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期间,屠呦呦在天安门广场的留影
当时屠呦呦所在的班级被称为药学第八班,班上有七八十个人。前三年大家一起学习,升入大四分专业。当时有药物检验、药物化学和生药学三个专业方向可以选择。屠呦呦选择了生药学,和她有同样选择的同班同学还有11个,其他药学八班的同学大多数选择了药物化学。
生药学专业,简单来说,就是对各种天然药物进行分类、辨认等研究的专业,毕业之后主要做研究型的工作。屠呦呦选择这样的专业也符合她沉静的个性。
当时,生药学方兴未艾。对屠呦呦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实验室里的种种器材、古朴却又不失现代感的教学楼……那些在试管中不断变色的试剂,那些在显微镜下活跃着的细胞,还有那些在培养皿中蹒跚前行的微生物,看起来都是那样有趣。她在这弥漫着学术芬芳的校园里,开始了人生最重要的学习之路。
那时的屠呦呦和高中一样,低调而勤奋,似乎就是为做学术而生。那个在年少时总是沉默不语的姑娘,在大学里仍然保持着喜欢独处的性格。大家很难在各种娱乐场合找到她,可在图书馆的角落,却总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一边读书,一边思索。当其他同学在校园中嬉戏奔跑时,人们找不到屠呦呦飞扬的裙摆,却能在教室里,看到她专注地盯着黑板的模样。屠呦呦的世界里,校园不是浪费青春的场所,更多的时候,“生药学”就是她的全部。在梦想之路上前行的少女,走出的每一步都是那样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