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
一般来说,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主体是指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等任务。
①实践的主体首先具有能力结构。
在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
a.“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b.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智慧因素。
c.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②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
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a.个人主体
个人有其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即个人主体。
b.集团主体
集团主体是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
c.社会主体
社会主体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
d.人类主体
人类主体是指发展着的人类整体。只有将来消灭了阶级,自由自觉的人类主体才能真正形成。
(3)实践的客体
实践的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①理解实践的客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a.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仅客观事物在成为客体之前就具有客观性特征,而且进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结构以后,这种客观性特征也仍然保持着;
b.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客观事物只有被纳入到主体活动范围内,作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时才成为客体。
②从上述两方面入手理解实践的客体的原因
a.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b.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着的,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不是同时整个地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
c.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
③客体的基本类型
a.自然形式的客体
自然形式的客体是客体的最基本形式。在人类最初的、最基本的实践中,客体是自然。这种客体既包括刚刚同人的对象性活动发生关系的自然物,也包括人们用某种方式改造或制造出来的人工自然物。人工自然物既是主体实践活动的结果,同时又是主体实践进一步改造的对象。
b.社会形式的客体
社会形式的客体首先是指现实社会结构,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同时也包括体现在物上的社会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必须同时把在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社会关系因此成为社会形式的客体。
c.精神形式的客体
精神形式的客体是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对象的精神生产的结果。精神客体是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们同时也是人们继续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1)实践的中介
①含义
在主体和客体之间还有一个将这二者现实地连接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②分类
就实物构成来看,实践的工具和手段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第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①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
②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或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a.主体对象化
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b.客体非对象化
所谓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c.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关系
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这种运动形式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生动表现,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3)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实践的具体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而实现的。实践的运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①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目的既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之中。
②实践目的的提出,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③目的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并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依据。
④任何目的的提出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⑤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从事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不能提出相对合理的实践目的。
⑥人的实践过程是“原因——目的——结果”的转化过程,即目的作为环节插入客观的因果关系链条中,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因而起作用。同时,在这种特殊的因果关系中,目的并不是指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①手段就是主体为实现目的而对客体采用的作用方式,它是目的在客观对象中实现自身的中介。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目的通过手段而实现自身的过程。
②手段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人的身内器官功能和身外自然力的统一。
③手段又是人的过去活动和未来活动的统一。
④目的的实现
a.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现成客观性;
b.主体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
通过这种双重否定,实际上建立了一种体现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现存事物。主体通过实施实践方案,使目的通过手段以对象化的方式在客体身上表现出来,就达到了实践结果。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①评价实践结果
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a.对实践效果的评价。实践效果不仅指实践对于某一具体主体的功利性后果,而且指实践对于社会与人类主体的直接和间接后果。
b.对实践效能的评价。效能是事物及其内部诸要素在相互作用中所起的有效作用,效能与要素配置的合理度成正比关系。
c.对实践效率的评价。实践的效率指实践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即实践所耗费的活动与所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
②实践反馈
a.实践反馈是将实践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实践控制系统,进而影响实践的过程,它既包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目的与结果的相互作用对实践本身的反馈调节,也包括在社会实践系统中通过不同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某一具体实践活动的反馈调节。
b.实践反馈不一定等到实践出现对象化结果才开始进行。
(4)实践活动的发展机能
实践活动具有不同于自然运动的发展机能,这就是,对过去的继承机能,对未来的选择机能和对现在的自我革新机能。
①实践活动的继承机能
实践活动的继承机能与自然运动的继承性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过去实践的结果构成后来实践的前提。
b.实践的继承机能并不只是在过去活动结果的前提下所发生的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把过去活动的结果作为新的活动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所发生的加速运动。
②实践的选择机能
实践的选择机能是指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未来发展多种可能性的筛选机能。这种机能是实践活动区别于自然运动的突出特点。整个实践过程都是实现未来理想目标的一种努力,因此,实践不仅为过去所决定,而且为未来所决定。任何实践都是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内在统一。
③现实实践的自我变革机能
a.现实实践的自我变革的机能是实践的继承性机能和选择性机能的内在统一。
b.所谓继承性,并不是绝对否认选择性,并不是只对过去实践的重复、延伸和继续;选择性也不是绝对否定继承性,不是纯粹的自由意志选择。
c.实践的这种自我变革也是由主体进行的自主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实践,但它是处于更高层次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