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风助杀大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朱元璋现在所思考的是,首先攻打谁为上策,因为这一步迈不好,有可能把命都搭进去。陈友谅的攻势异常迅猛,1360年5月将应天的屏障太平城攻陷,现在正准备一举攻下应天。朱元璋无法自己做出决定,赶紧召集众将和谋士一起商讨对策,但大家莫衷一是,让人担心的是大部分将领都在讨论归降陈友谅或者退守应天以东的钟山。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说白了就是不想卖命,在行自保之策。这让朱元璋感到异常苦恼,难道天下要弃他朱某人于不顾么?

刘基是朱元璋幕下的心腹之人,在他们刚见面时,朱元璋就向刘基询问过天下大势,那时刘基说,要问鼎天下就要先灭掉陈友谅。当时陈友谅是势力最大的义军,水师众多,兵精粮足,为什么要首先攻打他呢?刘基继续解释道,张士诚对元朝首鼠两端,畏首畏尾,没有雄心壮志,不足挂齿。陈友谅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但他以下犯上,杀将领倪文俊、首领徐寿辉自立,名号不正,众心背离,而且拥兵自重,骄傲自满,这样的敌人虽危险却不难取胜,陈友谅一灭,张士诚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上中原,王事必定可成。朱元璋一听大喜,让刘基有好的计谋都告知于他,千万不要吝惜语言。

这时朱元璋注意到他的心腹刘基并没有参与讨论,而是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朱元璋就遣散众人,单独召见刘基询问其为何不出计谋。刘基说,“如果还想图谋天下的话,就把主张投降和逃奔的人杀掉吧。”朱元璋赶紧道:“先生有什么计策了吗?”刘基说:“陈友谅现在攻取了太平,肯定更加不可一世,轻敌之心大矣,只要现在诱敌深入,用伏兵攻打他,赢是很容易的事。”

朱元璋思考了一下,觉得刘基的判断是正确的,要想称霸中原,必须首先把这样的狠角色拔出,以免后患。于是他紧锣密鼓地进行军事训练和粮草囤积,准备与陈友谅大战一番。

▲ 刘伯温

▲ 陈友谅

知识链接

朱元璋的军师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刘伯温初次与朱元璋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功成名就之后,刘基选择急流勇退,过上了隐居生活。后受胡惟庸诬告而死,终年65岁。据说,刘伯温死前曾预言胡惟庸必败,到时明太祖会为自己平反昭雪,他还特留下一封密奏给儿子,要他在日后太祖想起自己时再上奏。5年后,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后,刘伯温果然被平反。明太祖还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免一次死罪。

陈友谅猜忌之心很重,简单的诱敌无法让他相信,如何制造一个成功的机会呢?幸好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他叫康茂才写一封书信,送到了陈友谅的营中。陈友谅一看,竟是约他一起攻击朱元璋的老巢应天,由康茂才做内应,里应外合,便宜行事。这时的陈友谅已经飘飘欲仙,因为他攻完太平后就自封为帝,他想他的老朋友肯定希望在他这讨取荣华富贵,在这种天赐良机下,他根本没有多想。殊不知,他们的朋友关系只是纯粹的利益关系,而康茂才的利益天平显然倾向了朱元璋。

陈友谅大军集结,按照书信相约的时间、地点于六月二十三日早晨率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信中本说江东桥是一个独木小桥,但陈友谅看见的却是一个坚固的石桥,他疑心已然泛起,连喊了几声暗号“老康”却无人答应,他就确定中了陷阱。前方为石桥,多次撞击也无法突破,陈友谅只好退出,在龙湾安营扎寨。这时的朱元璋早就埋伏在附近,看见陈友谅中计,果断率领部下出战,攻击陈友谅在龙湾的营寨。

虽然陈友谅的军队人数多于朱元璋,但此地地形狭小,陈友谅军又都是楼船大舰,根本不能摆开阵形。很快,陈友谅的部下们慌了阵脚,准备回船逃跑,可不巧的是遇上了退潮,大船搁浅,根本无法动弹。结果一战之下陈家军伤亡惨重,死伤多达两万余人,朱元璋缴获上百只船舰,可谓大获全胜。而陈友谅一看苗头不对,早就弃大船用小船逃跑了。朱元璋又乘胜追击收复了太平,并攻占了信州和安庆。这就是著名的“龙湾之战”,从此陈友谅气馁不已,朱元璋迎头赶上,而这才是两人激烈斗争的开始。

至正二十一年(1361),陈友谅再次出击安庆,但又失败。至正二十二年,趁朱元璋军援救被张士诚攻打的小明王,他集结号称六十万的大军攻打洪都(今江西南昌),然而洪都守军顽强抵抗,两个月也没有被攻下,这时朱元璋班师来援,做足了准备,将陈友谅团团包围。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已经来援,乃放弃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想在这展开最后的决战。当时的他也做了充足准备,建造了数百艘楼船,高数十丈,丹漆粉饰,共有三层,还设有走马棚,上下人语不相闻,自谓必胜。

在湖面上,陈家军巨舰连锁成阵,绵延数十里,望之气势如虹。不过朱元璋用的大多是小船,针对大船不易行动的弱点展开了攻击,就这样战事陷入了胶着。不知是不是陈友谅兵法读得太少,将船连接如此,火攻之下必然引颈就戮。战斗的第三天,朱元璋深知陈友谅舰大自己舰小,不能从正面抗衡,于是采用部下郭兴的计策,转用火攻破敌。此计具有奇效,适时东北风大起,朱元璋派死士驾驶装满柴薪的小船,向敌舰驶去。由于是顺风放火,一时间火光冲天,浓烟蔽日,转眼之间陈友谅军就被烧毁几百艘船舰,损失惨重,连他的兄弟陈友仁都被烧死了。

陈友谅只得收拢残兵,作防御之势,可他明白他的大势已去。就这样,两军在湖中对峙了一月有余,陈友谅一直被困湖中,粮草殆尽,计谋全无,只能想办法突围保命。但朱元璋又怎能让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在陈友谅从南湖嘴突围,进入长江的湖口处时,朱元璋布下重兵,陈友谅战之不敌,逃往泾江,又遭傅友德伏兵。这时陈友谅向外张望,突然中了流矢,流矢从眼睛进入,贯穿了脑袋,他就这样一命呜呼。不久后,朱元璋攻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没怎么反抗就投降了。

这就是奠定朱元璋北伐基础的“鄱阳湖之役”,它前后历经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无出其右。目前最危险的敌人消灭了,下一步就是扫清其他义军了。 h/7jAQPyRfLUJNGQ4qeF5/KlMiQKH1D2Z56kZtZEBDuNTkRfOkr5uomDcaZkDe3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