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以前,荷包基本上只会说名词,其中大部分是叠音的人的称呼,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定要显摆一下,荷包喊的“妈妈”,那真是宛若天籁一般,清脆温柔,带着“人之初”的那种最神秘美好的味道。可是喊的“爸爸”就不一样了!每次喊“爸爸”,荷包都要运气丹田,然后声如裂帛地叫道:爸——爸——酷似便秘者坐在马桶上垂死挣扎的音响。荷包爹很苦恼,请求他温柔一点。荷包看到爸爸验货不满意,于是更努力地叫道:爸——爸——荷包爹望风而逃。
一岁半以后,荷包被姥姥接手,慢慢开始上动词了。
话说荷包吃奶瓶的时候有个不好的习惯,要看着“姐姐”才肯吃,“姐姐”在电视上。有时候打开是个阿姨,他都很不同意,一定要找到年轻貌美的姐姐才可以。有一次电视上的姐姐躺在床上,荷包说:姐姐睡觉了。停顿一下,继续说:宝宝睡觉。
我很惊艳,赶紧在小本本上记下来,尽管他还不会说“也”。
学会了说“睡觉”,大概人家小心眼里很得意,要多显摆显摆,于是就很经常地表示要“睡觉”。有一天姥姥带他在外面玩儿,下起了小雨。姥姥问:荷包,下雨了,怎么办?荷包说:回家。姥姥问:回家做什么?荷包:睡觉。
还有一些谐音字,把荷包弄得很迷惑。有一次他拉粑粑,我说:荷包下次拉粑粑,就告诉妈妈——粑粑!粑粑!荷包迷惑地抬起头看着站在一边的爸爸,确认道:爸,爸?我高兴地说:对了!荷包真聪明。
头上随即挨了他爹一个恼羞成怒的爆栗子。
慢慢地,非叠音的名词荷包也会了一些。好玩的是,这些词汇并不是按照难易程度学会的,而是根据兴趣。比如说,“挖掘机”很难发音吧?但人家老早就会说“掘机”。我家门前修路,全小区的小朋友像中了蛊,排队去瞻仰挖掘机,荷包是最狂热的一个。每天吃过饭,就举起小手痴情地呼喊着:掘机……掘机……
要求去看挖掘机。
其实荷包也努力地在学习复杂一点的非叠音字。比如我指着鸭梨的图片告诉他:这个叫鸭梨,你吃过很多次啦,
掘机……
要学会说嘛。他不吭声。过一会儿荷包拉着姥姥走到鸭梨面前:丫咦!丫咦!我们面面相觑,不知何意。那边厢人家因为不被理解,苦恼得已经泫然欲泣了,我赶紧抱起来抚慰半天。
渐渐荷包学会把词汇连成句子了。有一天我们一起看照片,问荷包:照片上都有谁?
荷包答:妈妈。
还有谁?
还有爸爸,还有舅舅。
惊喜还在不断发生。某次荷包下班回家,照例先洗手,水开始很凉,慢慢热了,荷包高兴地说:热乎乎啦。
这是荷包第一次说形容词,少不得我又兴奋地亮出了我的小本本,赶紧把荷包的名言记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