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湛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学术文丛”正式出版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作为湛江师范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坚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团队水平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教学科研齐头并进,专业建设各个方面得到了健康、协调的发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组建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湛江师院学术知名度最高、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一级学科,也是最能体现湛江师院办学特色的学科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形成了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和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术前辈劳承万教授继《审美中介论》(增订本,2001年)之后,近年又出版了《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2010年)和《中国诗学道器论》(2010年)两部专著,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文章,形成了他的“美学三论”的宏伟构想,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此外,刘周堂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及赵金钟教授的家族文化研究,刘海涛教授的小说学研究,张应斌教授的文学发生学研究,王阳教授的模态叙事学研究,李珺平教授的抒情学研究,李新灿教授的《红楼梦》研究,唐雪莹教授的地方戏曲研究,阎开振教授的京派文学研究,张德明教授的新世纪诗歌研究,王钦峰教授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法国文学研究,朱城教授的语文辞书释义研究,方平权教授的古汉语词义理论研究,葛佳才教授的全方位、多层次比较下的东汉特殊语法研究,陈云龙教授的粤西濒危方言调查研究,马显彬教授的普通话教学研究,以及杨泉良教授的语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周立群教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等,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学科的部分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具有开拓性,有的成果地方特色鲜明,为地方文化建设发挥了指导、引领作用。

近年来,该学科团队共主持科研、教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部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20项,厅级项目13项,科研教研经费总额近600万元;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市厅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5项;在《中国语文》、《方言》、《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发展教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3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70多部;成立了“康德—牟宗三研究所”、“粤西方言与文化研究所”、“南方诗歌研究中心”、“粤西语文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设立了“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湛江师院分中心”、“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湛江分院”、“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湛江工作站”等;举办了“中国诗经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国际闽方言研讨会”、“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六届研讨会”、“第九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广东省第九届外国文学年会”、“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2010-2011学术年会”、“中法文学和文化关系暨纪念卢梭诞辰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全国及全省学术会议,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在“网大”大学排行榜中,湛江师范学院的文学类排名曾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现已建成6个比较成熟的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均有3~5名教授和2~4名博士,各自形成了2个以上稳定而鲜明的研究方向。学术研究的总体方法和特点是:借鉴文化学和比较研究视野,探讨中国语言文学的特征与规律。其中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实践价值以及社会效应、地方意义上已形成一定特色,词义训释与辞书编纂有机结合、文献与方言相互参证以及从个人韵文入手研究方言史、从系统层面分析虚词、从禅宗切入讨论修辞等,视野开阔而角度新颖,方法科学而影响深远;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在普通话教学研究、现代汉字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等方面成绩不菲,尤其普通话教学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文艺学学科立足于学术前沿,研究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与范畴、中外文论和中外美学的关系、中国文论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主义文艺美学思想的选择与转换、中国文艺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文艺学学科发展中其他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以文化学的视野和方法,研究中西文学关系、外国文学与文化关系、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理论等,在福楼拜研究和叙事学领域引起学术界较多的关注;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在诸子百家研究、释家文化研究、六朝小说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近代戏剧研究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突出哲学、宗教文化与文学、人生的交互影响与渗透,注重理论阐述与文本分析的有机统一,传统与现代的兼容,宏观、中观与微观研究的交互运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注重加强学术研究与现实生活和当下人文思潮的密切对话,保持研究的时代感和鲜活性,对地域文学与文化、京派海派作家、七月诗派、朦胧诗、第三代、中间代、“70后”诗人群等都有较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认真凝练自身的教育特色和科研方向,认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取得比较扎实的成果,同时服务地方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也渐渐崭露头角。因此,决心立足学科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文化教育需求,依托教育部、财政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校级重点学科,对属下的二级学科进行新的规划,对研究方向作出新的设计,对服务功能作出新的定位,对团队成员进行归并调整、优化组合,构建以学科形态建设为中心的基础理论研究、以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研究、以语文教师职业素养为中心的语文教育研究“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团队,并已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其中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以学科形态建设为中心的美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各基础学科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地方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粤西地区和雷州半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艺术、文化史、法国殖民史,以及粤西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原文化乃至东南亚文化的关系等;语文教育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大、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包括文学教育、语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论研究,重点研究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粤西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特点等。学科建设将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以获取重要科研成果为标志,以锻炼、培育科研创新人才为核心,以成为国家级优秀创新团队为目标,从而彰显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形成应用研究特色品牌,增强服务地方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全面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竞争优势和服务社会的贡献力,探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谐发展、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互补共赢的新路子,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团队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借鉴,促进高等学校文科科研模式的转型和师范院校教学模式及内容的变革,从而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我们在出版了“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点系列教材”(一套10本,含《古代汉语专题教程》、《近代汉语专题教程》、《现代汉语专题教程》、《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教程》、《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教程》、《当代外国文学专题教程》、《高中语文教学专题教程》、《大学语文实用教程》和《新写作》,该套教材被列为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和高校公共课精品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之后,计划再推出“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点学术文丛”。此次交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7部著作即是“基础理论研究—地方文化研究—语文教育研究”之“三位一体”科研创新团队的部分成果:

