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ART 02 恐龙种族之谜

“龙”之谜

提到恐龙,中国小朋友都会立刻想到传说中的“龙”。恐龙是中国传说中的“龙”吗?

传说中的“龙”▲▲

在原始社会,人类认为某些动物曾经是他们的祖先,所以崇拜这些动物。“龙”就是我们的祖先崇拜的动物之一。所以从人类的黎明开始,就流传着不少有关“龙”的神话传说,但在中国所说的“龙”,并不是动物世界中的恐龙。

艺术作品中的“龙”▲▲

“龙”的传说产生于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当时,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把大自然的力量形象化,把蛇、蜥蜴、鳄等现代爬行动物综合抽象成神物——龙。

考古学家认为:当初蛇、蜥蜴、鳄等都是氏族部落的“图腾”,作为某些氏族的祖先而受到崇拜。但随着氏族的融合,就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看到的既有爬行动物特征又有哺乳动物特征的“龙”。

在中国商代甲骨文中,龙字就有许多写法,但基本上多是以蛇的形象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的玉龙,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中的龙,也丝毫没有脱离蛇的形象。

既然没有传说中的“龙”,那么,在全世界各国博物馆中陈列的恐龙又指的是什么呢?

精美的“龙”▲▲

恐龙是形态各异、种类繁多、早已灭绝的一类古代爬行动物。最早的恐龙出现在距今2.25亿年的三叠纪时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从地球上消失了,它们在地球上大约生活了1.6亿年。恐龙与现代生存的蛇、蜥蜴、鳄等同属一大类,在动物分类学上叫做爬行动物。

马门溪龙的研究之谜

恐龙研究专家运用先进的CT技术,对马门溪龙化石的头骨进行了分析,在对马门溪龙脑腔大小、形态、结构分区等详细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马门溪龙的颈部并不像学术界原来认为的能伸得像长颈鹿那样长。这些信息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尤其是对恐龙古神经学及牙齿替换规律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蜥脚类恐龙以其体躯庞大成为恐龙中引人注目的类群,马门溪龙是目前出土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中保存较好的标本。

马门溪龙化石▲▲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普遍认为,蜥脚类在现实动物中最好的类比对象是长颈鹿——长长的颈子可以扬起来,伸向高处,去啮食高大乔木的细枝嫩叶。这一观点通过各种恐龙的复原图画广为流传。不少博物馆受其影响也纷纷改换姿态,把长颈恐龙的颈部竖得很长,马门溪龙、峨嵋龙等具有细长颈肋的恐龙标本在装架时往往被设计为“昂首阔步”。

在对马门溪龙的头骨进行CT分析后,其头骨反映出的骨骼特征清晰地表明,马门溪龙长长的颈肋像石膏夹板一样将几节颈椎“捆”在了一起。一旦把长颈扬起来,并呈“S”状弯曲,那么在弯曲幅度较大的地方,尤其是在颈的后部,颈部肋骨就会刺穿颈部皮肤等软组织,对身体造成重度伤害。因此,科学家们认为,马门溪龙的长颈不可能举得很高,比较可能是以低缓角度斜伸出去,头在空中的适宜高度不会超过其肩高两米。

在对恐龙齿腔做CT扫描时还发现,马门溪龙的牙齿替换具有连续性,新牙的生长与老牙的齿根吸收是同时进行的;齿根吸收越多的老齿,其齿冠的磨蚀痕迹也越明显。其牙齿的磨蚀痕迹还显示,这种植食性恐龙的食料可能较为粗糙。

C T技术即为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技术,最早用于医学对人体病变的检测分析,近20年来被运用到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上,但将这一技术运用于蜥脚类恐龙化石的头骨分析在中国国内尚属首次。

保存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马门溪龙是恐龙中最引人注目的类群,以其体躯庞大、头小、颈长、尾长、四足行走为识别特征。马门溪龙是目前出土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标本,主要生活在中侏罗纪至晚侏罗纪,在晚侏罗纪尤其繁盛,化石丰富,进入白垩纪则走向衰亡。因长期缺乏可靠的头骨及全面的描述,学术界对马门溪龙的分类位置一直众说纷纭。

