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学与网络的联姻:新世纪校园网络诗歌

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就与校园有着密切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龙泉明先生曾指出:“校园始终是诗歌的最佳实验场所。大学生始终是诗歌这一先锋艺术最活跃的因子。” 吕进先生甚至认为:“可以说,中国新诗就是从校园诗歌开始的。留日的郭沫若等推出了中国新诗的浪漫派,留英、美的闻一多、徐志摩等组成了中国新诗的新月派,留法的李金发等形成了中国新诗的象征派。” 新时期以来,随着校园诗歌社团的蜂拥出现与校园文学活动的丰富繁盛,校园诗歌在新诗之中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有论者这样认为:“大学生诗歌已成为一股重要的诗歌力量,参与和推动着中国当代诗歌的建设与发展” 。而今,在互联网成为新的历史时代中最通用的交流手段和资讯工具时,校园诗歌的电子承载与网络流传已经成为当代诗歌创作中的一大景观,校园网络诗歌构成了时下中国校园诗歌的重要文本形态。本文拟从校园网络诗歌与大学文学论坛、与80后诗人群的关系以及校园网络诗歌的审美特征等三个角度,来描述校园网络诗歌的现实状况,揭示它所蕴涵的诗学意义。

一、校园网络诗歌与大学文学论坛

校园网络诗歌产生与存在的基本阵地,应该是各个大学的BBS论坛与文学网站,这样的论坛与网站成为校园诗歌爱好者与青年诗人们交流诗歌创作体会,提高诗歌表达技巧,从而走向中国网络诗坛的最初的舞台。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各个大学都相继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学校网站,与此同时,几乎每所大学都开设了供本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交流信息、发表言论的BBS论坛。大学BBS论坛是一个集学习、生活、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网络媒体形式,在这个复合型的网络媒体形式里,“诗词歌赋”(或“现代诗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版块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多少高等学府,就可能有多少BBS论坛下设的“诗词歌赋”原创区。大学BBS中的“诗词歌赋”(“现代诗歌”)原创区,自然就成为了各个大学的诗歌爱好者练笔的场所,切磋诗艺的空间,感受大学诗歌氛围的最基本地带。笔者曾在2005年12月初(截止到12月11日)对国内十多所重点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的BBS论坛中的“诗词歌赋”(或“现代诗歌”)版块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对相关数据作了一定的统计,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网络诗歌在BBS论坛上体现出的某些共同特征。

首先,校园网络诗歌起步的时间大约在2000年初,2001-2003年间取得较大发展,2003年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和规模。也许是得电子计算机技术领先之助,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网络诗歌创作起步最早,在所有大学BBS上,我们能发现的最早“发表”的一首新诗,是上海交大BBS“饮水思源”站“现代诗歌”版块里fouca的《午睡》 ,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5日;其次是清华大学BBS“水木清华”站,第一首是yymemory(由jsdeng贴出)的《失恋者手记》 ,时间为2000年10月18日。其他大学最早发表的诗作一般在2001-2003之间,比如北大BBS“未名”上发表的第一首诗是quarkman的《独角仙的童年》 ,时间是2001年12月30日;复旦大学BBS“日月光华”里的是jiangfeng(蒋峰)的《我的诗歌几首》 ,时间为2003年6月24日;浙江大学BBS“海纳百川”站里的是Hiric的《百合花》 ,时间为2002年3月25日;武汉大学BBS“珞珈山水”里的是bluerhorse创作的《梦一场》 ,时间为2001年2月9日。

其次,在各大学BBS诗歌版块里,往往是新诗与旧诗同台竞技,原创与转载各显其能。其原因大概在于,许多大学诗歌版块都名曰“诗词歌赋”,本身就显示了其承载内容的多样性、包容性特征,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另外一些命名,如复旦大学的“诗歌”,中国人民大学的“诗情无限”,华东师范大学BBS丽娃河论坛的“丽娃文学”也体现的是这种包容性,那么新诗和旧诗的同时出现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即使有些大学的版块设置里明确标明是“现代诗歌”,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但我们看到的还是新旧诗同聚、原创转载混杂的情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大学生中的许多诗歌爱好者文体意识还不强,创作水平较有限的特点。文体意识不强,所以新诗也写一点,旧诗也写点,尽管二者都还很稚嫩;创作能力有限,所以原创的贴一些,看到别人写的好诗也贴一些。同时,论坛自身所具有的宽容与自由特性也使大学生们的这些行为都得到了认可。当然,随着校园网络诗歌的不断完善和校园网络诗人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新旧诗文体的明确区分,对诗歌原创的更加重视等,将成为大学BBS诗歌版块中的新亮点。

