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土油币”的谜局,中国制造业如何解局

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除了外部同行趁机抢夺世界市场之外,中国制造还面临着来自行业外部的持续高压。这就是土地交易、能源价格,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持续高涨。虽然这三者自身价值的不断攀升,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却在无形之中压缩了中国制造的利润空间,使其举步维艰。

首先从土地价格而言,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急速高涨,土地交易价格也不断上扬。

2012年,中国大陆主要城市每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接近3100元人民币,是2005年中国土地价格的2.5倍之多;而到了2014年,这个价格再度上升,接近3500元。在土地价值最高的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一个10平方米的小商铺月租都可达到100万元人民币。中国土地价格之高令人咋舌!

大中型城市土地价格过高,这势必会影响到民族制造行业的发展。企业成本,劳工工资是活性可调节的,但是厂屋租赁就属于必要的固定支出,难以削减。更为重要的是,工厂建设、办公地点租用的投资,都是按年计费,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自然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压力。正如德国一家化工企业高管贝婷娜·舍恩所说的那样:“其实早在2006年之前,我们就有计划在中国投资建厂了。中国的原料加上我们的工艺,再加上中国本地市场的消化能力,可以对我们的公司带来巨大突破。但是近几年中国地皮价格不断升高,在做了多次风险讨论之后,我们的董事会还是没有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地租赁协议,这项议程也就暂时被搁置了。”

其次,在能源价格方面,中国制造也是饱受煎熬的。

2000年之后,国际方面对于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同时,部分石油输出国因为油量储备状况及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也开始控制石油贸易,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国际油价的上扬,对于以油气驱动为核心的运输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中国制造行业必然也受到波及。据统计,在改革开放初期,世界石油价格多数时间内都在20~30美元/桶之间徘徊,而在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15美元。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繁荣地带多位于沿海城市,无论是行销内陆还是对外出口,都需要不菲的运输成本。此外,交通行业的建设与维护,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油气资源,这对于中国制造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就曾表示:“国际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看中了这里广阔的市场,然而与部分中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地域辽阔,沿海地区生产的商品要想进一步销往中西部地区,所消耗的运输成本也是非常惊人的。所以说,就物流消耗方面,中国制造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再次,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制造业同样也是不利的。

举例来说,假设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为8∶1,中国生产的一件毛衣,价值80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就是10美元。人民币升值之后假设汇率变为4∶1,那么商家要保证利润不变,就必须把这件毛衣卖到20美元。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坚持一件毛衣10美元的售价不变,那么中国生产者回收的货款就只有40元人民币,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对于外国消费者来说,原本10美元的毛衣,现在必须支付20美元才能得到,那么消费欲望大大降低也就是可以预见的。所以说,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带来负面作用:生产者为了维护市场,不得不选择降低产品价格,这就减小了制造商的盈利空间。

更重要的是,与以高科技产品闻名的日本不同,由于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中国品牌,大多属于廉价的低端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比较小,这些因素会导致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主导权,一旦销售不畅,生产者就只能通过降价来刺激消费市场,而日本则可以借助本身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不可替代性奇货可居,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据统计资料显示,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汇率每上升1%,棉纺织、毛纺织以及服装产品的利润就会分别下降3.2%、2.3%和6.2%。而自2005年之后,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汇率上升了33%,这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打击之重显而易见。

总而言之,石油、天然气等动力资源行情一路走高,对于以东南沿海为主的中国制造会带来昂贵的物流费用;土地价值的进一步飙升,一方面不利于招商引资,补充新鲜资本与技术,同时也会加剧生产者建造厂房、租赁办公地点的难度;而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汇率的持续高涨,必然也会增加中国制造对外出口的难度。就油气、土地甚至是人民币而言,它们的价值上浮或许对其本行业是有好处的,然而对中国制造来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充满阴霾的葬礼”。 WBun5djW4VhkvCmIwfo1jm4WM+1QUu5ALfblGJ+s9Ui0JT+wk6P3qTHrGXe9Fvj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