从马门溪龙头骨的内部构造看,其脑腔非常小,经测量仅有78毫升,如此小的脑子与其庞大的体躯相比,差异极其悬殊,智力不可能发达。但马门溪龙的眼眶内具有巩膜环,可以调节光线,估计视力良好,可以了解大范围内的食物和敌害等情况,从而提高了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对其生存是有利的。在恐龙中,马门溪龙是颈椎数目最多的一类。以头骨轻巧、头骨孔发达、鼻孔侧位、牙齿勺状、下颌瘦长为主要特征。中国的马门溪龙化石相当丰富,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等地,在四川盆地,至少有30个市、县发现过这类化石。

奇异的马门溪龙▲▲

鱼龙之谜

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地球的生命史上有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恐龙的诞生,第二件就是有些原本陆生的爬行动物又回到了海洋,成为海洋中的“龙”。这些爬行动物要重返广阔而深邃的大海,就必须解决如何用四肢在大海里游泳、怎样使肺在水中发挥正常作用以及如何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繁殖后代等问题。人们发现,凡是回到海洋中的几类水生爬行动物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其中一类形态和生活习性都非常像鱼的鱼形爬行动物最为成功,那就是鱼龙。科学史上一再证明:当人类发现一些过去从未见过的动物时,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人们对鱼龙的了解也是这样。

鱼龙的发现

早在1708年,就有一位自然科学家在一本著作中描述过他在瑞士苏黎世发现的两个黑色的脊椎骨。实际上这是鱼龙的,但却被误认为是人的脊椎骨。与此同时,一位自然史研究者在同一地点附近找到了相同的脊椎骨,但他又误认为是鱼类的。1814年,英国有一位年仅12岁的小女孩儿叫做玛丽·安宁,她第一次发现了完整的鱼龙化石。安宁家境贫寒,从小就跟随父亲以拣拾海滨的贝壳或从岩石里冲刷出来的化石为生。这使她成为一位采集化石的能手。1828年英国发现的第一具翼龙标本,也是她找到的。她后来成为首次发现禽龙的曼特尔的妻子。也可以说,1822年曼特尔首次发现恐龙时,她起了很大作用。

鱼龙的特点

鱼龙最早出现于三叠纪,在以后的侏罗纪和白垩纪都有发现,但以侏罗纪最多。典型的鱼龙身体是流线型的,皮肤裸露,适合游泳。由于颌骨的伸长,它的头骨又长又大。在它的长嘴中,长有许多大而尖锐的牙齿,最多可达200个。它的视力良好,眼睛很大,有用来保护眼睛的巩膜。在其他爬行动物中,负责听觉的镫骨都很小,而鱼龙的镫骨却比较大,表明它有灵敏的听觉。所以有人夸张地说,鱼龙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海上霸王。它的鼻孔长在头顶后方,有利于在水面上呼吸。它的四肢已变成像船桨一样的鳍脚(又称桡足)。成年鱼龙的脊椎骨很多,可达200多个,但是有2/3的脊椎骨是尾椎,越向尾部越小。它有一个像鲨鱼那样的尾鳍,近尾部的尾椎急剧向下歪,形成倒歪形尾。不同地质年代的鱼龙尾鳍有不同的形状。比如三叠纪中期鱼龙的尾鳍长而低矮,侏罗纪早期鱼龙的尾鳍则是半月形的,下部比上部大。鱼龙有一个较大的三角形背鳍,是它游泳时保持身体平直的稳定器。有人认为鱼龙的背鳍里面有支撑物,有人认为没有,但它至少和鲸一样,具有弹性组织。鱼龙靠鳍脚和尾巴在水中游动,游动速度可能在每小时40公里以上。平滑的皮肤,有助于它在水中游泳。

鱼龙化石▲▲

或许若干年前鱼龙曾在这片海域生活▲▲

鱼龙吃什么

最近在英国的一个侏罗纪早期的地层里,找到一条完整的鱼龙化石,它的牙齿纤细尖利。科学家分析这种鱼龙应与现生大型鲸类和一类滤食性鲨鱼相似,以捕食小型鱼类或一些虾类为生。大多数鱼龙都有长而尖锐的牙齿。其中,有的可能把嘴插入岸边的淤泥,以便寻找食物,有的则在游泳时左右摆动头部,以便捕捉身边的鱼类。有人检查了鱼龙的胃部,发现它的食物有鱼、虾、贝类、鱿鱼等,偶尔也发现过翼龙。它的胃部有胃石,以帮助研磨硬的有壳食物。

