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我的孩子是什么“色”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色彩。每一个父母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身份”。不管性格有多少特征,如何复杂,其实都有一个核心性格或核心心理,掌握了这个核心心理,你就能立刻判断出你的孩子是什么“色”。

“好玩”的红色小孩:不好玩,我不玩了

红色性格的小孩热情开朗、积极乐观、幽默风趣、喜欢交友、善于表达、喜欢热闹、热衷新鲜、爱开玩笑甚至爱恶作剧,这一切性格特点都归结于红色小孩的核心心理特征“好玩”,而这样的性格也使红色小孩变成了一个好玩、有趣的人。

爱说、爱动、爱玩、爱笑、爱闹、爱恶作剧……这是红色小孩的性格特征,但这些性格特征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什么?就是好玩。父母想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属于红色性格?只需把握红色小孩的性格核心——“好玩”。

好玩有两个意思,一是“有意思”。红色小孩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在意的是过程是不是有意思。老师讲课是否有意思,学习是否有意思,这个游戏是否有意思……有意思的事情他们就愿意去做,而没意思的事情他们就会缺乏兴致。而他们判断有意思的标准则是是否热闹、新鲜、刺激,自己在做这件事情时是否能赢得他人的关注或夸奖。二是“爱玩”。所有的小孩都爱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红、蓝、黄、绿、褐、白几种性格的小孩中,红色性格是最爱玩的,因为玩耍的过程对小孩来说是最有意思的。也正是因为爱玩,所以红色小孩相对于其他性格的孩子来说,比较容易坐不住、无法专注、自控力较弱。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好奇心比较强,比较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

红色小孩无论说话、学习、玩耍都追求好玩儿,以此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和引得他人的注意,这使得红色小孩活泼、灵活、聪明,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一旦他们觉得这件事情不好玩了,他们就会拒绝这件事。

有一天,父亲招呼自己的儿子小红一块下棋:“宝贝儿,来,和爸爸一起下棋。”

“下棋,我最喜欢了。”小红蹦蹦跳跳地过来了。

摆好了棋子,父子俩开始对垒。第一局,爸爸有点放水,小红赢了。他兴奋地叫道:“哦,我赢咯,我赢咯!”

“宝贝儿,你真棒,把爸爸都赢了。”爸爸夸奖道。

“嘿嘿,爸爸,你现在知道了吧,我下棋很厉害的,不信再来一盘!”

第二盘开始了,这次爸爸没再让他,结果,小红输了。他脸色有点不高兴,不服气地说道:“我刚才没有认真下,再来!”

但第三盘小红又输了,他脸色难看起来:“再来一盘,这次我肯定赢!”

但是,第四盘小红又输了。这次他坐不住了,“呼啦”一声,他把棋子推了一地,棋子散落得到处都是。“不好玩,不玩了。”他起身就走。

爸爸生气了:“不玩就不玩,干吗把棋子弄得满地都是?”

“嘿嘿!”小红转身朝爸爸嬉笑两声,得意地跑开了。

每个小孩在下棋的时候几乎都想赢,但想赢的动机不同。红色小孩想赢,是因为他觉得赢了才好玩,不仅能证明他下棋很厉害之外,更重要的是赢了别人才会夸他聪明,而输了他觉得没意思、没面子。他渴望的不仅仅是赢,而是别人对他的夸奖和关注。他认为这样下棋才是好玩的。他并不关心自己的棋艺如何,也不会认真学习和提高棋艺,只在乎在做这件事情时他的内心是否觉得有意思。

所以,在一连串的输棋之后,他会迅速觉得没意思、不好玩了,随之就是不想下棋了。而在最后一刻,红色小孩还会把棋盘“呼啦”了。为什么会有这个举动?是因为红色小孩喜欢搞小破坏。循规蹈矩、老老实实不是红色小孩的天性,打破规则,甚至搞点破坏他们才觉得好玩,看到他人因为自己的小破坏着急、慌乱、生气,他们会觉得特别好玩。这是红色小孩做许多事情的内心出发点。