再次,各大学BBS上诗歌的发帖量存在很大差别。论坛发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包括客观的因素,如计算机和网络上的技术支持、论坛开办的时间长短、论坛的稳定性等,也包括主观的因素,如学校有关部门对论坛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学生对论坛的参与与投入程度等。在所考察的学校中,发帖量最多的是南京大学BBS小百合站,有帖子数9851个;其次是清华大学,发帖量为9627帖。其他高校一般在2000~5000之间,北京大学是3265帖,浙江大学是3192帖(其中主题帖1822帖),武汉大学是4918帖(其中主题帖为2941帖)。相比之下,复旦大学的发帖数量较少些,只有1608帖,其中主题帖子仅为613帖,此种情形与这个老牌文科大学的身份不太相称,出现这一情况也许与论坛宣传与管理投入不够有关。

大学BBS中的诗歌版块为校园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空间和创作平台,但它并不是校园网络诗歌生存的唯一地盘,实际上,不少大学除面向全校的校园BBS外,在中文系(文学院)也有自己的文学论坛,这里聚集的创作人员一般是来自中文系(文学院)的本科生,因此,这里的诗歌作者水平更专业,发帖更积极,质量相对也更高一些。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北大中文论坛,辟有“现代诗歌原创区”,我在12月11日进行统计时,发现这里有帖子34197帖,其中主题帖为11073帖,可谓数量惊人。在置顶的帖子中,有“原创精品”、“外国诗歌推荐”和“诗论专栏”等固定的栏目设置。此外,北大中文论坛内,还有学生开设的个人文集(blog,“博客”),其中博客用户有131人,发表文章最多的是莹雪,总共有105篇文章,大多是原创的新诗与旧体诗,还有一些诗论词论文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论坛显然对现代诗歌格外重视和强调,在文学原创区里,有三个置顶的篇目分外显眼,它们分别是木叶的诗歌集子“木叶集”,雨纸的诗与散文合集“雨纸册”和纯粹者的诗与诗论合集“纯粹者说”,文集的主题帖数依次是876、463和146。作为地处甘肃的两所高校,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文论坛也各有特色。兰州大学中文论坛将原创天地这个栏目划分为“叙述类”、“戏剧类”和“抒情类”三个版块,诗歌作品一般贴在“抒情类”版块中。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我们文学”论坛,虽然开办时间不长(2002年11月始),其诗歌栏目“诗路花语”上的发帖数也不大(有主题帖222个),但有相对集中的创作群体,而且诗歌的质量也不错。笔者做过初步统计,发帖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无祈(40帖)、西北偏西(34帖)、柳絮衣裳(33帖)、龙飞凤舞(9帖),其他的作者发帖相对少点,只发1-2帖的占大多数。笔者仔细阅读了其中的诗歌,发现有不少相当出色的作品,比如肃南的组诗《焉支之约》,分别对千里陇原上的山、水、森林和牧羊女进行了诗意描画,写得清新婉丽;西北偏西的《岁末十四行》中有这样的诗句:“每条围巾下面都裹着一个冬天/每双眼睛里都写满了冷寒的字眼/在一种干燥而微弱的呼吸声里/天空变成一团团呵出口的热气”,准确地勾勒出西北大地冬日的冷寒情状,全诗在寒冷的形象写照里寄寓了对“年轻日子”的深切缅怀。

尽管大学BBS和中文系(文学院)的文学论坛为校园网络诗歌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好的阵地,但相对于国内一些知名的诗歌论坛(如“诗生活”、“灵石岛”、“界限”、“扬子鳄”、“诗江湖”、“诗歌报”、“新诗大观”等)来说,大学的文学社区和论坛还显得较为封闭,较为冷清,而且信息反馈迟缓,互动性也不强。因此,大学内的这些文学社区和论坛多半只是一些诗歌爱好者与初学者练笔的场所,诗歌水平稍微高点的校园诗人(尤其是“80后”诗人群)已经不满足于在这些论坛上发帖评帖,他们纷纷走出校园,走向更大的网络空间,参与当代网络诗歌乃至当代诗歌的对话与建设。这就引发了我们对下面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校园网络诗歌与“80后”诗人群是怎样的关系呢?换句话说,“80后”诗人群在校园网络诗歌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具有怎样的意义?

