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变用钓饵的几种手法

钓鱼常常需要变用钓饵,由钓小饵变成钓大饵,钓软饵变成钓硬饵,钓素饵变成钓荤饵,钓静饵变成钓动饵,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变用这些钓饵,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现分述如后。

(一)钓小饵变钓大饵的手法

由钓小饵变成钓大饵,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个是水环境变化,一个是鱼情变化。水环境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钓浅水改钓深水,一种是由钓清水改钓浑水。由钓浅水改钓深水,水底的光线亮度会由明转暗,水越深,亮度越暗,鱼的视物力也会相应降低,为提高可见度,加大钓饵体积是通常做法。

问题是怎样来确定放大钓饵的比例,它与水深变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应该如何操作呢?其实,深水里加大钓饵与天气阴晴有关,在晴天明亮的光线下钓鱼,水深在三米左右,钓饵可以不加大或少许加大即可。如果改在阴天暗淡的光线下钓鱼(包括多云天),水深每增加一米,钓饵应按一定比例增大。

比方说,用一颗10毫米×10毫米的糠饼粒在一米左右的浅水里钓鱼,不需要加大钓饵可正常垂钓。如果将钓饵移到两米左右的水深之内,钓饵就应该加大至两颗10毫米×10毫米的糠饼粒(往钩上挂两颗)。三米水深应不少于三颗(往钩上挂三颗)等。

这种随着水深增加或放大钓饵的做法,是个人经验之为,主要解决钓饵在深水中的可见度问题,以保证在深水中能正常钓鱼。至于由钓清水改钓浑水,水的可见度会变得更模糊,即使在很浅的水里,鱼也会看不清钓饵,放大钓饵的比例不再以水深为依据,而是按所钓对象鱼个头大小来变更钓饵(具体做法可参看下面鱼情变化)。其中还应考虑钓饵的色泽变化,选用明饵亮饵以提高钓饵在浑水中的可见度,也与变用钓饵有关。因鱼情变化引起的钓小铒变成钓大饵,主要是指在同一水深、同一窝点上的变用钓饵。

比如钓500克左右的鱼,用10毫米×10毫米的糠饼作钓饵,钓饵的大小基本与鱼的个头相匹配,如果窝点上出现大鱼(可以通过观察水底鱼泡判断确认),此时就应考虑由钓小饵变成钓大饵,由钓单饵变成钓多饵。通常情况下钓饵比例与鱼的个头可以这样安排:钓1500克重的鱼体可挂2~3颗10毫米×10毫米糠饼粒,钓3000克重的鱼体可挂6~8颗糠饼粒,等等。

这样的挂饵做法,主要便于直观地说明钓饵体积增大比例范围,以便用灰面或其他粉饵作钓饵时,也可以按照这个比例放大钓饵,其中也包括诱钓合一的捏饵和串钓饵。值得注意的是:钓饵的直径大一倍,体积将是大8倍,不宜用直径来做描述钓饵变大的比值。

(二)钓软饵变钓硬饵的手法

由钓软饵变钓硬饵,有两个起因:一个是水深变化引起的,一个是小鱼闹窝引起的。用一款软饵在浅水里钓鱼,由于天气变化(如阴天转晴),需要从浅水改钓深水。

如果继续使用这款软饵去深水钓鱼,就可能出现异常,附着在钩上的饵料受水的冲刷,可能全部离钩,留下空钩沉底,鱼钓不上来。

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软饵中加入灰面等粉饵以提高饵料的黏性,保证饵料在下降时不被水冲刷分离;一种是直接改用颗粒饵等硬饵钓鱼。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因为深水底的可见度降低,往往需要移动钓饵诱鱼咬钩,如用颗粒饵等硬饵诱鱼,肯定不会有问题。

而用软饵逗鱼,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软饵的黏性相当好,挂在钩上是一个结实的灰面团或粉饵团,很难离钩散钩,但很难钓上鱼来;一种依然是黏度不够,提不了两下饵就会脱钩散饵,也不能钓鱼。由此可见,由浅水改钓深水(由一米水深改钓3~5米水深),一时不能掌握钓深水的软饵和饵技巧,就应该直接用颗粒饵等硬饵挂钩钓鱼,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至于小鱼闹窝的情况,用软饵作钓饵,就很难正常钓鱼,甚至将钓饵放至水底都很困难,在半途即被小鱼抢食一光,此时将软饵放大或缩小都是没有用的,唯一办法就是改钓硬饵或其他饵,尽量躲开小鱼的干扰。

