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爱情这杯酒蹉跎了她的岁月,曾经的繁花盛开,豆蔻年华,那个阳光下飘逸灵动的女子,吃尽了相思苦,换来一盏孤灯下孤独的灵魂。当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还能有谁给她抚平这份难解的哀愁。

子安,李亿的字。

是这诗句里思念着的一个男子。

想要知道,是什么样的女子,在这样日夜不停地惦念一个男子。

这个女子,名叫鱼幼薇。幼薇生于唐武宗会昌二年,正值唐朝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期。盛世大唐,除却给了人们现世安稳的富足与繁荣外,更是滋养了一方诗词歌赋的天地,以至于这个女子五岁便可背得百篇诗章,六七岁便能作诗,聪颖灵慧不言而喻。

及至十二三岁,鱼家有女才华横溢的消息已然名动一时,引得人们纷纷赞誉。恐怕,对鱼家来讲,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这女儿最好的期待。从小就让她饱读诗书,想来是希望这女儿能识文断字,有所领悟,不为世间百般泥淖轻易沾染。

幼薇的父亲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在功名上始终未有斩获,对女儿的期待尤甚。及至后来,家道中落,随着他的过世,鱼幼薇与母亲流落于长安青楼娼家聚集之地,寻得一处谋生。

生且不易,何来活得轻松。

年纪尚幼的幼薇尚且不知,在这污浊之地她即将迎来生命中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他叫温庭筠。他的才华自大唐一路风行,行至今日,为后人所赞叹,他以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诗人。

与鱼幼薇一样,这是一个才思敏捷的男子。自小就聪敏,领悟力极好,又好学,耐得下苦心,钻研学习,他擅长诗词,“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如他这般,凡八叉手而八韵成,自他而始,也最终终结于他,这世间再无第二个。

名声誉响的才女鱼幼薇终于引得了这位一代才子的好奇。于是,在传说中的某一个午后,温庭筠专程寻访到了鱼幼薇。这是一场为才华的找寻吧。

人们总在期待一种来自心灵的响声,这声音不大却能訇然入怀,响彻心扉。于是,在一个低矮阴暗的普通院落,温庭筠得见传说中的小幼薇——小小年纪胸中便自有一番诗情的姑娘。

不必追,这不是一个才子与佳人的佳话,却是一个忘年交的真诚故事。温庭筠虽然才高八斗,相貌却不尽如人意,颇难为情。但,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大词人的到访,还是让幼微与母亲很受感动。

于是待温庭筠娓娓道来意图后,小幼薇欣然接受了这位年长的才子对自己的考验。即使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小小才童,也要亲身感受才能信服。于是便有了一则才子与神童的考诗故事流传人间。

温先生提词“江边柳”,时值春日,漫天飞舞的柳絮拂人面颊,轻扫额间,很有画意。

静静地等待,略略地沉思。鱼幼薇不负温庭筠远道而来的期望,在这个命题诗里,淡然地写道: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年纪不大,才情尽显,应该是不辜负温庭筠的专程探望吧,当鱼幼薇躬身将这诗赋托他面前时,他被眼前这个机敏灵慧的姑娘所折服。

于是,引得一番人间最美的佳话。温庭筠自此,常常出入鱼家,指点幼薇的诗作。大凡才华横溢者都更加爱才吧,这其中的心绪旁人无法体会,也没有机会再去盘问。只从温庭筠毫无保留的指导中就能得出一二,更何况,他不只要指点这小姑娘的诗作,还会时不时帮衬一下鱼家的生活。

如果能一直如此,那该有多好。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没多久,一纸调令,温庭筠要赴任湖北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一职,离开长安,远去千里。

温庭筠的到来,无疑给这个正处在成长期的少女播撒了一道暖阳,在这道阳光的照耀下她渐渐成长。

纵然不舍,终要离别,不误前程。

如果说,日日的相见带给鱼幼薇的定然不只是诗作上的长足进展,恐怕还有暗生的情愫。一个是历经世事的男人,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纵有情愫,亦有亲人般的依赖。于是,鱼幼薇在思念之时,便写下了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由秋及冬,鱼幼薇的字里行间满是思念之情。这样的诗信,权以慰藉失衡之心。而温庭筠始终淡然处之,不为所动。他更知道,对一个初长成的少女来说,更珍惜的应该是什么。

当温庭筠终于回转长安之时,已是两年之后,鱼幼薇已成长为大家闺秀,容颜娇丽,姿态美好。正值最好的年华,却依然待字闺中。

温庭筠是位善良的长者,他依然待鱼幼薇若亲人,扼住作怪的思绪,希望这姑娘能谋得一个良婿。

机会终于来了。

贵公子李亿赴京任职。在某日游览崇贞观时,偶见鱼幼薇的壁上题诗,大为仰慕,赞叹那诗间的满腹才情连男儿都不及。

终于得见鱼幼薇,恰是在温庭筠家里,看上去,这称得上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好姻缘,不管是老师温庭筠还是才思敏捷的鱼幼薇都不会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劫数。

温庭筠想,鱼幼薇能得一个好的归宿,于是欣欣然做月老牵了红线,这一对璧人,年华正好,才貌相配,虽然是做小妾,但毕竟是正经人家。

正值年轻气盛的李亿遇见清丽少女鱼幼薇,自然欣喜若狂。从观壁上好诗的仰慕到见到一个绝妙可人的才女,对李亿来说,心里萌芽的会是什么?