陈云龙教授立足湛江,在粤西地区濒危方言的整理、分析上有重大拓展,他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粤西濒危方言调查研究》以及教育部项目子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科研项目子课题等,有力推动了地方方言的调查研究。此次出版的《马兰话研究》即是对汉语濒危方言“马兰话”的抢救性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侯昌硕博士的《新时期旧词新义现象研究》对新时期以来普通话词义的动态变化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又重点对专用词语语义泛化和词义的渗入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汉语词义最直接、最深刻地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汉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因此,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渗透而发生变化,无疑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

张应斌教授学养深厚,视野开阔,并且一向对民间文化和地方文化情有独钟,其《啸文学简史》以时间为线索,由古而今,由源及流,考察“啸”的发生及其作为音乐意境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演变历程,追寻“啸”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文学简史,从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角度,从特殊的文学题材史的角度,补充和丰富了中国文学史。

鲁红平教授的《理想的追寻,尘世的超越——汉魏六朝文学研究》有感于人类因生存时间的局限而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生命毁灭感和因生存空间的局限而产生的尘世束缚所带来的生命不自由感,认为中国人正是在儒家、道家、神仙家这三种文化交融碰撞之下,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纠葛中,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解脱生命悲剧的方式,以求超越尘世,获得生命的永恒与自由。鉴古以观今,别具一番意味。

杨泉良教授的《语文教学的当下视野》正视转型期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制度与政策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观念与行为的矛盾,以语文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内容范畴为边界,以语文新课程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线索,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构建起独具一格的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体系,突出了其实用价值和可读性。

张德明教授的《新世纪诗歌研究》系在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该著对新世纪10年来的诗歌创作现象及文本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其与当代文化思潮的关系,概述其思想内涵与美学特征,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为新世纪诗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某些可行性方案。这是学界从整体上研究新世纪诗歌的首部专著,对于了解中国新诗在新世纪以来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走势、分析现代思想文化对新诗创作的影响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郑军博士的《留学生课外汉语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留学生课外汉语接触情况与影响因素,发现母语是学生交际的主要语言,汉语是学生交际的次要语言;从学生自身和学生外部即中国人的角度研究了影响留学生课外汉语交际的因素,通过个案分析展现了留学生课外语言接触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从汉语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对教育者和学生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积极建议。

2011年岁暮,湛江师范学院首次设立了“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校内教师出版学术研究成果;2012年底,湛江师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资助,这都有力地推进了该院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步伐。这套文丛以及前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发行,倘能得到各高校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帮助和指教,那将是湛江师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荣幸!

熊家良
2013年5月 Z6/fPYBrNEsI9r+EHrJII96zCzixC2A0Oiaax81/a49QfnsWPYvA8lnShHWbPL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