(三)钓素饵变钓荤饵的手法

钓细鳞凶猛鱼主要用动物饵或动物粉饵,不存在荤素问题,但是钓粗鳞温驯鱼有素饵荤饵之分。

凡是杂食鱼,如鲫鱼、鲤鱼、鳊鱼等,既吃粮食、种子等素饵,也吃蚯蚓活蛆、小虫子之类动物饵。钓这些鱼,常常会出现用素饵并不一定能钓上它们,需要由钓素饵改钓荤饵。

这种偏饵现象是因两种变化引起的:一个是天气冷热变化,主要是季节变化引起的,一个是由喂养饵引起鱼的饮食结构变化。

季节变化表现春季和秋季的饮食变化,在春天的低温天气里,特别是经过长达数月的冬眠或半冬眠状态之后,鱼的体内需要补充大量脂肪和蛋白,鱼的饮食习惯会趋荤而不食素。又如晚秋的天气由温变寒,鱼必须在体内积蓄大量脂肪和蛋白准备过冬,鱼在此时也会出现吃荤食而不吃或少吃素饵的现象。

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由钓素饵变成钓荤饵,最典型表现在钓草鱼时。草鱼是草食鱼,钓草鱼要以素饵为主,但是在春秋两季的低温天气里,经常用蚯蚓也能很容易钓上草鱼。而在夏天,草鱼对蚯蚓是不会感兴趣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春荤夏素”、“冷荤热素”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喂养饵引起的素荤变化,也是比较常见的。如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鱼粉、虾粉之类饵料作喂养饵(如含鱼粉的颗粒饲料),形成鱼对荤饵依赖的饮食习惯。钓这样的鱼,就应该改用荤饵下钓。钓荤饵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钓粉饵荤饵,即在粮食粉饵中兑入鱼粉、虾粉之类动物粉饵钓鱼(兑入比例由鱼的轻重口味而定);一种是直接挂蚯蚓、活蛆、青虫之类动物饵钓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养殖户为了提高鱼的产量,会大量使用含有鱼粉、虾粉之类颗粒饵作喂养饵,构成鱼只吃颗粒荤饵、腥饵的习惯,就是用动物活饵,有时也钓不上鱼来。因此,我们外出钓鱼,最好将荤饵素饵都带上,以便对付可能出现的素荤变化。

(四)钓静饵变钓动饵的手法

在清水和比较好的养殖水中钓鱼,钓静饵(死饵)不是问题,可以不做移动钓饵的动作,利用钓饵的形状、气味诱鱼咬钩,是可以钓上鱼来的。如果将这种钓静饵的方法斟换到浑水或深水里钓鱼,显然会失去它的有效性。

在浑水和深水里,水的可见度大大降低,鱼在清水里能看得清的东西到这里会变得很模糊,甚至会失去影像,如果让钓饵沉在浑水和深水的水底不动,再加上饵的颜色又不够显目,鱼是会很难发现这些钓饵的,可能什么鱼也钓不上来。此时,就应由钓静饵变成钓动饵,由钓死饵变成钓活饵,即使钓饵已经按比例放大,也要尽量让钓饵在水体中动起来,并控制在一定速度之内(以不造成惊鱼为度)上下移动或前后左右移动。

钓饵在移动中会出现两种诱鱼效果:一是钓饵在移动中会产生水纹,能让鱼感觉到有东西;二是动饵会产生动感影像,能引起鱼的注意,主动咬钩。

由钓静饵变钓动饵,与饵的颜色有关,与饵的死活有关。用白色饵,如白灰面、白饭粒、饭团等作饵效果会优于灰色饵、棕色饵,如颗粒饲料等。用活蚯蚓、活蛆等活饵会比死蚯蚓、死蛆效果要好。

值得说明的是:有时窝子发了,反而钓不上鱼,此时就应考虑由钓静饵改钓动饵,让钓饵在水体中活动起来,以提高钓饵的可见度。窝子发了反而钓不上鱼,是鱼在窝子上把水搞浑了,一时看不清食物。 31EUMiDraQoOYcBjB5qYY5qJszeUkeH+tw+h5D8WxgBoasSjEuDF2QMApTGy8k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