虚荣心必是有的,惊喜更是有的,金屋藏娇的念头想来更是蠢蠢欲动吧。所以,温先生一牵红线,他便应承了。一代大唐才女,美貌佳人,对他来说,恐怕分外有面子吧。

因为有了温庭筠的说合,原本对他心怀情意的鱼幼薇到底是个年轻女子,遇到年纪相仿的青年,自然心生爱慕,更何况这青年还一表人才,家世显赫。既然温先生始终只是一生为师,那终究嫁了才是出路。

一乘花轿,吹吹打打,一个姑娘成了新妇。鱼幼薇不再是名动京城的才女神童,而是李氏妻。一双璧人,花好月圆。李亿爱慕她才情十足,容颜美好;鱼幼薇爱他年轻有为,视她为知己。

这是一段鱼幼薇不能忘怀的时光,这时光可以用来铭记,鱼幼薇曾经用它来抵挡三年的飞短流长。

确实美好,但终不能长久。

李亿有原配妻子,且妻子心胸狭窄。自李亿京城赴任,足足一年,屡屡不归家,于是频频书信传来。

曾经的美满与恩爱,都随着李亿正妻的到来无法继续。身为正妻,身为有着良好家世的正妻,显然视美貌与才情并重的鱼幼薇为妖孽,自然要除之而后快。于是,当她抵达李亿为鱼幼薇置办的家宅时,便显示出了正妻的威严,对鱼幼薇一顿鞭笞。鱼幼薇很识大体,疼,她不说,难过,也不说,她以为,这样的忍让便能换来裴氏的体谅,终能安和。然而,事与愿违。

与疼痛的皮外伤相比,让她最难过的是李亿的无动于衷。这个男人在她耳边曾经不停地喃喃言爱,此刻却一声不吭,待正妻发威结束,便给了鱼玄机一纸休书。

并许诺,他日必将迎你回门。

此时的鱼幼薇经历世事无多,所接触的男子无外乎温庭筠这样善良的男子和李亿这般殷富之人,既然已经无法在曾经恩爱的居所生存下去,那就另觅生路吧。

于是,鱼幼薇被送至咸宜观。唐武宗时,大毁佛教却大兴道教,因而道观里的女子成了一道异样的风景,入观的女子数不胜数。

随之而来,便是,这世间不再有鱼幼薇,取而代之的是玄机,鱼玄机。

守着李亿的承诺,她便无怨地开始了等待,却不知,这一别,已经是永远。

此时的鱼玄机,也才不到20岁,却不得不继续一段不知何时才是边际的漫长清修,还好,此时的她,心里满是李郎子安。

多少日日夜夜,道观里的清冷都令她难眠,一日一日的凄清并不曾毁了她心里对未来的向往,且走,且盼,终有一日她将与子安再重逢。

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她唯一的方式便是把无数相思化作诗赋,点点滴滴入心,又滴滴点点入纸,寸寸相思苦,满是相思意。

于是,她不断地写下,子安,子安。“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聚散己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又有我们开头的这首诗,“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是多少的相思啊,忆君的一颗心,就像西江的水,一直流啊流啊流不停。

真不知道,这样的哀愁这个聪颖的女子点化为墨写了多少,一代才女就泡在了这一段相思里。她以为,只要坚持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殊不知,李亿远没有她一样的决心,更谈不上所谓勇气了。在裴氏的监管下,男子李亿终不敢造次,终于任凭鱼玄机日夜等待,空悲切,却没再与她相见。

有花时节知难遇,难遇的人却似乎早忘了与她的约定,迟迟未来;她久盼不至的李郎子安,终于负她而去。

这饱尝时日的相思,只能沿河而下,随意飘荡,就像她,盼不来的承诺散不了的相思。一个年华正好的女子,在最好的年华里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等待。

这时的鱼玄机尚不知道她所爱之人已然携妻远赴扬州为官去了,于是,尽把相思付笔墨。

得知朝思暮想的爱人已远赴扬州的消息,鱼玄机如遭五雷轰顶。自己的一腔情意付之东流,真情难换薄幸之心啊!从此,她看破红尘,及时行乐,对爱情不再幻想,走上了一条放荡不羁的人生之路。

不怕相思苦,只怕相思人不忆。 zgr/iYTNR0NkL1Nzt3rsNyJuW1VirbHIcsHWRptSriv9k7Dqw5z5bQufj4Ud/yi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