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人本生态的校园德育——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介绍

连建雄 黄哲敏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基本素质的相对健全和可持续发展,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学校若要有效促进学生们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就必须先解决好学校德育生态的健全问题。我校依托潮州古城和金山名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着重抓好德育环境的营造、德育内容的健全、德育主体的自主互动和德育成果的积淀传承等环节,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生态。

一、德育环境与德育内容

(一)拓展德育园地,完善教育生态

毋庸讳言,近几十年来中小学的教育重心确有偏于书山题海的应试倾向,与此相适应的乃是教育园地的狭窄和教育生态的畸形。有鉴于此,我校几年来在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新路子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拓展校内外教育园地,逐步完善自身的教育生态。归纳起来,其基本做法有三:

一是完善校内教育园地,包括“金山百年校史馆”、“金山植物环保园地”、“金山图书馆”、“历代摩崖石刻”、“选堂书廊”、“千年园·南方精华纪念碑”、“金山学子心碑”等校内教育园地与设施。

二是拓展和整合校外教育园地,包括“潮州古城文化遗产”、“饶宗颐学术馆”、“潮汕星河馆”、“110指挥中心和戒毒所”、“叶帅故居”、“黄遵宪故居”、“梅州客家院士广场”以及“厦门集美学村”等校外定点教育园地。对上述教育园地的利用,我们都设计了相应的教育方案。例如,针对“潮州古城文化遗产”教育园地,我校历史组开发的校本课程包含古城、古桥、牌坊街、古庙宇、古民居、戏曲、工艺、饮食、游神赛会及宗族文化十个单元,并相应组建了学生兴趣班,开展校外探究活动。

三是开展和完善校园节庆与学生社团活动,包括“新生军训”、“迎新生音乐会”、“校庆运动会及团体操”、“校庆文艺晚会”、“五四歌咏比赛”、“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金山览胜(周末对外导游)活动”以及英语角等十多项学生社团活动。

实践证明,上述校内外教育园地的开拓和利用,为我校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和谐的生态环境,它们的开拓与利用将会延续“人杰地灵”的美妙传说。

(二)丰富德育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校在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氛围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主要有:

第一,“行为知荣辱”: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是“金山学生行为荣辱观”,简称“十荣十耻”。师生们通过共同学习、讨论和实践,逐步培养广大学生在仪表、环境、师友、课堂、操场、食堂、宿舍及交通秩序等方面的文明意识和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执勤、纪律、文宣和宿管四个部门),对学生在校内各场所的行为和班风、班容进行纠察、评比,开展文明班流动红旗竞赛,并通过年级会、广播站、宣传栏等阵地弘扬正气,抵制歪风。

第二,“心灵明爱憎”:学校政教处经常开展以“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为主题的“五爱”征文、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写“感恩信”给老师和家长的活动,教育广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有珍惜之念,常负责任之感,常葆报国之志”,使学生逐步养成感恩反哺、甘于奉献的品格与价值观。校团委会也经常组织“奉献爱心,扶贫助学”捐书捐款活动,并与凤凰镇华侨中学和福南小学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城乡之间学生的交流互助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学校经常开展“拒绝毒品,远离网吧”等主题班会,邀请公安干警举行“学法守纪”、“交通安全”、“防灾抗震”等主题讲座或展览。另外,学校还与市检察院讲师团联合举行“预防在校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法纪观念和是非判断能力日益增强。

第三,“学习有榜样”:学校重视开发社会大课堂和名人乡贤的教育资源,校团委会有计划地组织团员学生开展各种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如参观饶宗颐学术纪念馆,参观汕头“星河馆”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参观厦门集美学村陈嘉庚纪念馆等。同时还邀请社会贤达来校为师生传经送宝,如请著名侨领陈伟南先生来校开讲座,交流求学问、办事业等人生经验,使广大师生领悟“事业的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积极向上的人生真谛,使发奋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成为金山学子的共同志向和奋斗动力。

第四,“知行求合一”:学校为培养学生“兴趣广泛、合作自治、探究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克服学生“知”、“行”脱节的弱点,还鼓励学生自主策划、创办和管理各种学生社团,如记者社、文学社、文艺社、英语协会、毽球协会、书画协会和摄影社等。通过这些社团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组织、交际、调查、研究、制作广告及展示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校团委会还以各班团支部为基本单位,开展以“师生与学校共同成长”为宗旨的金山校园“净化·美化·优化”三化综合实践课题活动:通过团员学生的调查研究提出“净化校园风气”和克服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倡议与“文明公约”;通过集体设计和自己动手来“美化校园环境”,展示金山的灵秀和学子的灵气;通过探究试验和借鉴推广,进一步优化校园关于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各种活动的形式和制度,使金山成为广大师生勤教乐学的和谐家园。

