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栾栋

克服“单面人”生产和突破“块垒式”教学,探索宽基础、大口径、深层次培养通识通才的途径,是世界所有高校的重大难题,也是广东省建设文教大省不可回避的关隘之一。从2003年12月起,我们以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进行了集约性融通的尝试,一系列成果聚焦于“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2008年底,我们以此为题,获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一个融通人文学科的核心实践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拉开序幕。2012年底,该工程经省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审核,顺利通过验收,这一项“从无到有的创制”首战告捷。

何谓人文学?从学科脉络上讲,她是研究文史哲互根的学问;从学术本质上看,她是求索中西学融会的艺术;从学理辐射而论,她是探讨教科文贯通的方略;从学丛变数展望,她是文科大类场域趋通的津渡。我们将之作为文学化感通变的“核心加速器”,从“比较文化视野”多向度运作,以推动中外语言文学的通化性研究。这是我们创新团队数十年的精心设计,是我校长期师资建设和学术积累的集成绽放,是我校的比较文学在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配套后的新拓展,尤其是我校作为省属涉外型重点大学对“明德尚行,学贯中西”校训的认真践履。

“人文学中心”是广东省文科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工作站。本中心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带头人和教研骨干,大力推动国内外同行间的多向交流,旨在打破近代以来人文领域分科治学人为分界的局限,同时坚守合理的规则,以具有长远规划、长期积累和趋向性影响的重大项目实施,带动人文主干学科的多面建设。

从省文科基地已经完成的“人文学研究”成果和全校人文力量的整合情况来看,以“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为题,全面推进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效率日益加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人文人为学校、全省和全国高教界践履这一历史使命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这个工程已经如期结项,然而其积极的成果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科研成果的实践性转化也在与时俱进地展开。

本团队积极进行中外语言文学的教研改革,力求在人文学探索上有较大的突破,把中心建成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的综合平台,努力实现省内领先、国内出色的目标,扩大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增强实力,协调运作,承担对本学科发展具有中长期导向作用的重大课题,使本中心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文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文史哲通化研究的资料中心。

“人文学丛书”是“人文学中心”建设的一个信息窗口,她将本项目的水平标高展现给社会。“人文学丛书”也是“文学通化研究”的一个交流平台,她把本团队融贯文史哲和勾兑中西学的成败利钝呈现出来,与学界同仁品鉴。这套丛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文学原理与方法探要,其二是中外文史通义问题求索,其三是中外文学通化现象研究。毋庸讳言,这样一套丛书的编著,连同上述“人文学中心”建设的重大任务,都属于既“吃螃蟹”又“尝蜘蛛”的艰险行动。但是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迫使我们斗胆进取,面对国际教科文演变的一道难题,中国的人文学者总得交出自己的答卷。

“人文学丛书”第一辑的10部著作已于2011年问世,第二辑10部著作在2012年出版发行。第三辑即本系列15部著作整装待发。本辑的第一本是张进教授的《历史诗学通论》。“历史诗学”问题是一个跨越学科语际和时代国别界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关系到当前文艺发展的命脉和全局,但目前尚没有一部打通如上界限的“通论”性质的专题著述。《历史诗学通论》旨在打通学科界限、时代界限和国别界限,对古今中外的“历史诗学”思想资源进行综合比较和通化研究。在文学与史学相贯通的基础上,打通人学与史学、文本学和审美学之间的学科壁垒,对论题展开科际整合研究;在综合古今相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历史诗学形态的历史比较研究,揭示其历史演替和范式转换的过程;在跨越国别语际界限的意义上,对中国、英美和俄苏的历史诗学作宏观统照,通过对相关思想的文化比较研究,阐发历史诗学的思想内涵和多重取向,进而实现对历史诗学问题向心式挖掘与横向性贯通相统一的研究目标。在综合比较基础上的通论研究和通化研究是本书的基本特色。

