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自检
阴虚体质者往往由于“阴虚生内热”,灼烧阴液,从而导致体内的阴液偏少,其肌肉因得不到阴液的滋养而发育不利,从而使阴虚体质者出现形体消瘦、五心烦热(五心是指双手心、双脚心再加上心脏)的典型表现。这是由于人体内的阴气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偏亢而使虚热内生所致。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月经不调,色素沉着,斑点滋生。
提前进入更年期或更年期症状较重等。
体质虚衰,身体消瘦,心悸气短,头晕眼花。
口干喉燥,神烦气粗,大便干燥,小便短赤。
骨蒸盗汗、午后低热、夜热早凉,呛咳、颧红、舌红少苔或无苔。
不爱说话,不爱与人接触等。
饮食要点
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养生的关键在于补阴。人体五脏之中,肝藏血,居中焦,肾藏精,居下焦,对于人体阴液的恢复与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补阴清热:阴虚容易产生内热,所以,阴虚体质者要在补阴的同时注意清热,恢复人体阴阳的平衡。故阴虚体质者可以多吃一些猪肉、冬瓜、白菜、西红柿、糯米、小麦、豆腐、牛奶、黑木耳等。最好不要过多地食用羊肉、辣椒及熏、炸、爆、烤的食物。
体质自检
顾名思义,阳虚体质者普遍阳气不足。这类人群主要表现为特别怕冷,即使是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里多待,并且一年四季四肢冰凉,如置冰窖。具体表现如下。
畏寒肢冷。
睡眠偏多,易出汗;喜饮热食等。
舌淡苔白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少气懒言,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有孤独感。
大便经常稀薄不成形,小便清长或频数,排尿后淋漓不尽。
体温偏低,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腰背怕冷或腰部以下有冷感。
性欲减退,男性易阳痿、早泄,女性易白带清稀、月经减少。
饮食要点
阳虚体质者应以补阳温阳为主要原则,以帮助体内阳气的恢复。阳虚体质者在饮食养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多吃温热性食物:阳虚体质者秋冬季要经常喝一些以山药、栗子、红枣、糯米等材料熬成的粥,不仅暖身暖胃,还能补阳气。
少吃寒凉食物:阳虚体质者平时应少吃寒凉性的食物,否则会消耗人体的阳气,使阳气更加不足。
吃滋补肉食后要适当吃凉性食物:一些肉类性烈、刚燥,虽然能够补充阳气,但是如果吃太多,也会“虚不受补”,导致“上火”。所以,阳虚体质者食用大补的肉类后,可以配一点儿凉茶、冰糖炖银耳等来缓解肉类刚燥之性。
体质自检
气虚体质者元气不足,以疲劳无力、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最明显的特征是和别人同样的活动量时,这类人更容易气喘吁吁。这是由于他们本就气虚,活动后大量消耗人体之气,气虚加重,出现气不足的状况。具体表现如下。
多汗,自汗。
脉搏虚弱无力。
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边有齿印等。
形体消瘦或偏胖,肌肉松软,面色萎黄或苍白、目光少神,唇色发白,发无光泽,头面四肢水肿。
口淡,饮食不香,消化不良;便秘但不结硬及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头晕,健忘,倦怠无力、语言低微、懒言少动,动则气短或气喘、呼吸少气。
饮食要点
气虚体质者的饮食补养佳品主要有:糯米、小米、大麦、山药、栗子、红枣、南瓜、丝瓜、苹果、荔枝、牛肉、猪肉、猪脑、鲫鱼、带鱼、鲳鱼、鲤鱼、莲子、百合等。
气虚体质者忌食理气、破气的食物,如槟榔、大蒜、白萝卜、紫苏叶、荞麦、柚子、山楂、香菜等。
体质自检
湿热体质者形体偏胖或偏瘦;平素面垢油光,面部特别是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同时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其他表现还有。
牙齿较黄,牙龈较红。
脘闷腹满,恶心厌食。
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
易倦怠,性情急躁,易发怒等。
舌苔偏红或黄腻,脉象多见滑数。
形体偏胖或消瘦,肢体沉重,体味较大。
面色发黄、发暗且油腻,多有痤疮、粉刺。
大便燥结或黏腻不爽,异味大,小便短赤。
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色黄、量多,外阴异味较大、瘙痒。
饮食要点
湿热体质人可多吃些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胡萝卜、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口蘑、鸭蛋等。另外,也应多食具有清理胃肠湿热功效的低脂肪、高纤维、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荠菜、韭菜、芹菜、菠菜、香椿等气味香醇之物。
体质自检
痰湿体质是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黏滞重浊导致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所致。所以,痰湿体质者多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松软。其他表现如下。