鱼龙的种类

粗看起来,鱼龙的样子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它们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结构,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从大小来说,鱼龙一般有两米长,但有的却大得多。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现的一种鱼龙有15米长,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鱼龙。而出现于三叠纪中期的混鱼龙是鱼龙家族中的“侏儒”,短的不到1米长,最大的也只有两米多。它头长脖子短,样子很像现代的海豚。它的四肢已变为善于游泳的鳍状肢,即鳍脚。它的尾鳍长而低矮,有一个小的背鳍,前肢比后肢长。它嘴里的牙齿与典型的鱼龙不同,典型鱼龙的牙齿成排地长在牙槽内,而混鱼龙的牙齿则单个地嵌在牙窝内。在三叠纪中期还生活在海洋里的短头鱼龙,有短而粗的头骨,与典型的鱼龙的长而细的头骨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它的下颌骨上有几排像钉子或纽扣一样的牙齿。它虽然头短,但四肢比同时代的任何鱼龙都要长。在北美经常发现的凹椎龙,身长可达10~14米。鱼龙大家族中最常见的就是侏罗纪晚期的鱼龙,前面提到的典型的鱼龙基本上是以它为代表的。它的外形很像现代的海豚,无明显的颈部,躯体相对较长,体长0.3~9米。它鳍脚的长度和宽度显著地增加,尾鳍强烈地下弯,与混鱼龙恰好相反。与它亲缘关系较近的眼龙,以大眼睛而得名,侏罗纪晚期海洋中的鱼类很少能逃脱它的视线,最后不得不成为它的美餐。有一类鱼龙叫细瘦狭鳍龙,身体又细又瘦,但个体很大,有的竟长达12米甚至更长。总之,形形色色的鱼龙给中生代的海洋增添了绚丽多彩的景观和无限的生命活力。

四处张望的鱼龙家族▲▲

鱼龙化石主要发现于欧洲的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以及北美等地,亚洲的印度也有发现。中国也发现了三叠纪的鱼龙,它们是龟山巢湖鱼龙、茅台混鱼龙和西藏喜马拉雅鱼龙。

向世人展示的鱼龙化石▲▼

龟山巢湖鱼龙是一种小型鱼龙,活着时也只有半米左右长。它的头是三角形的,有尖的嘴,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嘴内有许多异型牙齿,前面的牙齿小而尖,略微向后弯,后面的牙齿呈丘形,好像纽扣。脊椎骨的椎体较长,两端多少有些凹,已接近双平型。后肢小于前肢,前肢的指骨还保留着原始的四足类动物的指式,后肢趾都已变成鳍状的鳍脚。这种鱼龙发现于安徽巢县龟山,时代为三叠纪早期。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鱼龙类化石。此后,在巢县又发现过一个完整的鱼龙化石,被定名为巢县陈龙。

茅台混鱼龙生存于三叠纪中期,是比较原始的鱼龙,在形态上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与典型的鱼龙相比,它的头骨比较短,颞颥孔很小,脊椎骨椎体两端深凹,肱骨短而宽。可惜这具标本只保存了部分脊椎骨和肩带。这种鱼龙发现于贵州茅台。

今日的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异峰突起,山麓地带则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但在1.8亿年前,那里却是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海洋,与欧洲的古地中海相通,名为古喜马拉雅海。喜马拉雅山是后来才隆起的。在古喜马拉雅海中,生活着巨大的喜马拉雅鱼龙。这种鱼龙的外貌与今天的海豚和鲨鱼很相似。它体长10米多,嘴内有粗壮似扁锥的牙齿。整个头骨呈三角形,眼睛又大又圆。脊椎骨的椎体像一只碟子,两边微凹,整个脊椎骨就像拴在绳索上的一串碟子。它的四肢骨扁平,肩胛骨长,都有利于游泳。纺锤状的躯体,桨状的四肢和强壮的尾巴,使它成为古喜马拉雅海中无可匹敌的快速游泳家。这种鱼龙发现于西藏聂拉木县的土隆与定日两地,时代为三叠纪晚期。