第二本是张进教授的《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通论》。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崛起于英美等国的一种跨学科、超国界、多流派的文艺文化批评运动。80年代末,这一“外生”批评运动与中国文艺文化领域“内生原发”的历史文学书写活动策应互动,渐次演变成一种声势浩大的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至今仍方兴未艾。它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历史哲学观念和历史理性精神的价值取向,关乎文艺文化发展的命脉和全局。本书在当代世界文论和国内文艺的实践背景上,通过对历史文学、历史转向和新历史主义及其间复杂关系的具体研究,以及历史哲学、批评流派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对勘互证,全方位、立体式地考察这一思潮的精神风貌、思想谱系、文学观念、创作实践、批评探索和价值效应等问题,探索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诗性智慧与历史逻辑的深层对话和整合会通的可能途径,规范和引导历史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推动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正能量。全方位的会通研究是本书在内容和方法上的主要特色。

第三本是冯晓莉老师的《人文通识教育新论》。人文通识早先被理解为对一般人文知识的撷取。20世纪末叶,人文精神的讨论将之推进到人文思想的层面,近十多年渐次成为国内外高校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以“人文学”研究为主脉,以当前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人文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包括人文通识教育的人文学内涵、中西方人文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外语类大学人文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本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共十二章。三大板块分别聚焦于人文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人文通识教育的案例分析、人文通识教育的多向突围。其中关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文学建设的跟踪研究,可谓人文学前沿的实录和通识教育创新的亮点。

第四本是李安博士的《乔叟文学思想研究》。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3-1400)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转变时期的文学翘楚,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英语文学中的历史地位,一如但丁之于意大利文学。面对法、意文化的碰撞和思想新潮的冲击,乔叟可谓第一个自觉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创作的英国作家。乔叟在西方世界很受关注,相关研究颇为活跃。国内的兴趣点主要集中于《坎特伯雷故事集》和《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两部作品。再早一点的作品几乎被学界忽略。本书作者力求全面观照乔叟的文学思想,将其早期诗歌和后来的作品作整体理解,不仅深入释读《公爵夫人之书》、《声誉之宫》、《百鸟议会》,而且细致剖析作家同期短诗和法语文本《玫瑰传奇》的翻译活动。从意气风发的王室家臣到沉郁顿挫的海关税收官,乔叟经历了始而高举理想、继则怀疑迷惘、最终重立信念的过程。《乔叟文学思想研究》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在基督教传统和人文主义过渡中的矛盾性格,扼要地勾勒出了他在贵族阶层理想与历史批判眼光之间的取舍过程。乔叟的诗作曾借女神立言:“因此我——自然女神——宣判,我不会撒谎;/我不会对任何阶层有所偏袒。”李安博士赞赏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对新世界的憧憬,其知人论世的严谨治学和以意逆志的诗学情采,都为本书增色不少。

第五本是陈穗湘教授的《莫里哀戏剧话轮研究》。作者从莫里哀戏剧的对话话语层面,尤其是话轮交替层面突显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揭示语言手段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层面的人际意义。本书的核心是人物的社会身份决定人物采用的语言手段以及非语言手段,譬如:手势语、肢体语言(非语言手段由剧作家对演员的演出指示。反之,语言手段的选择反映人物身份以及社会地位,换言之,人物语言特征取决于人物的社会地位)。本书着重分析了权势者和弱势者人物的语言特征,聚焦于两组人物的对话:主人与仆人、父亲与孩子。莫氏戏剧中的主人和父亲代表权势者,而仆人和孩子象征弱势群体。主仆呈对立关系,主人主宰仆人,仆人唯有服从主人。观察这两组人物采用的语言策略,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见一斑。

