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吴国盛

自柯瓦雷创造“科学革命”这个概念以概括16、17世纪欧洲思想所发生的激进变革以来,它成了科学史家们最热切关注的中心话题。围绕这个话题,70年来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编史纲领、数以百计的专门著作和几代优秀的科学史家。事实上,正是这个主题培育并造就了科学史学科的独特范式。我们或许可以说,时至今日,一个不深入了解“科学革命”的科学史家,不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史家;一个科学史的入门初学者,最好是先读关于“科学革命”的著作。

然而,“科学革命”主题已经严重发散,正像本书作者在引言中所说:“如果问10位科学史家科学革命的实质、时间段和影响是什么,你可能会得到15种回答。”甚至,像夏平这样的科学史家根本否认存在什么“科学革命”。在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下,对专业科学史家来说,应该去比较各家的观点和论据,去研究关于科学革命的种种编史学;而对初学者来说,则需要一本权威性的综合著作,总结各方观点的合理之处,讲述一个主题鲜明的历史故事。所幸的是,本书就是这样的著作。

作者劳伦斯·普林西比(Lawrence Principe)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技术史系和化学系双聘讲席教授,1983年毕业于特拉华大学,获化学和文科双学士学位,1988年获印第安纳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化学系任教,1996年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史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近代早期化学史,特别是炼金术与化学的关系史。普林西比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职业科学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教师,很擅长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条理分明地讲述历史。他曾获得卡内基基金会、邓普顿基金会以及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多次颁发的教学大奖。美国教学公司(The Teaching Company)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全美名师录制“名课”(The Great Courses),其中的“从古代到1700年的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Antiquity to 1700)即由普林西比讲授。

按照天界、地界、生命界、人工界的顺序,本书既讨论了天文学——力学——物理学这个科学革命叙事的传统线索,也讨论了占星术——炼金术——赫尔墨斯主义等化学论的叙事线索,还把解剖学——医学——植物和动物博物学也纳入科学革命的范畴中。这种种线索的并存并没有损害全书鲜明的主题。作者把科学革命时期(大约从1500——1700年)通过错综复杂的连续渐变造成的最大断裂总结为,一个处处关联的、充满意义的、隐含神圣设计和无声隐喻的世界被彻底瓦解,具有宽广视野和多面经验的自然哲学家,被专业化、分科化的技术科学家所取代。革命之前的“关联宇宙论”一直或多或少地存在于革命的全过程中,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开普勒、玻意耳、牛顿等人始终坚持认识自然就是认识上帝,自然哲学是神学的分支,宗教才是研究自然的原动力;为什么牛顿会热衷于研究炼金术和圣经年代学,并且相信摩西等古代哲人早就知道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第谷在天堡里同时进行天文观测和炼金术(他称之为“地界天文学”)的工作。甚至机械自然观的出现,也应该从“关联宇宙论”与人类日益增加的技术能力的共同背景下加以理解。

以寥寥数万字的篇幅,把近几十年发掘出来的如此之多的线索组织起来,并且提炼出鲜明的科学革命形象,这是本书的最大长处和特色。我相信,多年来深受实证主义及辉格式科学史影响的中国读者,读读本书,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EFnYpDelFeoDjUaJZ7go7hTAJosndf2kQIRppR2IWLxZB+VdxFfk522B+j6MRh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