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新买了一件衣服,觉得自己穿着很好看,非常适合自己的形象和气质。第二天,你兴致勃勃地穿着这件新衣服去上班,准备好了接受同事们的夸奖和赞叹。
到了公司,大家很自然地和你打招呼、聊天,完全没有人注意到你的新衣服,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没有,你的新衣服在大家的眼里完全不存在。你在紧张不安的心态中等了一天下班的时候心情极度郁闷,因同事的忽视而觉得委屈不已。
可是,你能怪谁呢?你的同事没有错,你渴望得到夸奖的心理也没有错,错的是你把自己太当回事了。你以为自己是办公室的焦点,你的新衣服理所应当受到赞美,可事实是并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
很多人都存在这种自我意识膨胀的心理,觉得自己很重要。可实际上,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所以,人永远都不要高看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这样才不会跌得太惨。这并非妄自菲薄,也并非是自己能力的否定,更非对自我的瞧不起。恰恰相反,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正是出于对自己正确客观的认识,因为这才是事实。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一起坐在大餐厅里。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里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寻找不着时再跳出来。
令小英若诚大为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这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迟早会大失所望。
不自觉地放大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影响力,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也许你在家中是核心人物在单位里也是很重要的一员。但如果脱离了这个圈子,你就什么都不是。而你工作的单位虽然看起来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你,但如果你离职了,很快就会有人来替代你。公司绝不会因为没了你就关门大吉,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调节方法。你是否做过这样的傻事:为自己过去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表现等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烦恼、懊悔,不能原谅自己?为一次着装的不妥当、对某件事的偏激态度而耿耿于怀,而恨不能抓住所有的人解释一通?实际上这只是你心中自我意识的刻意放大,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重要。你在意的这些“大事”,在别人眼中只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甚至够不上茶余饭后谈资的水准。
约翰留胡子已有多年,忽然准备把胡子剃掉。可他又有点犹豫:朋友、同事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取笑我?
经过数天的深思熟虑,他终于下决心只留个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时,他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付最糟的状况。结果出乎意料,没有人对他的改变有任何评语,大家匆匆忙忙来到办公室,做着各自的事情。事实上,一直到中午休息时都没有一个人说过一个字。最后,他忍不住先问别人:“你觉得我这样子如何?”
对方一愣:“什么样子?”“你没注意到我今天有点不一样吗?”同事这才开始从头到脚打量他,最后终于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胡。”
你在别人眼中没有那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的忧虑、担心其实都是在自寻烦恼,正如故事中的约翰一样,所有的犹豫和担心都没有必要。回过头来想想,你每天会花多少精力去关注别人?你会牢牢记住别人的一次失误或尴尬吗?不会。我们都不会在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花费太多的心思,其他人也是一样。所以,有些焦虑和烦恼不过是杯弓蛇影的自恋和庸人自扰。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和策略。对自己的重要性没有过高的期待,为人处世就不会骄傲,就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他人相处,也少了在被重视与被忽视之间上下颠簸的辛苦。
我们都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看得次要一些,即便摔下来也不会跌得那么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