第五,“艺体有个性”:我校各教育部门在实施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都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原则,积极开展学生喜见乐闻的插花、泥塑、书法、绘画、卡通、古筝、戏剧、诗歌等艺术实践活动和校园集体舞、健美操、团体操、太极拳等健体实践活动。这些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学生培养了有益身心且让他们终生难忘的艺术爱好和体育兴趣。

二、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

(一)开展自我教育,倡导知行合一

我校在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时,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和拓展校内外各种资源,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更强的学习活动中,以开阔知识视野、增强动手能力、完善身心素养和发展个性特长,逐步培养其知行合一的良好素养,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我校开展的金山校园“净化·美化·优化”三化综合实践课题活动,就是以班级团支部为载体,以校园环境和学生生活为对象,以促进校园生活的文明、健康、高效及和谐为探究方向,以团队的调查研究和改革实践为活动方法,以师生与学校的共同成长为终极目标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在该活动中,学校团委集体完成的题为“金山校园八景评选与宣传活动”的总结报告及非毕业班各团支部课题组的调研报告共25篇,其研究方向大体可分为“校园美化”、“人际和谐”、“校园生活完善”等方面。涉及“校园美化”的子课题成果包括“金山校园八景评选与宣传活动”等6篇;涉及“人际和谐”的子课题成果包括“团结友爱,构建和谐班级”等5篇;涉及“校园生活完善”的子课题包括“中学生饮食习惯与健康”、“自主管理,构建和谐的食堂环境”、“关于改善图书馆环境及管理的调研”、“绿色上网,净化心灵,构建和谐校园”、“明智管理开支,学会健康理财”和“宿舍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等12篇;此外还有题为“关于校园‘留言壁’文化传承的调研”和“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的两篇有关校园文化的营造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上述综合实践活动及课题成果的基本特点是:①学生活动的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提供了几个完善校园与学生生活的大方向,让学生自组子课题小组,自定调研方向,自订实践计划,自主解决问题,自行总结展示,因而各子课题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初二(11)班开展的“关于校园‘留言壁’文化传承的调研”活动,与众不同而又不离“构建人本生态成长乐园”的大方向。②学生活动的探究性:既然综合实践活动所确定的大方向是完善校园和学生生活,那么各个子课题组的学生从发现问题、调研问题、解决问题到总结交流等环节,都应具有探究与验证的性质。如初二(10)班调研的“身体力行,创建文明校道环境”课题,就显示了该组同学多方面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创意。③学生活动的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课题形式亲身实践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调研方法,而且倡导学生们想到做到,带头完善自身言行与校园生活,从子课题的调研计划和总结报告来看,同学们确实做到了这两点,也从实践中获得了较深刻的体验。如初一(11)班的“保护环境,共建绿色校园”子课题组,虽然其调研报告比较简单,但该组成员带领同学们为全校数十种花木配置标本牌的实际行动,就是“知行合一”的好榜样。④学生活动的综合性: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虽然要求学生们量力而行,自主选择感兴趣且有可行性的调研课题,但是无论题目大小,学生们都要搜集资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展示成果。这些环节都离不开分工合作与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如校团委会组织开展的“金山校园八景评选与宣传活动”,从选景命题、摄影展示、评选统计、写导游词到组建导游队为新生及来访的小学师生讲解金山风景名胜,充分磨炼和提高了团员骨干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上述教育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坚持下去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今日的金山,环境更美,校风更淳,就是有力的证明。

(二)加强班级建设,传承班级文化

90后初中生过分强调个性和自我,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合作精神不足,因而加强班级建设,创造和传承班级文化,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充分发挥班集体对学生全方位、深层次的熏陶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来建设“有机团结型”班级,并使广大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理解、认同、合作、互助和分享。例如:

1.求同存异的系列主题班会

一个班级是一个家。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家庭,能力有差异,性格有不同,素质更是良莠不齐。主题班会课能够使学生既正视自己的不足又能发现自己的亮点,并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定位;也能使他们奋进向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某班级召开的“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课就很成功。其成功在于每个同学都能互相欣赏,互找亮点。这次主题班会里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老师让每个小组的组长把一个月来每位同学的亮点都讲出来,班里的每个同学的亮点都得到宣传、认可,这使同学们更加团结,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又如某班级召开的“说声‘对不起’”主题班会,真诚地说声对不起,很多矛盾就解决了。好多主题班会都朝这样的方向开展,同学们都尽情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形成积极、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再如“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利用多媒体和黑板报,通过展示、提问、抢答、表演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多项行为规范的培养,使文明礼仪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中,并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还有针对社会上青少年生存状态及我国的生命教育现状召开的“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目标的“预则立,不预则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的“窗里窗外”,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心理特点的“夸夸我自己”等主题班会,都能让学生们在畅谈观点、展现才能中得到教育。这样的班会,使同学之间加强了了解,更重要的是使大家发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集体,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而自豪愉悦,这就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励志班训与爱校爱班感言评选