有一些婴儿非常喜欢做这样的一个举动:把大人递到他们手里的玩具扔到地上,等大人捡起来递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会再次把玩具扔到地上,然后看着大人再次去捡……如此反复,他们会觉得特别开心。如果大人因此做出嗔怪、生气的样子,他们会更开心。那么这个婴儿一定是红色性格的孩子。红色性格的小孩就是这样,在他们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已经把“好玩”当成了他们的人生乐趣。

这样的性格也造成了另外一个结果:红色性格的小孩也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人,他们爱开玩笑,幽默、风趣、活泼,是个天生会活跃气氛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你不会觉得寂寞、无聊、乏味,因此,他们很容易交到很多朋友。这一切都是因为红色小孩“好玩”的心理所致。

也许红色小孩的很多举动你无法理解,但如果你理解了他们性格背后的真实心理,你也就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了。

“敏感”的蓝色小孩:受伤了,我要躲起来

蓝色性格小孩心思细腻、腼腆害羞、紧张较真、忧郁爱哭、不苟言笑、不易接近、总喜欢一个人待着……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敏感”的内心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而受伤的时候他们喜欢躲起来。

爱静、爱想、爱哭、爱忧郁、难过时喜欢一个人待着……看到这些形容词,就知道这个小孩是蓝色性格,只是,蓝色小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原因就是——他太“敏感”了,以至于那么容易受伤,而受伤的时候又总喜欢躲起来一个人舔舐伤口。

何谓敏感?就是指感觉敏锐,对外界的人、事、物反应非常快。

敏感本身无所谓好坏,就看用在哪里,有多敏感。如果用在学习上,蓝色小孩能迅速领悟老师在讲什么,会对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知识有很强的感悟能力,这让许多蓝色性格的小孩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如果用在和他人相处上,蓝色小孩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传递的信息,从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这些时候,敏感都是很大的优点。

但是,在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时,蓝色小孩的敏感就让自己成为一个很容易受伤的人。敏感,通俗的解释就是容易往心里去。好事往心里去当然好,但坏事往心里去就容易不开心。

比如听到别人的负面评价时。面对批评谁都会不开心,但别的小孩也许听听就过了,不会特别在意,但蓝色小孩就会想很多:“我真的做得不好吗?我是不是很差?他是不是不喜欢我?”就连他人没有批评出来的潜台词他们也会琢磨半天。蓝色小孩不爱沟通,只爱独自琢磨,结果就越想越不开心。

而面对一件失败的事情时,蓝色小孩也会有受伤的感觉。哪怕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哪怕没有人因为这件事而批评他,他也依然会有自尊心受挫而受伤的感觉。因为他认为失败就是这个世界对他无声的批评,而他敏感的内心已经捕捉到这种批评了。

考试结束了,小蓝拿着成绩单回到了家,全班第五名,成绩不算很好但也很不错了,但小蓝内心很忐忑:“爸爸妈妈会表扬我还是批评我呢?爸爸说,如果考得好,今天会做好吃的,他们会给我做好吃的吗?”

爸爸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做饭,小蓝把成绩单给爸爸妈妈看了一眼,爸爸说道:“还行。哦,赶快准备一下马上吃饭,待会儿爸爸还有事要出去。”

“哦。”小蓝连忙去摆碗筷,心里却琢磨,“爸爸说还行是什么意思,是说我考得好呢还是考得不好?”

很快饭菜上桌了,小蓝一看,只有简单的两个菜,哪有什么好吃的。“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我考得不好,所以就没有好吃的吗?”

这么一想,小蓝心里难过极了,饭也吃不下去了,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爸爸妈妈却和平常一样,并没有生气的样子。爸爸吃得很快,三口两口就把饭吃完了,然后就匆匆忙忙出门了。妈妈去厨房洗碗了,小蓝的心情更糟糕了,她一个人躲在阳台上,蹲在地上暗自啜泣。这时,妈妈听到了她的哭泣声,连忙跑了过来:“小蓝,为什么哭啊,怎么了?”