鱼龙怎样解决生殖问题

绝大多数爬行动物是卵生的,把卵产在沙子里或窝内,但鱼龙不能到陆地上产卵,也不把卵产在水里,而是像鲸和海豚一样,卵在体内孵化,直接在水里产下小鱼龙。在德国的霍耳茨马登附近分布着黑色的沥青质页岩,在那里不仅发现了300多具鱼龙的骨骼,而且找到了可用于准确再现鱼龙外貌的皮肤化石。更重要的是,从发现的雌鱼龙体腔内找到了小鱼龙的骨骼。这样的化石标本共有20具左右。有人认为这可能是鱼龙同类相残的结果,但更多的人认为它们是母子关系。经过长期的争论,现在普遍的看法是,所有在成年雌鱼体腔内找到的小鱼龙的骨骼,除去胃腔中的以外,都是尚未出世的小鱼龙。有一种叫做四裂狭鳍龙的鱼龙,被发现时体腔内就有四条小鱼龙,其中有三条小鱼龙仍在体内,第四条刚要出世,头部还留在母体内。大自然的石化作用就像照相机一样,惟妙惟肖地把鱼龙的生殖情况记录了下来。通过对这些标本的研究,人们相信:小鱼龙的尾巴首先渐渐地由母亲生殖腔内伸出,但整个身体并不是马上出来,直到小鱼龙已经熟悉使用尾鳍和鳍脚为止。整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好几个星期。快出生的小鱼龙个体是比较大的。一条3米长的雌鱼龙,它的子女在临近出世前长约0.5米。上述鱼龙“母子”化石和另外一些不同年龄的成年个体化石还告诉我们:鱼龙在生长过程中,头的大小变化要比身体的变化小。小鱼龙还在母体内时,头长平均为体长的1/2,初生时头长约为体长的1/3,成年个体头长为体长的1/4,老年个体的头长仅为体长的1/6。这个鱼龙“公墓”中的“母子”化石,为探讨鱼龙类的生殖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证明鱼龙类是胎生的。

鱼龙类所有的成员也与恐龙一样,突然在白垩纪晚期从地球上消失了。

暴龙之谜

暴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食肉类恐龙。它名字的意思是:残暴蜥之王。它身高大约5.6米,15米长,大约5.5吨重,它具有60个锯齿状边缘的利牙,有些达18厘米长。它具有硕大的上下颚;仅仅头颅就长达1.3米,它或许能够吃下一个人——假若那时候周围真有人类存在的话。

暴龙▲▲

巨大的暴龙号称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巨大的肉食动物,站起来身高超过两层楼,一口可以吞下一头牛,奇怪的是暴龙前脚非常矮小,和人手臂差不了多少,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暴龙无法捕食,只能吃死尸。暴龙出在7000万年前,是地球上存在过的体形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为了站立时能够支撑这庞大的身躯,所以它们的前肢小而后肢粗壮有力。

暴龙的生存环境▲▲

暴龙捕猎食物时,除了用它那满嘴尖锐的牙齿外,带有利爪的足部和粗壮的尾巴都成了它最佳的武器。从它粗壮的颈骨、脊椎骨和后腿骨判断:暴龙捕捉猎物时可能是以后腿快步冲向猎物,再咬住猎物的要害——可能是颈部或是腹部吧?等猎物死亡后,再吞食尸体。但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暴龙的体形过大,会造成行动的缓慢,对于一些行动敏捷的小型恐龙,未必捕捉得到,所以,暴龙平常可能是靠自然死亡的恐龙尸体过活的。

暴龙小档案。时代:白垩纪后期;地区:美洲;食物:肉食;种类:龙盘目兽脚亚目。

凶狠的异特龙

以体形而言,异特龙虽然比前面提到的暴龙略小一号,但是和暴龙相比起来,异特龙具有比暴龙粗大,且更适合于猎杀植食恐龙的强壮手臂(前肢)。因此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异特龙才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猎食动物。