第六本是袁兆文博士的研究成果——《〈恶之花〉及其现代性研究》。自《恶之花》问世以来,层出不穷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诗学角度,本书作者重点关注“诗”与“思”融通视域下的思想文化特征。循《恶之花》由诗向思的推进,本研究揭示了波德莱尔精神世界的纠结,揭示了诗人所展现的悖谬的现代性样态,揭示了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冲突。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波德莱尔症结的历史看点,即现代社会深层的现代性焦虑。正如栾栋所言:“波氏诗作和波氏焦虑是互为表里的同一个文化现象,其中隐含着现代性张力,昭显出现代性历史阵痛在‘这一个’作者身上的种种表现。美与丑交织,美与恶同源,美与资本勾结,美与进步错位。《恶之花》的发表象征了审丑的崛起,同时提出了审恶的话题。这本书是思想文化演变的重要节点。而且,《恶之花》引出的审丑论为矫治审美贵族化倾向作出了深一层的解说;《恶之花》体现的应和论为万物相似性作出了神秘性的诠释。”概言之,《恶之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在意识上是审丑文艺的生发和扬厉,在创作上是象征方法的凝练和凸显,在思想上是现代主义的溃疡和痼疾,在文化上是自由情感的红杏出墙,在心理上是欲念根底的沉渣泛起,在人性上是精神提升的反面推力。袁兆文的《恶之花》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突破,其深度和创新程度值得学界关注。

第七本是杨稢博士的《白璧德人文思想研究》。这本著作借鉴栾栋先生人文学思想中的“隐木栝理论”,从“文史哲互根”和多元文化涵养通和的思路,深入地论述了白璧德学说的核心思想。白璧德非常关注现代社会分裂人格的问题,提倡内在超越的生命哲学,主张以“人之法则”克制“物之法则”的僭越,并且殚精竭虑地推进二者的调和。他借鉴东方体验、省思的方法,洞察内在超越的生命根源。其“更高意志”是“知性直觉”所感悟到的始源事实,也是一种超越庸常的“道德想象”。在美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白璧德的人文构设有引领美国和世界文化的理论诉求,其思想有着和平的人文旨归。万物相隐木栝,宇宙本超然。作者把工具理性纳入人文理性之中观照,对白璧德学说的研究,多了几分多元文化生态的意味,增加了许多现实性的考量。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五四”学人和“五四”文化,对当今中国梦的构建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八本是雷晓敏博士的《苦闷文学反思——以厨川白村与鲁迅为枢纽》。厨川白村与鲁迅都是各自民族的脊梁,也都是人类文学文化的翘楚。他们在文学本质及其功能问题上有着惊人的吻合。本书从两位思想家的内在联系和时代背景等方面爬梳剔抉,深层次地解读了中日文化交流中这一奇特的“共鸣”现象。作者从《苦闷的象征》中挖掘出了厨川白村隐性的思想源头,即他对马克思主义部分元素的吸收。将苦闷问题与命运问题、人文精神问题统合圆观,特别是把这些问题与厨川白村和鲁迅的多舛人生以及艰难的奋斗经历交叉互证,新见迭出,妙趣横生。值得称道的还有文学理论方面的多元探索。从模仿说、实证说、象征说一直到隐木栝思想,作者对文艺理论的钻研可谓锲而不舍,如剥笋,似观澜,又像登山,给读者展现的是丰富多彩的学术进路。读者或可从中领悟到这样的看点:“文学是‘为人生’活动的写照,文学也是‘非人生’事物的提炼,在出生入死和钩深致远的意义上,文学是多面神,是九头怪,是星云曲。人类不可无文学,因为她是想象的摇篮;文学不能弃人类,因为人类是文学的真正的载体。”(栾栋语)本书或可为一记佐证。

第九本是张平功教授主编的《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国内外学术界对全球化与身份的研究方兴未艾。本书旨在介绍全球化与文化身份的基本理论,呈现该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接受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全球化的形成及其后果,针对全球化与文化传播、多元文化主义、大众文化研究、海外流散文学、文化形象建构、中国影视、传统医学、休闲方式以及“迪斯尼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细致分析。与此同时,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现有分割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对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综合探讨。本书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全球化与身份研究的超领域和跨学科性质。一方面可以适应专业课及通识课的教学参考之需,另一方面也希望为那些对全球化和身份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具有一定纵深性和广延性的著作,为全球化多角度的文化释读提供新的可能。

