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审美阶段

从时间上讲,这是 直接性 的领域。可以看到,这个领域涉及的范围极广,从明显的文化平庸直至最高的文化修养都包括在内。生活在这个阶段并且能毕生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人都只关注现在,漠视作为忏悔的过去或作为义务的未来。除非是考虑到有益于现在,他们是不会关心过去和未来的,如同我们将在诱惑者约翰 身上所看到的。克尔凯郭尔被歌剧《唐璜》吸引,这部歌剧讲述了永不悔改的玩弄女性的“唐璜”的故事,莫扎特曾在其最伟大的一部歌剧中为这个不知疲倦的诱惑者的故事配上了音乐。被克尔凯郭尔当作审美领域主要典范的唐璜,只为了当下的感官满足而生活。《人生道路的各阶段》和《非此即彼》中都有他的身影。

《人生道路的各阶段》开头讲的是一个有关“审美”聚会的故事,这次聚会被命名为“ In Vino Veritas ”(这是一个古时的格言,可译为“酒醉吐真言”)。这个名字还是聚会的入会口令。故事滑稽地模仿了柏拉图著名的《会饮篇》(这篇对话讲述了一次讨论爱的宴会的故事)。这两部作品把重点放在宴饮和大醉的赴宴者发表的称颂爱的讲话上。柏拉图笔下的聚会最终关注的焦点在真实持久、有益于灵魂的爱欲,这与感官美带来的短暂的吸引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次名为“酒醉吐真言”的聚会则正是颂扬瞬间即逝的感官美。事实上,无论是聚会最后时刻发出的邀请,还是准备拆除聚会场所的工作人员在聚会结束时的立即出现,都在强调事件的直接性和偶然性。如同其中一个参与者所说:“要成为好事,就必须立刻办,因为‘立刻’是所有范畴中最神圣的……。”回想一下萨特对那些真正在“欢呼雀跃”的人的分析,这些人徒劳地想把令人愉快的经验浓缩在一个瞬间。

狂欢者们在莫扎特歌剧曲调的伴奏下进入了盛宴大厅。他们的各种发言论及了情爱或男女之间的日常关系。诱惑者约翰作了最后的发言。这个人物是克尔凯郭尔在其早期作品《非此即彼》中引入的。由于他集中体现了审美领域,所以,让我们借助于他在这前一册书中的引言来详细解说这一领域。

克尔凯郭尔审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人生故事之一“诱惑者日记”详细记述了“诱惑者约翰”的阴谋诡计,他的策略就是模仿嘲弄唐璜的放荡生活。事实上,取自于歌剧的台词充当了故事开头的警句。约翰被16岁的年轻女孩科迪莉亚吸引,他在大街上注意到她的姑母(也是她的监护人)陪伴着她。他后来碰到一个显然也同样为这个女孩着迷的青年男子。约翰以帮他求婚为借口而接近他。在作为这个青年男子的朋友进入女孩家门后,约翰就设法讨女孩姑母的欢心,即使在他迷住这个女孩时也是如此。青年男子不久就不能与约翰一起进出女孩家门了,他现在与其说是约翰的帮手,还不如说是他的累赘。他们之间一系列的信件往来透露了约翰引诱后又抛弃年轻的科迪莉亚的故事。约翰似乎一点也不在乎他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他只关心“最大的享乐”,在这之后,他诱使科迪莉亚与他解除婚约,这样就可以由她来承担分手的责任。如同约翰所说:“对婚约的诅咒总是在其伦理方面。伦理无论在哲学中还是在人生中都一样令人厌倦……我肯定会安排这件事,使她成为解约者。”无疑,约翰不如唐璜直率,但其目标是一样的:毫无愧疚地始乱终弃。当约翰提出以下规劝时,他就捕捉到了“审美”这个术语以及这个生存领域的巨大模糊性:“以诗化自己来赢得少女的芳心是一门艺术;以诗化自己来让少女忘记自己却是一件杰作。”在某种程度上,审美者也是一个诗人。 9CIIZ+tRfoYt/jhmIa5QYG1Dp7DW3ReKTZySamJPBWQ0pFPHKYa0i15PoAW8Og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