“没什么?”小蓝把脸扭到一边,不理妈妈。

“是爸爸妈妈哪里做得不好吗?快告诉妈妈。”妈妈急切地问道。

“和你们没关系,是我做得不好,你走开,别理我!”小蓝一边哭一边推妈妈。

妈妈一脸无奈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就是蓝色小孩,从头至尾爸爸妈妈都没有批评他一句,伤心都是她“想”出来的。她觉得爸爸妈妈没有表扬她就是在批评她,没有给她做好吃的就是“无声的谴责”,这种无声的批评比大声的斥责更让她伤心。这真让人不可思议!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另一个小孩身上也许什么事情都没有,可是发生在了蓝色小孩身上,就会让他如此伤心。这足以向我们证明,蓝色小孩是多么敏感。

而敏感的蓝色小孩不会主动向父母倾诉内心的伤痛和寻求父母的安慰,而是喜欢一个人躲起来,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偷偷哭泣,如果这时候父母前去安慰他们,他们不但不接受,还会恼怒、更伤心。这时候,他们的“敏感”依然在作祟。他们觉得父母的安慰是对他们的可怜和同情,而且,被别人看到自己内心的“脆弱”,这多难堪啊,犹如赤裸裸地站在别人面前一样。

蓝色小孩的敏感有时真的是太可怕了。可是,不敏感就不是蓝色小孩,敏感就像镶嵌在他们的灵魂中一样,让他们变得优秀,也让他们变得这么容易受伤害。而且,他们还不愿意告诉别人他们受到了伤害。所以,虽然林志颖故作忧郁地唱着“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不是蓝色小孩,这只是红色小孩在撒娇,在索取他人的安慰。而真正的蓝色小孩在受伤的时候,只会在心里唱着:“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受伤害,到底我又做错了什么……”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蓝色小孩了吧。

“不服输”的黄色小孩:再来一次

黄色小孩坚强、不惧失败、越挫越勇、敢于挑战、做什么都要成为第一名,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的“不服输”精神。不服输精神使黄色小孩更容易成功,但也使他们无法面对最终的失败。

能承受挫折与打击,不承认自己会失败,永远都不会放弃,认为没有什么困难是自己战胜不了的,黄色小孩身上的这些特征都可以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不服输”。没错,如果你想一眼就判断出你的孩子是不是黄色性格,很简单,就看他是如何面对输赢的。

如果他输了就觉得不好玩了并马上逃之夭夭,那他是红色小孩;如果他输了后脸上装作若无其事实则郁郁寡欢,那他就是蓝色小孩;如果他输了也无所谓,你让他陪你玩多久他就陪你玩多久,那他就是绿色小孩;如果他输了之后一点都不服气,不停地要求“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的时候,那他就是黄色小孩。

黄色小孩的性格核心就是好胜心强,永远不服输。

黄色小孩不服输的心理动因是什么呢?永远觉得自己是“number one”。“我才是最后的第一名,我才是最棒的、最厉害的,你们怎么可能赢我?就算我输了,那也是暂时的,我早晚会赢你的。你别想赢了我就跑,没有人在我面前可以是胜利者的姿态,胜利者只能是我。”黄色小孩的内心宣言非常霸气,示弱、放弃、承认失败?黄色小孩从来不会。

同样是下棋的例子,我们看看黄色小孩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父亲招呼儿子小黄一块下棋:“宝贝儿,来,和爸爸一起下棋。”

“好!”小黄大步走到爸爸面前。

父子俩摆好棋子,开始对垒。第一局,爸爸并没有拼尽全力,小黄赢了。他很不高兴地说:“爸爸,你怎么可以让我,这不是小瞧我吗?”

“宝贝儿,爸爸下棋比你经验丰富,不让着你不公平。”

“不用,爸爸,输赢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你不用让着我,我也很厉害的。”

“好!那这次你可要小心了。”爸爸说道。

“来吧。”

第二盘开始了,这次爸爸果然没再放水,结果,小黄真的输了。小黄脸上毫无表情,说道:“再来一盘!”

