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唐朝柳宗元的文章《种树郭橐驼传》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郭橐驼很会种树,凡他种植或迁移的树木,都长得高大茂盛。如若是果树,则所结的果又早又多。别人暗中观察效仿,却总是相差甚远。

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不能使树木长得更快或活得更久,也没有使它的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办法,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展现它自身的习性罢了。种树时,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并且注意使树根舒展,培土平均,捣土结实。这样做好后,就不要再动。不要再担心它,也不要再妨害它的生长。有人种树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生土;培土不是过紧就是太松。或者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摇晃树干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但实际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但实际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闺女出生不久的一件事。

闺女从出生起,白天就不爱睡觉,而且必须抱着才能安然惬意。

有一天,好不容易把她哄睡着放在小床上,我和妈妈在外屋聊天。不知不觉过了两小时,才发现屋里一直没有动静。我忽然担心起来,急忙进屋查看,原来她依然安静地睡着,于是我悄悄掩上门出来。但是没过多久,我又进去,还试了试她的呼吸。就这样,闺女在我第四次进去时终于醒了,我又后悔不该打扰她难得的好眠。

作为父母,面对娇小柔弱的孩子,我们总是怀着担忧、焦虑、惴惴不安的心情。我们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幸福、喜乐,并且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却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给他这一切。

每个孩子对于父母,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由此产生迷惘与忧虑在所难免。但是,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忧心忡忡之中,还不如提前了解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平心静气地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顺其自然,对孩子不必过于强求。这样,家庭才能更幸福,孩子才能更快乐。

在工业安全领域有一个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我觉得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

很多父母之所以关注家教理念、反思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希望改善亲子关系,都是源于在孩子身上已经发生了难以接受的表现、不能容忍的行为,甚至无法挽回的后果。但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无数次的表现和征兆,只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工业安全领域,避免严重事故需要好的技术、规章,以及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而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需要父母学习家教知识、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用心观察和耐心陪伴,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及时引导,防微杜渐。

闺女上大学后很少回家,因此我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去看她,并带些她需要的东西。有一次我们按惯例道别后各自离开,但当我坐在尚未启动的车里看着她径直远去时,心里不禁浮出一丝不舒服的感觉。

回家后我给她发了一条信息:“与师长见面后,要送他们离开,或等他们离开后再走,这是礼貌的表现。这件事,以前没有告诉过你,是我的疏忽。以后我如果还想到什么,会及时告诉你的。”

孩子对于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父母。如果孩子在某方面出现了问题,不是因为父母本身没有做好,就是因为父母没有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从某个角度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父母如果不能经常陪伴在他的身边,不能细致地观察他的行为,就不能及时给予必要的关心、提醒和干预,有些问题积累的时间久了,必然会演变成不可逆转的大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人因事而异,但不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就是父母的失职了。

回顾从闺女出生到今天的点点滴滴,她对于我仍旧是个谜。她向我描述身边的世界,有越来越多新鲜的内容;她向我倾诉内心的困惑,我也未必能够完全感受和体会。然而,由于同样的原因,她也是我的福。若没有她的带领,我可能没有机会如此认真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也没有动力如此努力地完善自己、重塑自己。

我们不会因为做了父母,就变得完美无缺,因为我们过去、今天和以后都不是完美的;我们也不会因为多吃了几年的干饭,就阅尽人间沧桑,因为我们只经历过自己的人生,只看到过一部分人生活的侧面。

所以,不必因为自己不是完美父母而内疚,也不必因为孩子不够完美而自责。只要我们用心陪伴在他的身边,只要做了该做的事,尽了该尽的力,在孩子眼里,我们就是最好的爸爸和妈妈!

李晶

2015年11月 1e3dAn6ZFHfseGM5cgyfdKXU183HGq/cUg7smXC1D6J+5g2M5HjaynSjpSXRZh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