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过程性考核”理念在“绩效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蒋建武1 刘军2

(1.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2.管理学院副院长)

【摘要】“绩效管理”是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型课程。“绩效管理”过程性考核方式的运用,创建了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较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关键词】过程性 考核 绩效管理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绩效管理”强调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管理思维上的同步提高,这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要面对缺乏清晰界定、有待于系统规划、信息不完备的绩效管理问题密切相关。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实用性的操作技能,以及通过“干中学”而掌握的经验性知识。学生在学习完“绩效管理”课程后,应能基于绩效考核的基本理论,从考核的功能与流程、考核的主要方法、考核系统设计、考核实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考核与评估中面谈与反馈技巧等方面,获得绩效考核与评估方面的制度设计及实践操作技能。

国内大多高校“绩效管理”课程考试较多地采取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这种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该评价方法重知识评价,轻能力考核,容易造成学生平常松懈、考前突击,只注重书本知识短期记忆,轻视创新能力提升。如何克服传统考核模式的固有弊端,已渐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话题。知识、能力与思维的提升是动态性的发展过程,因此,需要改变单一量化的评价方法。本文基于“过程性考核”思路,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常态化的知识加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在“绩效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一、“过程性考核”理念内涵

总体而言,“过程性考核”是将平时作业、案例分析综合性大作业、团队作业、实训项目考核以及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方式,以此全面系统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绩效管理”课程为例,本课程突出“过程性考核”理念,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两者比例为7:3。过程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和团队作业两种形式。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全面系统考核学生本学期对绩效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绩效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生学习完“绩效考核的基本理念与思维”、“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考核技术”、“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考核技术”、“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技术”,以及“以素质为基础的考核技术”后,每一章将提供现实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所学习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形成绩效管理案例分析平时作业;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3周时间寻找企业,实战设计完成某一组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然后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高层管理人士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对设计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进行评审,以此形成实训项目考核;最后,期末考试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考核,打破以往由老师出题学生据题作答的局面,创新性地采用老师提供的一段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素材,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解决策略。

二、“过程性考核”的实践意义

在“绩效管理”课程中运用“过程性考核”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技能以及态度与情感方面实现多元提升。第一,知识方面。通过全面地介绍绩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包括绩效管理的理论框架、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重要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关于绩效管理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绩效管理理论有理性认识,能根据有关理论分析现实的绩效问题。第二,能力与技能方面。通过对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对绩效管理案例的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素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绩效管理概念和理论,思考、解释和分析绩效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特殊的案例提出符合理论逻辑与现实可能性的解决方案。第三,态度与情感方面。通过分组作业、综合研讨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负责、敬业的工作态度,树立起理性、效率的观念。

三、基于“过程性考核”的“绩效管理”教学组织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课堂讲授与实战设计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技能、态度与情感等三方面的提升。

1.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主要教学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绩效与绩效考核概述。介绍绩效、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概念、原则与必要性。第二部分: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包括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绩效标准衡量。第三部分:绩效考核技术。包括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技术、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考核、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考核、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以素质为基础的考核、基于团队的绩效考核等内容。第四部分:绩效管理。包括绩效管理的流程设计、绩效面谈与指导及绩效管理的导入等内容。

概念、理论部分以教师讲解为主,思维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案例为主,技能部分以赴企业实践操作为主。课堂讲授主要以明确知识体系、以纲导学,重点讲解知识要点和难点为主,促进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组织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案例分析,促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设计,获得参与学习的积极体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尤其重要的是,本课程采用的大量案例分析与研讨、方案设计与制订等教学形式中,都采取学生分组讨论、集体交流、答辩等形式,一方面使学生从讨论中相互取长补短,集中智慧,制订更佳的方案,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流、沟通、协调能力。

主要的教学形式有:

(1)课堂讲授。这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精讲重点、难点,归纳学习方法并讲评设计作业。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与领会。