但第三盘小黄又输了,他依然面无表情,并没有因两次输棋而有丝毫的不高兴,只是说道:“爸爸,再来一盘!”

但是,第四盘小黄又输了。爸爸说道:“算了,今天就下到这里吧。”说完准备起身离开。

“诶,爸爸,怎么可以算了呢?比赛才刚刚开始,我早晚会赢你的,继续下。”小黄说道。

“还要下?”爸爸怀疑地说道。

“要下,继续!”小黄的口气不容置疑。

“好吧。”爸爸又坐了下来,但是,一盘又一盘,小黄一直输,一直输……但是,他没有结束下棋的意思,一直下到天都黑了,小黄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棋子,爸爸累得腰酸背疼,心想终于可以休息了,谁知小黄说道:“爸爸,我们先吃晚饭,吃过晚饭后继续下!”

“啊?”爸爸张大了嘴巴。

看到小黄的不服输精神是多么强烈了吧。输除了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之外,不会带给他们任何负面的感受。他不会像红色小孩那样输了就觉得没意思、不好玩,他下棋本来就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赢。他也会努力提高棋艺,但提高棋艺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下棋,也不是为了享受下棋的过程,而是为了赢。

“赢”是黄色小孩做一件事情的动机,也是他们的目的,这个目的如果没有实现,他们就一直不会放弃。所以小黄才会一次又一次地跟爸爸说:“再来一次!再来一次!”黄色小孩的不服输精神还表现在他们在所有的事情上面都想赢,在所有的人面前都想赢,哪怕是下棋这么小小的一件事,哪怕是在爸爸面前,他们也不能输。

黄色小孩的不服输精神使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有越挫越勇的勇气,他们是最容易做成一件事的小孩,也是最容易成为“number one”的那个小孩,但这也使他们成为了最霸道的小孩,别人会因为他们过于强烈的好胜心感到不舒服:凭什么你就非要赢?凭什么只能你是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被你压制?在和黄色小孩相处的过程中,别人总感到有莫大的压力,因此想要躲开他们,这对黄色小孩的人际交往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使黄色小孩无法面对“最终”的失败,因为再强大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到那时,他们会因为性格中缺乏柔软而接受不了失败,因而会感到更加痛苦。

所以,黄色小孩往往成在“不服输”,但最终也会败在“不服输”。

“安于现状”的绿色小孩:无所谓了

绿色小孩生性淡泊、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无欲无求,所以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无所谓让他们的内心感到平和、快乐,也让他们对自己没什么要求,而这最终导致他们过于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

每一种性格的小孩都有一些自己的口头禅,绿色小孩的口头禅就是:“无所谓。”你问他们吃什么,他们会回答:“无所谓啊,吃什么都行。”你问他们买哪件衣服,他们会回答:“无所谓了,你说哪件就哪件。”如果他们考试没考好,你问他难过不难过,他也会说:“无所谓了,反正也不是很差。”哪怕你抢了他们的东西,他们也会说:“无所谓,抢了就抢了吧。”绿色小孩的“无所谓精神”无所不在,好像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让他们在乎的。

没错,绿色小孩就是不喜欢选择、不喜欢做决定、不喜欢改变、不喜欢和别人争夺,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愿意因为追求进步而把自己弄得很累,为了让自己整个人都很舒服,他们对一切都无所谓。这种“无所谓精神”会让和他们相处的人也觉得很舒服,因为他不挑剔、不较真、不会给他人造成压力,但是无所谓精神又会使绿色小孩无法进步,因为他们对进步和退步、成功和失败、输和赢都无所谓。

如果说黄色小孩的“不服输精神”会让他们不停进步,那么绿色小孩的“无所谓精神”就只会让他们停留在原地,于是绿色小孩就变成了最安于现状的小孩。

小绿一边吃饭一边和妈妈聊天:“妈妈,今天课间玩耍的时候同学们抢我的帽子玩,都把我帽子弄到地上踩脏了。”

“啊?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呢?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你吗?”妈妈愤愤不平地说。

“哎呀,无所谓了妈妈,他们和我闹着玩的,我也没什么损失。”

“儿子,你就是这样,太好说话。”

“嘿嘿。”小绿乐呵呵地笑笑,并不和妈妈顶嘴。

妈妈又说道:“儿子,在学习上你可要抓紧了,你学习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你难道不着急吗?”

