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人生在世,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认清自己——我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怎样做以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人生才不会稀里糊涂、浑浑噩噩,走到哪儿算哪儿。懂得定位,就可以采用理性的态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就可以把命运的主权握在自己手中。

人对自己的状态要自知,对自我的认识要准确、客观。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是自我的智慧,明是心灵的澄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所以说,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才具备真正的智慧,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表现出来就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成败,待人处世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优柔寡断,还常为一些细枝末节和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心情抑郁落落寡欢;有的人甚至对人生的转折点束手无策、消沉颓丧,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对自我定位不准确造成的。

其实,在人心里,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怪病,认为自己聪明、智慧、勇敢、大方,集万千优点于一身。与此同时,又有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漂亮、不优秀,比不上张三,也比不上李四,甚至连王二麻子都比自己强。在骄傲和自卑间游走,人心的疲累可想而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呢?原因就在于对自我了解的不透彻,最终导致整体定位的失衡。

要给自己定位,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回避自己的缺点、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而是要敢于正视自己。假如自己平凡,就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平凡;假如自己卓越也要敢于直面自己的卓越。因为不管是平凡还是卓越,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现在,你就要试着问自己:

我是否已经很清楚、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我是否决定了就马上去做,毫不迟疑,从不拖延找借口?

我是否心胸开阔,有容纳不同意见的雅量?

我是否常常乐于请教别人,吸收别人的经验和智慧?

我是否具备努力求知的欲望和永不满足的心理?

我是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全力去发挥自己的长处?

我在父母、朋友面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否以积极肯定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物?

我是否意志坚定,绝不向困难、挫折低头,永不放弃?

想清楚上面的这些问题,对自己,你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自我定位了。

自我定位就是要客观衡量自己的实力,不好高骛远。

这里有一个捞鱼的故事:

有位老人在集市上摆了一个捞鱼的小摊子,人们可以花一元钱买一张小鱼网(舀子)来捞鱼,捞到了就可以把鱼带走。这个极具成就感的游戏吸引了很多大人和小孩的注意。

一天,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他买了三张渔网,可三张网都破了,还是一条鱼都没有捞到。大学生心中十分懊恼,便不高兴地对摆摊的老人说:“老板,你这网做得太薄了一碰到水就破,怎么可能捞到鱼呢?你是耍我们的吧?”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我这网绝对可以把鱼捞起来。只是当你看中自己想要捞的那条大鱼的时候,你有打量过你手中的网是否真的有那个能耐吗?有追求不是坏事,但也要了解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老人随手接过大学生手中的网,一会儿就捞起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年轻人,捞鱼跟追求事业、爱情、金钱是一个道理。当你沉迷于一个大目标时,要衡量自己是否有那个实力,不能好高骛远。”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隔着一定的距离。超越这个距离,靠的是你对自己的判断力。你只有认清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跨过阻碍,实现理想。 FXEBrTGGy6nLpUO/j15f45pz5wnKObytqAFKMdFMlf5OFfJLSWa6X8dXeriXfR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