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这部正文不足百页的小书是英国古典学者朱莉娅·安娜斯(Julia Annas)为一般读者撰写的柏拉图导读。安娜斯是牛津出身,在牛津执教多年,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讲座教授。她专治古代哲学,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古代怀疑派均有专门研究。我曾读过她《理想国导读》一书和其他论柏拉图的单篇论文,感觉安娜斯虽称不上是开宗立派的思想巨擘,但确是一位淳谨笃实的优秀学者。这本小书以凝缩的方式、简明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柏拉图思想的方方面面,不尚新奇,却又吸收了西方柏拉图研究的一些新成果,作为一本入门书,可算是一时之选。目前国内研究柏拉图的风气渐浓,但有些学者过分倚重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而且对施特劳斯的理解简单机械,食而不化,以致于谈玄说妙,光怪陆离,几堕魔障。希望此书能有助于普通读者更全面了解柏拉图思想,特别是传统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至于矫正目前凌空蹈虚的研究风气,则非译者所敢想。

在译书过程中,我对各章的题目和个别小标题作了较大改动,力求醒目。另外,原书无脚注,考虑到读者的需要,我加了60余条注释。这些注释中,有一类涉及文史知识,尤其是较偏僻的作家,我尽量简单予以解释。主要参考了《牛津古典辞书》( 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 2 nd edition. Edited by N. G. L. Hammond and H. H. Scullar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0)。另一类是柏拉图著作的引证。除作者随文注出的对话出处之外,作者没有注出的,我尽量找出标准页码,这样读者若有兴趣查证,自可按图索骥。但受学力所限,我注出较多的是本人熟悉的一些对话,还有一些段落仓促之间未能查询到准确出处,望读者体谅。

书中柏拉图著作的中译文,我尽量引用老一代学者,主要是严群和王太庆两家的翻译。一来,两位先生都是从希腊文原文翻译,二来也借此表达对前辈学人的敬意。译文中与现今语言习惯不合的词句,一般不作改动。《理想国》我用的是上世纪20年代吴献书的译本,主要因为这一译本现在大家谈论较少,故特意表而出之。以上三家没有翻译的对话,我大多据作者书中自己的英译文来翻译,偶有不明之处,便查对洛布古典丛书的译文。

在编写注释过程中,社科院哲学所高山杉先生帮我查对了很多材料,并通读了译稿,指出语言上的一些疏漏。第七章有两个日文问题,我请教了北京大学日语系的彭广陆教授,在此一并致谢。最后要感谢外研社的编辑高耿松先生,是他促成了本书的翻译。

译文中凡有不当之处,望读者指出。在此先行谢过。


译者谨识

2007年5月 GpdtWPtMBtSf5D7kQGO87ML0FptHsJjabTFQRalTqgEKycQmWlFTg07XHEPPAb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