“学习呀,妈妈,无所谓了,我们班那么多同学,我现在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上游,已经相当不错了。”

“中上游你就满足了吗?你不知道不进则退吗?什么时候你也考个前几名给我看看。”

“妈妈,全班那么多同学,不可能谁都在前几名吧,总要有人靠前,有人靠后。”

“那你就不能靠前一次?”

“我……妈妈,知足常乐多好。”小绿的理由真不少。

“什么知足常乐,你这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妈妈,安于现状如果可以很快乐,为什么不安于现状?”别看小绿不爱和妈妈顶嘴,可是真要想说服妈妈,他还真有他的一套。

妈妈面对儿子“强大的逻辑”一时有点哑口无言。

如果安于现状可以很快乐,为什么不可以安于现状?这就是绿色小孩内心的平衡点。其实任何一种小孩的性格都是一种自我平衡,他找到这种平衡了,感到舒服了,他就会自动选择并停留在这种性格上。

性格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基因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带给他的影响,还有他内心的倾向,这种内心的倾向就是自我感觉:我就觉得安于现状我很舒服,那么我就安于现状好了。如果换成黄色小孩,你让他安于现状他会很痛苦。所以性格就是让自己快乐、舒服或者安全的一种方式。谁也不愿意离开快乐、舒服和安全的地带,所以谁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性格。

哪怕是如此好说话的绿色小孩,他既然对什么都无所谓,那么他对自己的性格也无所谓:为什么要改变呢?我这样就很好啊。所以好说话的绿色小孩是最难改变自己的性格的。其他几种性格的小孩都有不同程度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缺点,而绿色小孩对什么都无所谓——无欲无求,因此他们也不需要改变自己。所以安于现状就成了绿色小孩大多时候的状态。

但是,绿色小孩特别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他们虽然不是很在乎自己,但他们很在乎别人,这也算是绿色小孩的一个欲望吧。当他们觉得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别人带来麻烦的时候,他们也会改变自己。比如学习成绩不好让父母不高兴了,太懦弱受到欺负让妈妈伤心了,这个时候他们为了别人也会改变自己。所以,虽说性格难以改变,但每一个小孩为了适应身边的人和环境,都会适度地去改变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性格是可以改善、可以塑造、可以培养并可以不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而拥有“无所谓精神”的绿色小孩因为这种性格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也因为这种性格而导致自己总是无法进步。

“纠结”的褐色小孩:我有点复杂

都认为小孩是简单的,但褐色小孩却被贴上了“复杂”的标签,他们时而这样,时而那样,让别人看不清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在多个自我之间纠结,不知道该坚持哪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欲望是什么。

当其他小孩都顺利地在“红蓝黄绿的世界”领取到自己的性格色彩名片时,褐色小孩却在纠结:哪一张才是我的名片?他们纠结并非是因为这里没有他们的名片,而是每一张都像是他们的名片,因此他们不知道该领取哪一张,他们在想:“也许每一张都是我的名片。”

褐色小孩就是这样,他们的性格有点复杂。

我们以为小孩未成年,性格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但事实上是,小孩虽然年龄小,也已经受到许多人、事、物和环境的影响,而且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东西很多、很广,非常容易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因而他们的性格不可能都是那么单纯。如褐色小孩,他们的性格可能是红色和黄色两种性格的组合,也可能是红色、蓝色和绿色三种性格的组合。