眼袋微浮。
脉濡而滑。
肠胃不适,多汗且黏。
口中黏腻,痰多,口唇色淡。
性格偏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小便不多或微浑。
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
体形肥胖、沉重,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水肿。
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食量大。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或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困倦,伴有胸闷、关节酸痛、肌肤麻木。
饮食要点
痰湿体质者可以多吃扁豆、冬瓜、白萝卜、辣椒、大蒜、大葱、生姜、洋葱、玉米、粳米、小米、豇豆、荔枝、柠檬、樱桃等温补肠胃、燥湿化痰的食物来进行调理。同时应该忌食鸭肉、蚌肉、石榴、李子、柿子、柚子等甜、黏、油腻的食物。
体质自检
血瘀体质者大多肤色晦暗,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并且以瘦人居多。特别是血瘀体质的女性经血中常有较多凝结的黑色血块,常发痛经、闭经。其他表现还有。
易脱发。
眼眶暗黑,上下眼睑呈紫黑色。
易烦躁,健忘,失眠多梦,神经衰弱。
口唇色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牙龈易出血。
肌肤粗糙干燥、灰暗无光泽,有皮屑,肤色晦暗,色素沉着,易出现瘀斑。
不耐受寒邪,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经;身体疼痛如针刺等。
血瘀体质的女性生理期容易出现痛经症状,所以在饮食上应多加注意调养。
饮食要点
血瘀体质者多见于生活在南方的人群,并且以女性多见。该体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血液运行不畅,故血瘀体质者宜用行气、活血的食物来疏通气血,从而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如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白萝卜、大蒜、生姜、醋、桂皮、黄酒、银杏、玫瑰花茶、红糖、茉莉花茶、柠檬、柚子等行气活血的食物。尽量少吃肥肉、蚕豆、栗子、奶油、巧克力等食物。
体质自检
气郁体质,顾名思义就是长期气机郁滞而形成的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的状态。一般来说,除了先天遗传,长期压力过大、思虑过度是造成这种体质的普遍原因。而突发的精神刺激,比如亲人去世、受到惊吓等也会诱发,而且这种体质者往往在受到刺激之后记忆力会明显减退,变得健忘。其他具体表现还有。
舌淡红,苔白,脉弦。
体内气机郁滞,善太息(主要是肝胆疾病,长呼吸。)
腹痛肠鸣,大便泄痢不爽。
生病时易胸肋胀痛或窜痛。
形体通常消瘦或偏胖,以瘦者为多。
咽中梗阻如有异物,颈项瘿瘤。
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嗳气。
有时乳房及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性格内向,急躁易怒,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敏感多虑等。
饮食要点
“气郁在先、郁滞为本”是气郁体质的实质,故疏通气机为气郁体质者的进补原则。这种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多吃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
体质自检
特禀体质是九种体质中最“敏感”、最“娇宠”的体质。特禀体质者多是遗传所致。具体表现有如下。
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过敏原适应能力较差,易引发旧病发作。
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
皮肤常因过敏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皮肤常一抓就红,并有抓痕。
饮食要点
特禀体质者在饮食上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如可以多吃一些冬瓜、黄瓜、丝瓜、白菜、油菜、西红柿、茄子、香菇、金针菇、莲藕、西瓜、柿子、樱桃、葡萄等食物来进行调养。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下面两类食物:
易致过敏加重的食物:鱼、虾、蟹、牛肉、鸡肉、羊肉等。
能引起瘙痒或耗阴助阳的食物:浓茶、烟、生姜、葱、蒜、花椒等。
平和体质也就是一般健康人的体质状态。用中医的观点来说就是阴阳平衡,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于先天禀赋良好并且后天调养得当的人。
平和体质者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也就是适合饮食调理而不适合药物补养,因为药物的偏性毕竟强于食物。此外,吃饭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能太冷也不能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吃油甘厚味和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