同学们把对自己的人生有激励作用的格言收集起来,作为班里的励志格言;把学子的心灵感受化成校园格言,然后刻在“学子心碑”上,并教育自己的师弟师妹,同时也可以激励自己,再接再厉,积极向上,勇于登攀。另一方面,这所学校作为百年名校,它的学子们既承担着传承文化、建设家园的重任,同时又必须学习和践行“学子心碑”上的格言,建立健全自己的精神品格。如此,作为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就明白自己人生的主要任务、人生方向和报国志向。例如2012届4班的“以进取写成长,让快乐记时光”,2013届6班的“学无止境方出色,胸少得失乃成功”,2013届12班的“金山乐读终成器,千里追梦共婵娟”等励志格言。励志格言、班训和爱校爱班感言的评选活动,既能陶冶学子的情操,又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学情差异调查与互助合作学习

学习对子的组建,学习小组的组成,是非常重要的。同在一个班学习的学生的成绩差异实在太大,他们的学习品质、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都不一样,同在一个班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去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使他们能携手共进,最后达到共同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目的。要推动互助学习,就必须先开展学情调查。学情调查是针对班级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兴趣、学习方法与计划、学科基础与成绩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与阶段性变化,进行教师摸底和学生自查(一般在期中、期末考前后),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借鉴,进而为班级内部组建学习对子、学习小组和小老师辅导员队伍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学情差异的调查与互助合作小组的组建,我校很多班级的凝聚力大为增强。同学们在学习中彼此了解、沟通和合作,不但能健康成长,共同进步,而且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4.多彩的集体活动与班级写真集

集体活动与班级写真集,能留下美好的回忆,能在学生心中种下永恒的爱的种子,这一切,是激励金山人的无穷动力。老师对运动会、开放日、拔河比赛、朗诵、演讲、现场作文、志愿者活动、好人好事等多姿多彩的生活剪影进行展示。能让每一次集体活动中有更多同学的亮点与才华能得到大家的赞赏,能让每个同学在每个阶段的的亮点和进步都永恒地留在相片或DV里,这就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班有了这样的样本,能使他们懂得整个活动过程有理解,有协作,又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通过多彩的集体活动和班级写真集的展示,同学们在相互理解、共同协作的基础上,更团结向上,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5.班级建设的其他环节

除上述四个方面之外,我校还在“班规公约与队列礼仪”、“班级Q群与文明上网”、“班委建设与班干培养”和“家长会与家长委员会建设”等班级建设环节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使我校以班级为依托的德育工作向更全面、更完善的方向顺利发展,逐步积淀和丰富了金山名校的班级文化。

6.班级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一个班级要想健康地发展,就要有班级的特色文化。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某一种文化或某一些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班级文化也不例外,它是一个积淀、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例如我校班级建设的成果“学子心碑”,现已镌刻2007~2013届共七届学生的班训感言,成为新生入学训练的重要教材。近年我校各班的主题班会案例已编辑成《主题班会案例选》一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师生们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料。又如我校蔡杰华老师连续带了两届7班,她亲昵地称两个班为“老七”和“小七”,这两个称呼道出了历届7班亮点文化的传承性。在新生入学训练期间,该老师及时地向同学们讲述近几届7班的文化,让学生们在爱校的同时爱上班级,为后期发展班级特色文化奠定基础。班级建立初期,班级的墙壁上仍然留有上届7班的痕迹。她借此鼓励同学们向师兄师姐学习,打造一个全新的7班。在同学们轰轰烈烈的设计、讨论和票选中,班级的墙壁焕然一新,充满朝气。该老师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班级嵌入“家”的元素,形成班级感恩文化。她开展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系列主题班会:在教师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重大节日到来之际,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与集体,激发同学们的感恩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校在“构建人本生态成长乐园”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和创新各种有效育人的德育活动,进一步完善优良的校风,成为市内外闻名的初中品牌学校。2008年6月和2009年6月,教育部核心刊物《人民教育》先后以“构建人本生态的成长乐园”和“金山——师生共同的文化家园”为题刊登了长篇推介文章及校园系列相片。2011年,《中国德育》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建设‘人本生态’校园,催生向上、宜人校风”的论文,全面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成效,收到了很好的反响。上述办学业绩表明,这所既古老又年轻的学校——金山实验学校,已迈出了德育管理的新步伐。 tHfwJFaM1VCXZVfuv28GHAqCBkZfWEpkKsstZ0zW5Wqw3WVidgZVkzJjEvO2YEj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