褐色小孩的复杂性格是怎么来的?一是来自于家庭成员,二是来自于环境。

如果父母的性格不一样,但孩子同时遗传了父母的性格,后天又受到父母性格的影响,或者父母的教育观念不同,孩子同时接受了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或者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受到了不同的教育和熏陶,为了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改变和变换自己的性格,最终导致他们的性格变得多元。

但是,褐色小孩的性格虽然有些复杂,但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他们可以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来随时调整自己,他们对人、事、物能够做出很快地判断,他们的灵活性会比较好,因此有时候看起来他们比其他纯色性格的小孩更成熟,但是同时也会变得比较圆滑。

妈妈要出差几天,家里就剩下了小航和爸爸,妈妈非常不放心,对小航的爸爸说:“平时都是我带他,我对他宽容惯了,所以他在我面前是有恃无恐,作天作地,现在你和他在家,不知道你能不能搞得定他。”

“你放心吧,我有办法收拾他,我不会像你那样那么纵容他。”小航的爸爸说。

“也好,你和他相处几天,也让他收敛一下自己的性格,但是也别太严格了,小心把孩子吓着。”

“你放心吧,我有分寸。”

妈妈走了,家里就剩下了小航的爸爸。小航开始在心里盘算:“爸爸可不是妈妈,没有那么好说话,我可不想挨骂、挨打,所以我得表现乖一点。”

几天之后,妈妈回来了,问小航的爸爸:“小航表现怎么样?”

“怎么样?和你说得完全不一样。儿子乖得很,没哭也没闹过,吃饭、睡觉、做作业都很自觉,没有一样让我操心的,你说的那些坏毛病我一样也没看到。

看来,儿子性格挺温顺的,完全不像你说的那样。”

“是吗?儿子怎么这么好啊,这么配合你,在我面前怎么像个无赖呢。”

“这说明儿子的性格也可以有很多面,我听老师说,儿子在学校表现也挺好的,你经常说儿子特别懒,在家什么都不干,可老师说他在学校很勤快,经常帮助同学们做这做那。”

“看来,儿子性格也挺圆滑的,唉,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

复杂、成熟、圆滑、多变,这是很多人对褐色小孩的印象。他们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性格或处理问题的方法:妈妈能接受我的胡闹,那我就任性一些;爸爸不能接受,我就乖一些。如果这件事比较重要,我就坚持;如果这件事微不足道,那么我就妥协。他们接受了多套处理事情的方法。

但是,这样的状态时间久了,会造成一种什么结果?就是褐色小孩也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性格?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不但他们不知道,别人也无法判断,因为他们在不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样子,甚至在同一个人面前也会因为不同的事情有不一样的表现。

所以,褐色小孩没有自己的坚持,不像红色小孩的坚持就是要快乐,蓝色小孩的坚持就是要完美,黄色小孩的坚持就是要成功,绿色小孩的坚持就是要知足。没有。所以,褐色小孩最终迷失了,他们没有自己的方向。

这当然是有点痛苦的。但每一个人都得承受自己的性格为自己带来的一切。

褐色小孩的好与坏还表现在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比其他小孩拥有更多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可能将多种性格的优点集中在一起,也可能将多种性格的缺点集中在一起,所以他们可能会比纯色性格的小孩更优秀,也可能比纯色性格的小孩更平庸。而众多的优点和缺点交织在一起,又使褐色小孩看起来更复杂。

总之,复杂就是褐色小孩的特色。褐色小孩如果想变得不纠结、不迷失,就必须认真地面对自己,由表及里去了解自己,是接受自己的多重性格,还是找到自己最初的那个纯色性格,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而这,也需要父母的帮助。

“没有性格”的白色小孩:我是谁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不管他知不知道自己性格的颜色,他都有自己的颜色,那么他就能活出自我。但是白色小孩却没有自己性格的颜色,他们犹如出生不久的婴儿,性格是模糊的,因而他们也无从知道“我是谁?”。