二、校园网络诗歌与“80”后诗人群

笔者一直认为,“80后”诗人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文学命名,因为这个语词中的“80后”是一个时间跨度太大、含涉对象过多、内涵极不确定的年代表述,不具备文学流派所要求的概念周严性、精密性以及对象的明确性和创作风格的近似性等条件。在命名的当天,“80后”的理论发言人丁成就已承认,“80后目前正处于一个群体混乱状态,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 ,可以说,这种对象的混乱很大程度上也是表述不当造成的。当然,为了确立它的合法性,丁成还是坚持认为“80后”这个术语所称述的对象以及具有的实质是相当明确的,他说:“80后,顾名思义,是在‘朦胧诗潮’和‘文革’过后,政治文化形势相对比较稳定的80年代出生的一拨人。是当下中国诗坛最年轻的一代诗人。由于他们先天性地避过了政治和文化上的‘风暴’期,不似此前的‘60后’、‘70后’甚至‘中间代’诗人那样经历丰富,他们没有走过‘艰难的岁月’,没有受过多少生活的‘磨砺’。相反他们出生的年代正是一个物质逐渐变得宽松的年代,他们是中国最‘幸福’的一代诗人,几乎都是在父辈的宠爱和呵护下长大,所以在诗歌文本上自然而然的体现出一种‘放纵’和‘躁急’。但是这种‘放纵’和‘躁急’对于当下日益困窘、日益老化、相对缺少激情的中国诗坛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在这段话里,丁成尽可能清晰地描述了“80后”区别于他们前辈的特定生长环境与文本特征,然而正如一些质疑者所说的那样,“80后作家”们在启用年代来称冠一个创作群体时,又武断地阉割了数字本身的真实意义:“‘80后’这个词本身对目前被命名在这一群体之下的写作者就是苍白无力的。大多数命名者都将一大批出生在70年代末的诗人归到‘80后’的麾下,并粗暴地忽略了1985以后出生的这一时代的另一半人” 。所以,对于未来的文学史叙述来说,“80后”也许将是一个很难取用的流派称谓(相应地,“60后”、“70后”也存在如此危机)。正因如此,诗人韩东一针见血地指出,“80后”命名的最大有效性也许是那种对于权力的渴求:“如果以年龄来划分写作群体,我以为唯一的问题就是权力。写作、出版、传播、批评、奖励,这些权力都是实实在在的,都是经年累月积攒起来的。除了权力,其他的都只是借口,都只是口实而已。如果以年龄划分写作,划分写作的人,权力乃是彼此都心知肚明而不被捅破的一个脓包。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冲’?那么大言不惭?因为深感自己没有权力而要鼓足勇气。中老年人为什么那么冠冕堂皇?那么顾左右而言它?因为需要‘维权’。谁如果超越权力的制约,自然也就超越了这纠缠不休的年龄。但,这的确是困难的。”