(2)典型案例研讨与分析。案例研讨与分析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典型案例的分析讲授中,突出对绩效管理热点、前沿问题的分析,以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3)“1+2”课堂教学。拟邀请两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从业者走进课堂,与主讲老师一起,针对企业管理实践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形式下,管理实践从业者就某一实践问题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分析,主讲老师对管理实践从业者的回答进行理论升华,以此引导学生养成理性管理思维。

(4)课程设计。实践参访与报告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意在通过对有关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进行参访调研,分析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从实践层面加深对绩效考核在企业中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同时,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本课程效果的有效手段。本课程在教师讲授基本知识点后,进行为期三周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学生报告设计时按组进行,由4~5人组成一组,最后在课堂上作答辩,由教师和企业实践人士点评。

2.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拟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多维的教学方法,充分将课堂讲授与讨论式、辩论式、案例分析教学相结合。同时,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运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和与学生沟通,以此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前沿问题。

本课程强调任务导向式的教学方法。任务导向式的教学方法与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教学改革相一致,旨在营造全程紧张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本课程的核心知识部分,每一讲均布置一项具体、明确的任务,然后要求学生通过相关案例分析讨论,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以此使学生从中领悟相关知识,并将其创造性应用到绩效管理报告设计中去,从而在完成相关任务过程中体会并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

四、基于“过程性考核”的“绩效管理”教学的挑战及其克服

(1)大班教学所带来的教学资源有限问题。大学扩招带来师资的紧张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教学班级人数增多。以深圳大学为例,深圳大学学习“绩效管理”课程的学生人数一般在60~80人。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每周2学时),师生在课堂上难以充分讨论与交流,管理问题分析不够深入,教师难以关注所有学生个体。

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①充分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发挥虚拟课堂的功效,鼓励学生课后与老师讨论、交流,实现无缝式学习。②利用分组团队式学习。一般以4~5人为一组,在问题构建与项目实训时以组为单位分别设计。③对于一些需“面对面”深入讨论而虚拟课堂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办公时间及其他时间与老师交流。学生提前准备讨论主题、分组分批次提前预约教师,能有效克服大班教学带来的教学时间有限问题。

(2)学生传统学习习惯下的学习期望调整问题。在传统灌输式、保姆式、应试式教育下,许多学生形成了结果导向的教育期望。重视知识结果而忽视探索过程、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思维训练、重识知识记忆而忽视能力训练,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将严重影响基于问题导向的项目实训模式的效果。

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即进行基于过程导向的考核理念导入,促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运用过程性考核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营造全程紧张的学习氛围,以此帮助学生逐渐转变学习理念与方法。

(3)“团队式”学习方式下成员“搭便车”问题。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考核方式下,学生习惯于以个体为中心开展学习,尚未具备开展团队学习的能力,这容易导致团队成员“搭便车”问题。

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①从教学规定上,要求学生以团队小组方式开展课程学习,采取单独提问等方式,不定期地抽查小组团队合作情况。②重新设计课程考核构成。将团队学习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相互鼓励与约束功能,探索团队成员“背靠背”的考核办法。③引用现代企业员工招聘实例,突出现代企业招聘时对员工协作性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到团队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项目实训企业寻找问题。作为基于问题导向实训项目的载体,实训企业的寻找甚为关键。在校学生由于与企业联系相对较少,这限制了学生寻找实训企业的机会,学生难以寻找管理实践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从而难以顺利完成实训项目。

针对此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家庭纽带关系,利用家庭成员所在企业或推荐企业开展项目实训。另外,部分学生已有企业实习经历,与相关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可以拓展实训企业来源。

参考文献

[1]张玉昆.论巴罗斯的“问题导向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1):14,15.

[2]方海文,杨立峰.远程教育的过程性考核现状及对策.云南电大学报,2008,10(3):5~8.

[3]张益丰,周卫民.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0(2):77~80.

[4]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18,119. 4VNxAJMbUJZxqMBqujqOrj6BxwH87tkU+LJoZyUFoHFdnJuvm+E9/dFdpgkanL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