第十本是裴云博士的《波德里亚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波德里亚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在欧美广为传播,进入21世纪之后,其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思想引起了更多领域的关注,诸如文化的符号特征、爆裂方式、虚拟生成、替代关系等方面的见解,在国际学术界内外都有所反响。波德里亚理论在20世纪末叶逐渐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对他的思想有研究,但是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发展。作者认为,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阶段,波德里亚对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拟像与拟真学说、象征性交换理论,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波德里亚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和本土化情况,对其思想内涵和学术特点有深入的发掘,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点。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研究波德里亚可为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寻找更多的参考点。就思想文化的互动性而言,本书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个案研究,读者或可从中披阅出20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特点。

第十一本是张向荣博士的《跨越空间的对话——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的女性意识之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对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和中国作家张爱玲进行比较研究。波伏娃与张爱玲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典范,让人看到“作家即文化演变的产儿”这一历史真言。阐释二者独特的文学思想是本书的思想进路。作者对波伏娃和张爱玲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波伏娃概念化的、超越性的女性意识,比对了张爱玲作品作为女性命运的“苍凉”注脚的意蕴。在整个文明发展史上,女性是弱性,波伏娃称之为“第二性”。社会实际往往把女性当异类,对于这一点,波伏娃的理论解析颇为深刻,其小说创作则比较概念化。张爱玲与之相反,她的理论思考很少,但是文学作品却入骨三分,对女性的不幸遭遇有许多穿透历史谎言的真切描述。张氏作品不啻女性悲惨命运史和女性被歪曲历史的矫正史。可以再补一句,张爱玲一生的经历和结局,本身就是女性特别是中国女性命运的一个缩影。张向荣博士对波伏娃和张爱玲均有深切的理解,对女性的生存和尊严有多方面的探讨,对当今世界的拜物倾向和精神空虚问题有认真的思考,这些研究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文学观照。

第十二本是马利红的译著《副文学导论》。这本书的法文作者是达尼埃尔·库埃尼亚斯(Daniel Couégnas)。作者以质疑副文学既定的身份属性为出发点,分别从副文学作品中的重复形式、参照错觉、意义解读、主导性叙述和人物分类五大方面对副文学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诗学分析,通过“副文学模式”和“副文学标准”的建构,深层探讨了副文学性和副文学话语存在的逻辑前提,论证了副文学品种及其样态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就其学术特色而言,《副文学导论》是第一部从诗学的角度观照副文学现象及其作品的法文著作。这部著作首次提出了诸如“副文学模式”和“副文学标准”等比较新颖的原创性文学批评观点。该书的翻译旨在向广大的汉语读者提供完整的译本,推动国内学界对法国副文学理论的研究。翻译者马利红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的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她目前是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在“人文学丛书”第一辑出版有专著《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这本《副文学导论》译著和马利红研究法国副文学思想的专著,是目前国内外国文学思潮研究的一个新动态,即栾栋所说的“文学他化于烈为今”,“文学非文学于今为烈”。马利红的译介和研究印证了这一文学变数。这些成果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广义的文学批评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十三、十四两本书是马歌东教授编选、校点的《日本诗话二十种》(上、下卷)。日本大正九至十一年(1920-1922)相继出版了日本唯一的诗话总集“日本诗话丛书”全十卷,共收载日本诗话59种,其中和文诗话29种,汉文诗话30种,本书从其汉文诗话中精选出20种,加以校点,以飨读者。日本诗话伴随着日本汉诗千余年发展史,其作者为日本古代著名汉诗人、汉学者。日本诗话奉中国诗话为圭臬,其内容既品评我国古代诗歌,亦品评日本汉诗,并探究二者的渊源关系。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古代诗歌与诗话域外繁衍史研究、国际汉学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等多项基础研究及理论研究,都将提供珍贵的文本资料。而诗话这种形式本来就因富于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在我国拥有永久的读者,本书所选日本诗话置我国古代诗话中几可乱真,熟悉的格调语言,新颖的内容趣味,加之首次被引入国内,一新耳目,故其读者几可涵盖我国古代诗话读者群。