不过,当我们站在校园诗歌的视点上看待“80后”,尤其是从校园网络诗歌的角度出发来审视“80后”时,这一命名所隐含的文学史意义却能被鲜明地照亮。“80后”诗人在校园网络诗歌的诗学区间里,将获得显在的意义赋予和功能释放。首先,目前得到诗坛认可的“80后”诗人,大都是从大学校园走出的,阿斐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丁成毕业于江苏某职业大学,三米深2005年从福州大学金融系毕业,熊盛荣和田荞都曾是四川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嘎代才让2003年毕业于甘肃合作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系,小凯的大学生涯在地处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度过,刘东灵200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潇潇枫子2000-2004年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度过了大学时光,人面鱼2005年从云南大学获得本科文凭,蓝色冰独来自辽宁渤海大学新闻系,师永涛还在地处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继续苦读,茱萸刚踏入同济大学不久……这些“80后”诗人的诗歌经验主要是由具有自由精神与开放空间的大学校园和网络诗歌论坛共同给予与培植的,他们也以校园诗人的特殊身份,在网络诗歌界广泛出击,张贴自己的诗作,发表有关诗歌的言论,从而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最终获得人们的承认。其次,大学校园保证了“80后”这个语词所具有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意义能最终得到贯彻和落实。严格地说,当下在诗歌界取得一定影响的“80后”诗人并不是这个称谓下的全集,他们只能是80后——82前、83前、84前最多85前的诗人,而85后的青年还在成长中,他们迈入大学不久,或者即将迈向大学。当这些“85后”的青年陆续成为大学生时,他们之中必定会有一些人将追随师兄师姐的脚步,跻身网络诗坛,从事诗歌活动。当他们不断成长起来,也理所当然地可以承接“80后”诗人的封号。四年一个周期,一年一个轮回,“80后”不断有人从校园走出,又不断有人跨入大学门槛,“80后诗人”就在这轮回之中从大学里不断涌现,不断生长,进而为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出一批批的创作生力军。可以预见,以大学校园和网络诗歌论坛为依托而不断成长与成熟起来的“80后”诗人群,将是新世纪上半叶中国新诗中的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再次,把“80后”限制在“大学”的话语空间,也有利于阻止这一语词的意义泛化,用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等文化符号来饰扮和制约“80后”的意义指向,可以有效防止它的泛社会化倾向,并弥合其大而不当的表述缺陷。“80后”与校园网络诗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叠合的,这叠合的部分,也就构成了当代校园网络诗歌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

来自大学校园的“80后”诗人在网络诗歌论坛的强势出击与异常活跃,体现出校园网络诗歌在当代诗歌创作中的多重意义。其一,“80后”诗人借助网络这个大众媒体,把校园内的诗歌创作信息带向了当代诗坛,展示出校园诗歌创作的庞大阵容与不俗实力。2003年底,野草论坛曾举行“80后诗展” 的大型活动,其中涉及的诗人有来自广东的唐不遇(200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等8人,来自福建的潇潇枫子、三米深等12人,来自安徽的林溪(2003年在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等10人,来自四川的田荞、刘东灵(应为重庆)等9人,来自浙江的子溪等10人,来自贵州的熊盛荣等5人,来自湖南的荒地(就读于湖南文理学院)等3人,来自湖北的小凯等3人,来自云南的叠水(2005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来自广西的萧风十一郎(2005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等3人,来自北京的木桦(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等4人,江苏的丁成等6人,河南的刀刀(200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等3人,河北的山上石(河南某理工大学毕业)等2人,陕西的人面鱼,辽宁的蓝色冰独等3人,内蒙古的阡陌尘子等,共计80多人。这中间的大多数人当时都正在高校就读,他们的整体出现,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才华,也让诗歌界目睹了校园诗人一次精彩的群体演出。其二,“80后”诗人以当代大学生对于诗歌的真挚热爱、对诗神的虔敬呵护和对艺术的不倦探索,对网络诗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艺术改造与审美提升。网络诗歌的兴起,既带来了诗人创作与发表的自由空间,也为各种异样的诗歌形态纷纷出笼创造了条件,“下半身”写作、崇拜低俗、垃圾运动等,纷至沓来,自由的滥用、语言的狂欢与伦理的越界等情形,使网络诗歌一时间呈现出一派乌烟瘴气。从校园走来的“80后”诗人,则带着中学语文课堂与大学文学史教育中获得的对于中国新诗的美好印象与纯洁记忆,闯进网络诗坛,他们以质朴而高尚的思想自觉和节制干净的语言表达,维护了新诗的艺术形象。徐江这样描述过“80后”诗人人面鱼的情形:“2004年11月20日至12月2日,一个名叫‘人面鱼’的大四学生,在停顿了几个月的时间后,连续在‘诗江湖’、‘个’、‘唐’等诗歌论坛上,连续贴出两组新作,其中多首作品,以超乎作者年龄的沉稳和冷峭,令原先熟悉这个名字的人刮目相看。几乎同时,伴随着载有一系列不健康内容的前后‘垃圾派’、‘第三条道路’等成员的骂贴泛起网上,人面鱼迅速加入到了那些对论坛生态进行维护的诗人们的行列。”并特地指出,人面鱼诗歌“充满质感的酷,不只是靠语感和言说意识来完成,它还潜藏着一位年轻诗人独特的世界观与美学标准。人面鱼现就读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他所在的‘银杏’文学社,是当年于坚等人创办的” 。人面鱼是校园网络诗人中的一个代表,“80后”诗人们在诗歌论坛大都充当着这种新诗护卫者的角色,他们起到了促使新诗健康发展的调节作用。其三,“80后”诗人还借助网络赋予的自由、平等权利,与他们的诗歌前辈一起,深刻反思当代诗歌中的现象与问题,展开广泛的诗学对话,体现出年轻大学生们独特的审美眼光与高度的理论自觉。他们反思过“第三代”以来的新诗发展道路,也探讨过诗歌在网络、民间与官方等不同领域中体现出的差异和联系,也试图预测未来新诗的发展前景。他们尽管受益于诗歌网络论坛,但对网络诗歌创作隐藏的危险性也保持着高度警惕,被推举为“80后”中“宋公明”的熊盛荣曾著文指出:“网络带动了一大批8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诗人的成长,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摩拳擦掌,要发表自己的‘独立宣言’(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与前一代相对抗和断裂的资本)。因此,放眼整个网络诗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成为传统诗坛新的增长点,并为之提供一种复兴的可能和契机。但是,透过网络诗歌的表层,我们看到的是狂欢后的浮躁和苍白。”这种“浮躁”与“苍白”,最终导致了“网络诗歌让我们过目即忘”的后果。 “80后”校园网络诗人在诗学问题上的认真思考与积极发言,显示出年轻一代对中国新诗的历史与现状、前途与命运的敏锐洞察和密切关注。