谁会问“我是谁”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以为是褐色小孩,因为他迷失了,所以不知道“我是谁”。但其实,另外一类小孩更需要问一问“我是谁”,这就是白色小孩。如果说褐色小孩是因为性格复杂而不知道“我是谁”,那么白色小孩则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性格而不知道“我是谁”。讲得更清楚一点,褐色小孩需要问的应该是“谁是我”,而白色小孩需要问的才是“我是谁”。

但褐色小孩和白色小孩都是无法找到自己清晰定位的人,大家都捉摸不透他们的性格是什么,一个是性格太多看不清,另一个是没有性格看不到。

白色小孩身上没有某一种性格的明显特征,他们的整个状态是模糊的、糊涂的、混沌的,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稳定的、清晰的性格特质,所以大家无法判断他是红色、蓝色、黄色、绿色、褐色的哪一种。

例如,他们没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没有自己的喜好,没有太多的乐趣,也没有什么烦恼;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事情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和步骤,胡子眉毛一把抓;他们对交朋友不是很感兴趣,也不懂得和小朋友们互动,因此也没有要好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喜欢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在的世界不关注;他们比较幼稚,你若就一件事情问他们的看法,他们永远没有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学习也很一般,对学习好坏也不是很在意;他们不会积极主动追求什么,就连自己的事情也等待着父母帮他们做,更不懂什么是责任和义务。

他们身上有一些红色小孩、蓝色小孩和绿色小孩身上的缺点,但又不全是,所以我们没办法判断他们的性格是什么,就连白色小孩的父母都无法说清楚他们是什么性格的。

小冉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电视里正在讨论关于性格的问题,小冉突然问妈妈:“妈妈,什么是性格?”

“性格啊……”妈妈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于是说道,“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你现在不需要了解,长大自然就知道了。”

“哦,那我是什么性格?”小冉又问道。

“这……”妈妈又被问住了,女儿是什么性格,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电视里那个性格专家说的那几种性格,好像女儿都不是。

于是,她又搪塞道:“这个问题你也不需要知道,反正不知道你的性格,也不影响你的生活。”

“哦。”女儿似懂非懂,不吭声了。

妈妈庆幸,还好,女儿不是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对好多事情也不是很好奇。可是,女儿是什么性格呢?妈妈陷入了思索。为什么女儿不属于任何一种性格呢?不过,她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女儿在她的照顾下能够生活得非常好。

妈妈说不出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性格,首先是缺乏对性格的认识,其次是女儿本身就没有性格,她在女儿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种性格的特征,因而无法判断。

但为什么小冉会没有性格呢?其实在妈妈的话里能找到一些端倪。当女儿问妈妈问题时,妈妈总是回答你不需要知道这个,不需要知道那个,只要妈妈把你照顾好了就行。这给我们了两个信息:第一,她没有向女儿传输知识的习惯,这阻碍了女儿追求知识的欲望,以后女儿对学习新知识就不再有什么兴趣,这必将使女儿因为知识缺乏而变得幼稚;第二,妈妈认为她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说明这是个比较溺爱孩子的父母,而这个孩子也必然是个依赖型的孩子。那么,有了一个这样的妈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幼稚、迟钝、长不大的孩子。

这也揭示了白色小孩没有性格的原因,父母的过于溺爱和大包大揽,使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独立承担责任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必将长不大,也没有机会形成或发展自己的性格。

没有自己的性格可怕不可怕?当然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可怕,但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成长的迟缓必将影响他长大的步伐,如果父母的溺爱一直持续下去,那他们的长不大必将一直延续,那么到了青年、成年以后,也许会对工作,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一个长不大的“混沌”的人,如何在社会上很好的生存?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承受挫折的心理、没有责任心,面对一切问题都将无所适从。

所以,没有性格的白色小孩不仅是不知道“我是谁”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明天的问题。不过还好,一切还来得及,虽然比其他小孩晚了一些,但毕竟还是童年,只要父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放开手去培养和塑造,放开手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性格,白色小孩一样可以拥有自己性格的颜色。 FS+8ac6VgnUrwliAgfoDOvZmOoHkBuLz+3S+qN1JtOog+1fcGJHv8yl1oIzoc/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