异特龙一般身长有11米,它们的体重大约2吨,生活的时代在侏罗纪后期,食物主要是肉类,生活地区在北美洲、澳洲,它们的种类属于龙盘目兽脚亚目。

异特龙下颚是咬合的,有些像蛇类;它可能吞食大块的肉类。在它三趾的前肢上有15厘米长的利勾爪。

凶狠的异特龙▲▲

弯龙是侏罗纪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龙,体长7.5米,臀高约2米,重约1.5吨。头部特大,头骨长1米,牙齿不仅锋利,而且还有倒钩。上下颚可以前后移动,便于撕裂猎物。前肢细小,有3只带爪的手指,后肢高大粗壮,也有3只带爪的趾。在那个时期的地层里,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弯龙的骨头化石,头骨上有异特龙牙齿留下的深深痕槽,折断的异特龙牙齿也散布在四周。这表明地层记录了一次异特龙血腥的捕杀。

中华龙鸟之谜

1996年末到1997年初,世界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了中国辽宁省北票市四合屯出土的一只“最原始的鸟”——中华龙鸟。中华龙鸟的研究者、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研究员指出,这只带“羽毛”的化石是鸟类的真正始祖,其时代为侏罗纪晚期,它的特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然而几乎就在同时,1996年10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刊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丕基研究员在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第56届年会上公布了一只同样产于四合屯的“带羽毛的恐龙”的照片,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上述的这些报道在国际古生物学界引起了轰动。许多科学家纷纷发表评论,就中华龙鸟的时代和分类地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经过考证核实,“中华龙鸟”和“带羽毛的恐龙”确实都来自辽宁北票四合屯。化石均产于一层2~7米厚的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的页岩中,这层页岩在整个地层中位于一大层厚厚的被地质学家称为热河群义县组的地层的下部。而且,“带羽毛的恐龙”实际上是“中华龙鸟”化石标本的正模,二者是某种动物的同一个体。它原来是被四合屯的一位农民挖掘出来的,从化石的中间沿着岩层的层理分成了两块(正模和负模)。随后,正模被陈丕基研究员得到,负模则被季强研究员得到。

研究证明,中华龙鸟的形态特征和身体大小与产于德国的一种小型的兽脚类恐龙——美颌龙相似,它们可以被归为一类。中华龙鸟是两足行走的动物,成年个体可以长达2米。在它的背部,有一列类似于“毛”的表皮衍生物。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原始的“羽毛”,因此,中华龙鸟应该是一种原始的鸟;另一些古生物学家则认为,这种皮肤的衍生物不具备羽毛的特征,而类似于现生的某些爬行动物(例如蜥蜴)背部具有的表皮衍生物结构——角质刚毛,也可能是纤维组织。

“奔跑”中的龙鸟▲▼

从化石骨骼来看,中华龙鸟拥有很多典型的恐龙特征:它的头骨又低又长,脑壳(解剖学上称为脑颅)很小;它的眼眶后面有明显的眶后骨,“下巴”(解剖学上称为下颌)后部的方骨直;它的牙齿侧扁,样子像小刀,而且边缘还有锯齿形的构造;它的腰臀部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中耻骨粗壮,向前伸;它的尾巴相当长,有60多个尾椎骨,尾椎骨上还有发达的神经棘和脉弧构造;它的前肢特别短,只有后肢长度的1/3,前肢的特征显示它的生活时代要比德国的美颌龙晚。陈丕基等研究人员认为中华龙鸟是一只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当然,根据生物命名法则,季强最初给它定的名字“中华龙鸟”则依然使用。

龙鸟化石▲▲

古生物学家们对中华龙鸟身上的似毛表皮衍生物的功能进行了讨论,一些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表明性别的“装饰”物;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一种保温装置。后一种解释似乎更为合理,因为小型的恐龙和小的始祖鸟为了高效力的活动应该需要具备高的新陈代谢率,因此也就需要保持体温。由此推论,中华龙鸟身上的似毛表皮衍生物表明,小型的恐龙有可能是温血动物(也就是恒温动物)。也有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毛”是羽毛进化过程的前驱,因此称其为“前羽”。目前,古生物学家还在使用新的方法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时刻保持警觉的中华龙鸟▲▲

有趣的是,在中华龙鸟的化石骨架中,发现它的腹腔里有一个小的蜥蜴化石。显然,这只蜥蜴是中华龙鸟捕获后吞下的猎物。

至于中华龙鸟的时代,近来根据对其产出地层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基本上把它确定为白垩纪早期,即距今大约1.3亿年前。 IvxWazX1DHGLG9WenUOz2Jct5x8sWw52HYKjVftsfw6AEfMO8dyG192ez3vWx5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