三、校园网络诗歌的审美特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通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歆享了素质教育硕果的当代大学生,其人文素质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他们具有了更宏阔的思维视野、更广博的知识涵养和对时代社会更深厚的领悟能力,网络又为他们展示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及时的场所和舞台,这使得当下校园网络诗歌创作无论在主题的选取还是情感的表达上,都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审美韵味。当代校园网络诗歌在主题的选取上,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地域风情的传神写照。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诗人侧重于描述校园生活的话,那么,在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和诗学经验之后,当代校园诗人不再满足于仅仅将思维触角局限在课堂内外这狭小的活动范围,他们已经走出校园,把目光投注在历史意味更浓厚、文化价值更充分的地域空间,对特定地域所具有的风土人情和蕴涵的历史深意进行书写和敞现。在熊盛荣的“黔南”系列组诗中,贫瘠的大西南边地,生长着无数勤劳的庄稼汉子,尽管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是山峰,山峰连接着山峰/是石头,石头重复着石头”,但是,“一片被阳光打磨和风雨磨炼的息壤/拒绝懒惰的双手和浅薄的目光/接纳诚实的劳动和歌唱//比如梯田层层,像老祖母额上的道道皱纹/生长的庄稼和民谣一样的蓬勃和茂盛/风吹黔南,我看到十万镰刀扑向丰收的大地”,这里随处可见的是,“劳动的背影像蚂蚁、像细沙”(《在黔南》),人们“在二亩薄地和三分瘦田上追赶寒暑”,“又在一遍遍地挖掘着雨水和阳光”(《家乡》)。在诗人笔下,“黔南”不仅是关于勤劳和含辛茹苦的隐喻,还是一个积淀了深厚民族传统的文化符号。黔南偏北那个叫瓮安的小村庄,有着“火的魂,泥的胆”,“瓮:炎黄的传世衣钵/装着母亲的背影和父亲的酒歌/装着平民人家的炊烟和灯盏/让我摸到最初的鱼纹和祖先的血脉”(《黔南:瓮安》);黔南的水深烙着历史的印痕,这是“百越之水。神赐的水/是水族的水。水:一个宗族的称谓/让我溯流而上,沿途记下:水龙。水廷。水尾……”(《黔南:水族的水》);当婚嫁的喜庆笼罩黔南,那坐在正月的花轿上被称作“咪彩”的姑娘,如此的妩媚动人,“绣一针就柔情万千的咪彩/唱一声就山歌四起的咪彩/比一滴露水纯净,比一只鸟儿轻盈”(《黔南:正月的花轿》)。熊盛荣的“黔南”世界显得淳朴迷人,嘎代才让的“草原”则闪烁着神性的光芒,记忆中的甘南“睡在草原的绿色中/风一阵阵吹进与我共眠的羊群之侧//这个安静不了的有鹰的草原深处/能看见野花中奔跑的一匹马携带的哀伤/这忧郁,最后一次覆盖了它的面目”(《甘南记忆》);冬日的乡村显出几分神秘,“黑夜的注视下:马车和一群羊穿过/村口的木桥/然后,格桑盛开在黎明前的岗子上”(《印象派画册中的冬日乡村》),那奔驰在草原上的白马有着神奇的魔力,“那匹白马始终坚持守着一种信念:踩着祥云/带我进入澄清的天空后,/马蹄要绕过花香,绕过河水,绕过桑烟袅袅的地方”(《素描:草原上出现一匹白马》)。从这两个校园诗人对地域风情的形象采写里,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浓郁的乡土依恋和深刻的历史感悟,他们把地域文化的风采与民族传统的神韵进行了生动的展示。