第十五本是张宪生教授主编的《东亚近世历史与思想的地平线——差异·冲突·融合诸相》。这是中日两国学者合力完成的学术成果。中方主要撰写者还有日本文史专家韦立新教授及赵晓亮、姚奇志等中青年学者。日本作者是立命馆大学桂岛宣弘教授、神户女学院滨下昌宏教授。韩国作者有东西大学李元范教授。这三位日韩专家均为日本历史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其中桂岛宣弘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副会长。他们都有丰硕的学术成果,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桂岛宣弘教授与滨下昌宏教授均对近代以来日本国家的路线持质疑态度与批判立场,在研究近世历史与思想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进入17世纪,日本民间知识界习儒风气日益浓厚,与此同时,日本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也在觉醒。国学派等日本本土思想与作为外来思想的儒学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冲突,这个变化构成了日本近世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并影响了日本历史的走向。作者选取了其中一些重要事例作为切入点,既注意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又重视宏观方面的理论概括,以日本为聚焦点,描绘出一幅近世东亚思想空间中多种观点冲突交错与融合的复杂图景。本书选题新颖,资料翔实,论证深刻,许多章节都有所创见。作为国际合作的学术著作,本书的出版为我国日本文史研究领域贡献了一项重要成果,展示出中、日、韩学术界同行交流的最新动向,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了解日本近世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前沿成果。

上述十五种论著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人文学的一些大的方面。表面上看,这些著作云行雨施,各有所专,与建设“人文学中心”的主旨若即若离,实际上都很切近人文学思想的大主题,每部书都从治学理路上体现“文史哲互根”的命题,从学术格局上注重“中西学融会”的方略,在学科交叉上追求“教科文通化”的目标。细心的读者可以从每本书的字里行间看到文史与哲理的磨合,看到思想与逻辑的链接,看到学问与学科的切磋。人文学在茁壮成长。

这套丛书的主编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栾栋教授。他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的首席学者。该丛书的总策划是暨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史小军教授。

“人文学丛书”的出版渐入佳境。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焕然一新。仅从这套丛书的出版情况即可看出,不仅人文学研究循序渐进,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的三大主攻方向也有新的成色。国别研究又有收获,比较研究进入熔铸研究的阶段;人文学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原理研究与专题研究均有突破;跨文化语言研究有了新的拓展,从戏剧到诗话,由文学而文化,东亚协奏,中西共鸣。在本辑的15部著作付梓之时,另一个系列著作的撰写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诸如栾栋教授的《人文学举要》、《文学通化论》等书稿业已竣工。此外,人文学研究“走出去”的思路也在酝酿中。

我们不难看出,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为人文学研究奠定了在全球化大潮中拼搏的平台,人文学研究为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人文学的创制,从学术凝练、学科变革和学人培植等方面为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开创了走向未来的新格局。对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人文学者而言,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是他们实现良性全球化的工作站,人文学中心建设是打造这个工作站的核心工程。它们是合二为一的学术擘画,也是持之以恒的学术追求。这套丛书的研发是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凸显了省文科基地的一个里程碑路段。人文学研究未有穷期。

2013年5月27日于广州白云山麓

本书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获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经费资助

本书为教育部2011年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波伏瓦与张爱玲之比较研究——基于女性观的视角”(编号:11YJC752039)课题的最终成果 wBxPAeW+FZQH3bUudcQ98R02IGAbfOp4p0Dyj2bt0PDtmSnDvQR40US+TLgF/8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