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制造——泥淖深处的探索者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世界第二经济体实至名归。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2014年世界人均生产总值排行榜上,中国仅以6747美元排名第八十四,远不及同处亚洲的日本、韩国,甚至不到排名世界第一的卢森堡的1/16。民族经济保量而不能保质,对外缺乏民族品牌,对内抵抗不了国际企业的强势冲击,中国制造行业在泥淖中前行,危机重重。

从宏观角度而言,以本土生产、制造行业为基础支撑点的民族经济,人均水平只能居于世界中游,这实际上是与当前的国民生产力息息相关的。尽管身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胜利国之一,中国却没能够像美、俄那样在战争当中攫取巨大的人力、财力。在战争期间,中国大地长期被作为亚洲区的主战场而硝烟滚滚;战争结束后,缺少外部援助的中国又不能像日本一样在美国的援助下飞速前进。更重要的是,由于欧洲大国在亚洲经济带的帮扶、制约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颇受压抑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已经引起西方各国的警惕: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传播扩散,然后是亚洲经济危机时期中国平稳过渡引来诸多恐慌和毁谤。所以说,从地缘政治和民族经济保护的角度出发,中国制造行业蓬勃发展带动民族经济高歌猛进,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当前欧、亚经济强国的利益。这自然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并且会借故抑制。

除外部因素之外,“拿来主义”“舶来品”,甚至是“山寨文化”的流行,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成本低廉、回报可观,所以部分商、企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了“高仿制造”。这些低投入、高回报的山寨品牌,很显然给中国制造带来了极大困扰。更要命的是,部分山寨文化甚至将触手伸向了国际社会,为民族品牌的国际公信力带来了恶劣影响。

2014年12月,美国著名服装生产公司波罗劳伦有限公司将一家中国同行玛伟贸易有限公司告上法院。理由是对方在未经同意的状况下,使用了与本公司类似的商标标识及品牌图案。原来,早在1986年波罗劳伦有限公司就向中国相关部门提交了特有的品牌商标“POLO”及专属商标图案“马球运动”。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POLO”商标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声名在外。而这一次,玛伟贸易有限公司在自己生产出品的品牌服装上印制了“HPCPOLO”商标字样,并且在商标标识上也使用了与波罗劳伦相近的“马球运动”图案。最终,负责受理本起案件的中方法院判定玛伟贸易有限公司侵权,赔付波罗劳伦经济损失8000元。

近年来,诸如玛伟贸易有限公司私自使用国外品牌谋取利益的案件层出不穷,来自美国的著名评论家托马斯·弗里曼就几近刻薄地发表文章说:“一个过去能够发明出火药、指南针的民族,现在却只会组装iPod了。”

除此之外,由于大量的不规范市场行为,中国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上都处于劣势形态,这在国内交易当中非常明显。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国游客在日本疯狂扔出1031亿元人民币;而在2015年春节期间,日本旅游胜地再一次被“买爆”,近60亿元人民币流入日本商家的口袋。对于这一种现象,国内媒体无奈地指出,大规模的“扫日货”行为,实际上是中国制造本土公信力缺失的一大表现。从很多扫货团现场发布的影音资料来看,这些从大阪、东京买入的商品,甚至好多都烫印着“Made in China”字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各大旅游胜地却频频爆出导游强制推销产品的丑闻。国货行销不畅,境外商品大行其道,类似现象不单单是由于“崇洋”心理造成的,根源其实还在于中国制造本身质量不够硬。已故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指出,公信力即消费力,那么在这样一个本土商品公信力严重流失的时代,中国制造的前景必然是令人堪忧的。

所以说,当下中国制造正游走于一个困难的境地。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后,新的经济利益圈已经初步形成,在亚洲范围内,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被引领”的地位,日本、韩国才是亚洲经济的领头羊。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日、韩等国作为利益既得方,必然会借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中国品牌进行打压和抑制,以此保护自身民族品牌的良好发展。而这毫无疑问地会对中国制造的发展带来极大考验。严峻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屡禁不止的山寨文化、发展缓慢的创新生产力以及饱受诟病的国际公信力,类似因素都毫无疑问地表明,中国制造就好比一个挣扎在泥淖深处的探索者,早已经危机重重了。 1cJLovWbeKFgPXQG6E7JV4l3n6wuY544aUudevC1v0e0AmF5FGhnRu9+xaPuis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