其次,爱情季日的青春审视。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年轻人青春岁月里无法回避的生命主旋律。当代校园网络诗人不仅对爱情生活中的心灵体验作了诗情洋溢的描画,也对爱情本身具有的人生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独特的审视。在诗人看来,想象中的恋人始终绽放着无限的美丽:“女孩儿的名字/是我折出来的美丽//我折一只漂亮的蝴蝶/在青春的花季/金盏菊次第开放/开成我眼中灿烂久了的/热爱//那个美丽的秋天/你打着花纸伞/站在远方/却撑圆了我整个温馨的/世界”(司马雨《女孩儿》);渴望爱情的人也许是一只“等爱的狐狸”,“你”的到来令“我”难以抵御:“你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会召唤我出洞穴/如果你驯养我”(刘芝艳《等爱的狐狸》);收到女友寄自远方的照片,那是多么甜蜜的事情:“又收到小颖寄来的照片/依旧清秀绝俗/……//美丽的小颖,我钟情的姑娘/穿过青草、鸟鸣和流水/把花香和阳光带到我的身边/把我的记忆又带到从前”(熊盛荣《小颖,小颖……》);沉浸在爱情天地里的情侣,幸福会写满他们的心窝:“天堂降下华美的盛宴/烦恼已被虹霓酿成美酒/拥抱着爱以及摇滚/今夜只有你和我/那就慢慢地走慢慢地/把湖岸画出一个圆”(徐子芳《湖岸》)。对待爱情,青年人往往借用大胆的想象和虚构来尽可能美化她、圆满她,使她时时处处都显得魅力四射,光彩照人。因此,在校园网络诗人的诗歌里,爱情常常被涂抹上一层理想的色彩,镶嵌上一圈耀眼的光环。即使爱情遇到了波折,忧伤凭空袭来,他们也相信,温情的手臂可以遮挡一切风雨:“忧伤的枝条横在前面/不要害怕,更无须回头。亲爱的/相信我,我的手臂是忧伤延伸不到的地方”(吾同树《忧伤的枝条》)。自然,校园诗人们也认识到,爱情不仅是一种生命的美好,更包含着一种无可推卸的责任,当爱把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彼此的关心和照应也就应运而生:“我们不停地谈论,/关于小草的羽毛,蝴蝶的/尾巴/甚至你牙缝里的/褐色小斑点。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像青菜叶子上的小气泡。而这一切,我把它都/给予你,关于神秘、信念/关于一个人走过街道时的沙沙声,关于爱”(小凯《责任》)。

