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透视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形象有大小、高低、远近和长短之分(如下图所示)。这是由于方位和距离的不同在视觉上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使我们看到的物体形象与原来的实际状态相比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就是透视。

如图A所示,同样的课桌椅,越远处的体积越小,长方形的桌面也变成了梯形。

图A

同样宽的道路越远显得越窄,同样高的电线杆越远显得越矮,如图B所示。

图B

上述这些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这些变了形的视觉形象,表达了物象在整个空间的存在状况。

对任何一位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透视都是最重要的。无论从事美术、建筑还是设计工作,都必须掌握各种透视法则,因为它是一切作图的基础。

透视能帮助我们将真实的想象表现为图像,从而很好地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一个场景的设计构思是通过画面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而形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比例和方向都是建立在科学的透视规律基础之上的。所以,准确掌握各种透视法则是绘制好一幅动漫场景图的必备基础(右图和下图为绘制的动漫场景)。

俯视场景

该场景引自安倍吉俊的画集《垓层宫》

室外场景

室内场景

1.1.1 透视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近大远小”是透视的基本特征。

体积、外形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空间位置上的不同,其透视现象表现为近处的物体比较大,远处的物体变得比较小。

在左边这个立方体结构的透视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透视”的作用,虽然每个顶面与侧面在视觉上大小不同,但是我们仍然觉得这些立方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下图中一组长度相等、间距相同且互相平行排列的直立线段,每根线段的顶点和底点的光线反射到人的视点里形成一定的夹角。我们通过图例可以发现,∠asa1 大于∠bsb1, ∠bsb1 又大于∠csc1,∠csc1 又大于∠dsd1……因而线段aa1的透视大于线段bb1,线段bb1的透视又大于线段cc1,线段cc1的透视又大于线段dd1……由此可见,当等大的物体处于反射的光线夹角中时,离视点近的线段所形成的夹角大于离视点远的线段所形成的夹角。这种大小差异就是透视图形会产生“近大远小”现象的原理。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同样的房屋、电线杆,越远越矮,体积也越小,这就是透视中“近大远小”的特征。

透视的基本规律:在画面中不平行但实则相互平行的直线,透视消失到同一点。

一点透视

在画面中不平行的直线,透视延长后消失于一点,也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延伸到视平线中画者眼睛正对的一点,这个点叫作消失点。

两点透视

1.1.2 圆面透视的基本规律

在画面中相互平行的圆,无论远近都保持为圆形,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如左图所示)。

不论何种状态的圆形,只要先画出相应的方形透视状态,即可画出相同状态下的圆形透视。

圆形透视变形后其形状为椭圆形。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垂直的圆,其位置越接近视平线,透视缩形变化也越大(如右图所示)。

圆形透视变形后其形状为椭圆形。与地面和画面垂直的圆,其位置越接近视中线,透视缩形变化也越大(如左图所示)。 HFInAbzDQGuXeZAC4iV4Mks4qotBfSv1kZUwgR5jQtL81RzfDjmZcFQ+z3tMc2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