮治”,到清代被命名为“刮痧”,然后一直沿用至今。明代医学家张凤逵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就会阻塞人体脉络和气血,使气血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也会阻塞络脉,使气血不通。这时就可以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具在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出血,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就这样被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讲述拔罐刮痧与经络的关系、拔罐刮痧的常识及操作方法、拔罐刮痧的禁忌、刮痧的自诊调补法、强身健体拔罐法、拔罐刮痧自疗法。本书采用了读者易读、易学、易懂的图解形式。阅读时,读者可以一边读左边文字一边对照右边图解。左边的文字流畅优美、论述清晰,右边的图片写实详尽,将拔罐、刮痧的过程、手法、技巧以及穴位的准确位置展现得一览无余。这样会对读者阅读、理解,掌握拔罐、刮痧疗法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亦可以为读者节省不少宝贵的时间。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拔罐、刮痧疗法对于各种疾病的应用不能一一详述,但是我们衷心希望您在看完此书后,对拔罐、刮痧疗法有了一些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或者是对拔罐、刮痧疗法产生一些兴趣,抑或通过拔罐、刮痧疗法使自身的疾病得到好转。

拔罐和刮痧疗法相结合,让您永远多一种选择。 M21WHYaLA6/4HDsLwO++BtMHge6E35l+qHWacZmO3JSfQGx/1W8VG3uZk/T9IN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