再次,日常事物的诗意烛照与理性透视。当代校园网络诗人的视野是异常开阔的,感觉也格外锐敏,他们往往能在日常事物中发现诗意的所在,也能用年轻人特有的锐利目光来穿透现实物象,抓攫出某种本质性的人生折射与世界真谛。蓝色冰独这样写清风吹拂下的河流与倒影构成的“几何”图形:“退潮的阳光里我看见/我的影子和风一起倾斜/河流也倾斜/学校和河流/保持平行”(《几何》);雪马诗歌中所写的亮晶晶的“星星”,“每颗滴着涎水”,“好像刚从女孩儿嘴里/滑出来的棒棒糖/黏在阳光下”(《那么亮着》);“搬家”本来是一件烦琐的事情,毫无美感可言,但小凯写来却意趣横生,诗意盎然:“你把声音包起来,把你养的花/采花粉的蜜蜂/都搬走。还有每个清晨窗台上的露珠/肥胖房东走路的沙沙声/你每晚踱步的地方……/都搬走”(《搬家》);大象从人身上踩过的情形也许是令人十分恐惧的,但刘东灵却不这样认为,他写道:“我一直希望着有一天/一头大象用它肥厚、宽大的脚掌/从我身上踩过/我觉得/我肯定不会感觉沉重/而是一种说不出的轻盈/正因为这轻盈说不出/所以我一直很期待/如果它踩着路过我的时候/用它那长长的鼻子嗅闻我/我也希望它能够确认/我是一个人/曾经也想做一头大象”(《大象》)。除了将日常生活进行诗意描画外,校园诗人们还对深藏在事物内部的某些本质和规律进行了理性的透视和提炼。田乔飞透过城市的喧嚣,看到的是某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灰暗:“当疾病和贫穷进入城市的血管——/漫长、繁芜、浓密,像多年未清理的信件/每个页码都生长着时间的斑点。”(《有关九眼桥》)同样是写“钓鱼”,阿斐看到的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它们是水中的游民/我们是大地上的王/周末的午后/双方陷入僵持/犹如一场战争/我们拥有杀戮的工具/拥有消化一切的各种器官/它们是卑贱的/没有欢乐,没有梦想”(《钓鱼》);八零则领悟到这事儿中透露出垂钓老人追求超逸精神境界的意味,鱼儿咬钩时,钓鱼的老者并没有觉察,因为“他老朽的眼睛/正躲在蓝色的烟雾里/打起瞌睡”,他在享受闲暇,所以,“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也没说出这个秘密/我一说/这个上午就会/成为一场生动的骗局”。在校园网络诗人中,丁成的思考也许更为深邃和用力,他在海子的影响下写成的长诗《八部书》,围绕疾病、人和死亡,火与水,梯子和哲学,彗星和灵魂,场景和虚构,黑夜和爱情等几组相应与相对的事物展开诗性言说,从深层次上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若干体验和感触伸发出来,从而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触击灵魂的写作”(丁成语)。

在不倦的艺术探求中,当代校园网络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些属于他们这群人的共同审美追求,他们诗歌的格调是向上的,语言是莹洁的,意象多是明亮的,思想也不繁复。他们的笔触常伸向凝聚着真、善和美的话语场域,对高昂的生命主题加以深情的抒写与阐发,例如三米深《童年的孩子》(“牧羊人在天堂放羊/草原是他的声音/淡蓝色的羊群/白色是燃烧在眼睛里的火焰”)、雪马《影子在水中》(“提着灯笼/光芒照水,水是暖的/夜是凉的/影子是空的”)、刘东灵《与星象有关的故事》(“他其实清楚地明白/一直扶持他,真正意义上的拐杖来自/他一往情深的妻子”)、周根红的《红杏》(“红杏。这些春天的灯笼/在高空飞翔的翅膀里/留下雪粒呼吸的痕迹”)等,都鲜明地体现着这一特征。在表达策略上,当代校园网络诗人较多地采取了多向抒情的方式,他们在诗歌面前表现出异常的真诚和纯朴,不愿将自己心中浓烈的情绪裹藏起来,而是希望用滚烫的诗句将这情绪倾倒而出,熊盛荣的“黔南”系列组诗,丁成的长篇诗作《八部书》等,都是多侧面、多角度地铺写热烈情感的代表之作。自然,正像西川所阐述的,“在抒情的、单向度的、歌唱性的诗歌中,异质事物互破或相互进入不可能实现。既然诗歌必须向世界敞开,那么经验、矛盾、悖论、噩梦,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承担反讽的表现形式,这样,歌唱的诗歌便必须向叙事的诗歌过渡”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大量地使用了叙事的写作技巧,“叙事成了诗人们介入诗歌和生活的‘平台’,叙事因素成了许多诗境的关键架构,叙事性上升为核心标志和建设性意义的审美倾向” 。受这种书写策略的影响,校园网络诗人也在诗歌表达的叙事性上做了很多文章,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比较典型的如丁成的组诗《海门之行》、潇潇枫子《猫之风色幻想》、泽婴的《孤独回忆》、木桦的《火花》等。 nkzxEtmF/UcBoBSxOvs1eIEjHfMbr6pOi+/28uiHHoKeDanWohootu/DngMKxV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