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后起之秀抢夺饭碗

2015年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生产商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宣布解散,随之而来的是上千名劳工被告知限期离场。差不多与此同时,微软也开始将中国分部内的生产设备迁运越南,计划在近期内关闭在华生产基地。此外,松下、夏普、耐克、富士康等巨头企业,也都纷纷准备迁离中国。而这些知名企业的下一步计划,大多都在越南、孟加拉国等地。国际知名企业从中国撤离,国际势力抢夺饭碗,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是否意味着一个漫长的寒冬?

长久以来,因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及辽阔的市场,世界各国陆续在中国开设分部,这也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本土经济发展,同时为中国戴上了一顶“世界工厂”的帽子。但是进入2000年之后,部分东南亚、南美国家开始获得国际企业的青睐,不少商界巨头在权衡利弊之后,逐渐将工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缅甸、墨西哥等国家。据外资机构报告,大约在2011年,中国纺织工人每月平均工资需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越南,纺织工每月的薪水换算成人民币之后不足1000元;到了孟加拉,这份工资还需要再度缩水,仅有650元左右。很显然,人力成本是外企撤离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部资金及技术的退出,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为就目前看来,比如西铁城、松下、耐克等精英企业的迁离,很大程度上抽空了中国制造的技术内核。此外,外来资金停止输入,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时候,部分东南亚、南美国家成功接盘,大量招纳国际企业投资建厂。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世界上最寻常可见的,将不再是“Made in China”,而是“Madein Vietnam”和“MadeinIndia”。

但是,关于大量外企迁离中国,类似现象除了对中国带来负面影响之外,其实也隐藏着巨大的积极信号。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全球范围内发生过三次大规模产业专业现象。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材、纺织等传统行业生产基地转入日本、德国;第二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德将部分轻工、纺织等行业向“亚洲四小龙”及周边地区转移;第三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一次“迁离中国,进军越南”,则可以看作是第四次产业转移。

从以上产业历史转移,我们可以清晰地整理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制造强国将本国低端生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实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生产资源进行生产操作;而转入产业链的国家,则利用本次产业转移积累了经济、技术资本,最终开始发展自身本民族的产业文化。这就是说,中国目前面临的大规模外企撤离现状,其实就是所谓的“第四次产业转移”,其潜在的含义也就是中国本土制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水平,外来资本在华的利润空间正在一步步消失,因此他们需要重新开辟生产市场,寻觅新的廉价资源。

其次,大量外资撤离,从民族制造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不动声色的“升级”。

英国布鲁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刘芍佳在同英国广播公司的对话当中就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需要通过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来开发本民族制造业。而如今中国民族品牌已经逐渐成型。在具备了资金及技术的条件下,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的主导权日渐衰退,所以就发生了驻华企业迁往越南、孟加拉等国的现象。

另外,在英国路透社的点评当中,本次外资迁移,对中国制造来说也是有利有弊。因为很大一部分由中国转向东南亚、南美的企业实际上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的迁移对于中国制造的技术性发展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中国政府也在公共事业采办清单上增添了上千家本民族的生产合作商,并且对于本国制造业发展的扶持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从短时间来看,外来资金、技术的撤离,将会使中国制造陷入低潮。先进技术的瞬间抽离,或许会进一步拉大中国制造与世界一流产业之间的差距,部分得到外商资本注入的东南亚、南美国家制造业会乘机抢夺中国制造的饭碗。但是,民族制造当中缩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例、扶持鼓励民族品牌的科技化创新,这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一旦克服这一“寒冬时期”,中国制造业自然就会成功转型,迈向更为宽阔的舞台。然而就当下来说,正如英国BBC广播电台所说的那样,没有了外部资源的支持,“世界工厂”的头衔遭受新兴势力的威胁,中国制造的冬天可能会“更冷一点”。 Px/J5KSB7PzFqmPfYszDPq6aMkk4MRD5AUzn+hZNcyTy/db213haPmEr5oI0GC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