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媒体平台上要做好用户社群互动?因为新媒体平台所注重的并不是传统的内容创作,而是要专注于开发针对用户的服务功能。因此在建设新媒体平台的时候,需要打造好用户社群互动的基础。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打造新媒体平台必须打造以用户社群互动为中心的实用的连接功能。
微博、微信、推特、脸书这些新媒体平台上面几乎是没有什么内容的,只是把台子搭好了,上面设计了基于用户需求的很多方便实用的功能。比如,发表、点赞、评论、转发功能,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因此新媒体平台不以内容为王,而以平台功能为枢纽。而传统媒体基本上都是以内容为王的。
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网络技术的应用服务设计得很便捷,很贴心,非常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且能吸引用户,而随着用户的连接越多,互动越多,可以把尽可能多的内容都容纳进来(其聚合能力超级强大)。用户社群互动的基础一旦形成,广大的用户群体就不再只是内容的消费主体和生产主体,还是商品的消费主体。
在新媒体平台上,关于连接的设计是大于内容的,一个新媒体首先是一个技术能力强大的用户服务平台,然后才是内容推送平台。
有了用户、社群的频繁互动,新媒体平台上的开放、社交、聚合、移动等特性会全部实现,人与信息连接、人与人连接使得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快速汇聚海量用户,人气和粘性能达到很火爆的程度。
用户社群的互动是平台要鼓励的行为。作为新媒体平台,就是要把自己的整套系统不断地进行重新改造、管理、设计、升级,在平台上不断地鼓励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创造、转发、分享。
像眼下很火的《今日头条》《赫芬顿邮报》都是依靠将不同来源的新闻、资讯、信息进行不断地聚合再分发,再聚合再分发的方式,连续强化平台用户服务功能而发展起来的。
很多新媒体平台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媒体,《赫芬顿邮报》最初只是博客群、博客平台,它的技术团队对于连接的设计和应用,对于搜索引擎的优化才是它得以成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能力可以持续快速地寻找出内容,根据关键词进行优化(它的来源是大量的原创博客),通过技术手段,把高价值的内容推送到用户面前,并鼓励社群互动和快速转发,把信息向其他平台扩散。
第二,新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基本形式是网络之间的人际关系建设。
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传播、社群活动,都要通过大数据来进行技术的传送,通过社交进行分享并逐渐实现智能化定制方式。作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传播方式和线下的广播方式完全不同。
互联网思维不同于以往旧式传播思维,新媒体平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内建立诸多资源高效整合的全系统,系统中包含内容的生产、推广和营销,实现这三者的基础是用户社群基础的频繁互动,谁聚合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谁就可以抓住市场的主导权。这是新媒体平台建设中新的逻辑。
第三,新媒体平台上做好用户社群互动的出发点是,自身要做一个好的应用服务商和好的平台建设者。整合各类应用服务,让用户群体可以在平台上实现无障碍自由的互动,使他们不仅可以进行内容的原创,还可以进行内容的分享。
实际上,像《赫芬顿邮报》这样的新媒体平台,没用几年就超过了百年大报,从边缘挤入了美国主流媒体的行业,就是运用了这种新媒体的思维和逻辑在重塑经营模式。
当下,社群已经是新媒体和营销最关注的要点。新媒体平台如果把社群交互做好,可以弥补自媒体和企业自媒体之间更新量固定和彼此不方便进行交流的缺点,而若将社群互动做好,则可以更加细分地根据区域、行业和人群来划分类别。这非常符合社交的特性。社群的互动可以使自媒体内容社会化增强,且更有创意。
新媒体平台要如何才能做好用户社群互动呢?以微信平台为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要在做用户社群的互动中,注意一些关键的人群。
(1)新媒体需要设置一个或几个互动圈主。 这些圈主要为社群互动设立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帮助用户社群有一个好的未来和影响力。此外,在社群中需要设置社群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是要监督整个社群的活动,并做好社群活动的经营。
(2)在社群互动中最核心的是用户,尤其是付费用户。 他们是为社群提供资金支持的人,服务好他们是社群互动最关键的一环。他们的贡献是整个社群建设和交互的风向标。
(3)在社群互动中的成员。 有一部分人主要是进行参与的,他们会经常性地参与社群活动,是新媒体平台用户社群互动的基层人群,数量极为庞大。还有一部分人是“潜水员”,平时比较沉默,不发表观点,不分享内容,也不参与评论,但他们会持续关注社群的互动情况,这些人是需要挖掘的深度用户。
(4)在社群互动中,很多话题和热点问题都是围绕意见领袖的观点和意 见来摇摆的。 这些人是超级用户、网络大V,他们在社群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较强,影响力也很广泛。
(5)还有一部分人是跨界用户。 这些人参与多个不同的群组的讨论和意见的分享,在很多社群中都表现得比较积极。这是构建社群与社群之间连接的重要媒介。
表2-3-1 车企主要汽车共享项目(来自:车云网)
在新媒体平台上,由于基础是用户,因此对于用户的分类也至关重要。在同一个新媒体的平台上也会有不同类别的群体存在。在社群内成员的成长历程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吸引的大量粉丝,在成为社群成员后订阅、关注、转发和点赞,在对整个社群环境熟悉之后,开始逐渐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为社群互动作出贡献,随着时间和参与度的延长和增加,逐渐获得一定的网络地位。还有一部分初期发展的粉丝会流失,其原因在于兴趣、时间等因素。
通过举行不同的活动形成不同的平台社群。首先,在兴趣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互动可以组成诸多社群。比如,汽车社群、购物社群、彩妆社群、网球或羽毛球类的体育社群、军人社群等。其次,在性别和年龄方式的互动中可以逐渐凝聚为青年创业社群、兴趣社群,中年爱好社群,老人运动社群等。再次,在地理方位和文化方面的社群活动也可以形成区域、城镇、城市圈以及各个地方的版块。比如,浙江版块、广东版块等。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上,包括地域、性别、爱好、生活方式会汇聚在一起被打通,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向聚合成为不同的社群来进行实时的交互。
在新媒体的社群化运营中,罗辑思维在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已达13.2亿元。2015年其营业收入预计突破1.5亿元。而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举办新媒体电商大课时的关键词也是社群。在传统媒体中,一般都是先制造内容,积累用户,最后搭建社群,创立盈利模式。但在新媒体平台时代,首先要做的是搭建好用于互动的社群平台,再聚合用户,同时形成商业模式,用户增加内容,内容创造价值,价值吸引投资,用户社群互动吸引更多的内容进入。
罗辑思维在会员用户和广告商之间稳定结合后,会员之间的互动更为亲密。B轮融资后,罗振宇向最早的会员发布了很多福利,包括某些“特权”。比如,如果会员有自己的牛事要做,罗辑思维就可以向几百万订阅粉丝宣传和喊话。而吴晓波也认为,互联网商业的秘密是先有人,后有商品。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了人的传播动能,新媒体平台不先卖东西,而是先有人格化的态度,知识背后才是商品。因此做好用户社群互动,才算是给商品的营销铺好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