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驯狗师曾经告诉我,他觉得管教孩子跟驯狗其实没什么区别。虽然我非常尊重这位驯狗师,可我必须指出,他错了!如果你每次在狗狗双腿站立时就给它点儿好吃的,时间一长,狗狗就会在你发出指令后双腿直立。狗狗的第一目标是取悦主人,以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虽然有些狗狗比较聪明,训起来也比较容易,但狗狗跟孩子截然不同。
而且事实上,训练一只6个月大的狗跟着你只需要几小时,但教一个3岁大的孩子好好吃饭却需要花上几个月,而且当你刚刚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松口气时,你的宝宝又改变主意了——他想去看看隔壁房间里有什么,你叫他回来,他根本不搭理你,甚至会笑着跑开。当你好不容易把他抓回来并想让他再次坐下好好吃饭时,他才不会听你的。发现没有,管教孩子跟驯狗根本不是一回事。
可今天的父母不这么认为。我刚才说的那个驯狗师就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传的一种育儿文化,他们认为那些简单的行为矫正原理既然能适用于狗狗,自然也就适用于人。事实上,行为矫正的前提是,当事人愿意主动接受矫正。换句话说,狗狗本身并没有人类那样的智商和情感敏锐度,所以它们不会排斥行为矫正,但人类不同。不信你试试看,一个3岁大的幼儿就会冲你大嚷:“我才不要听你的呢!”十几岁的孩子甚至会明确告诉你:“我才不管你说什么!”所以管教孩子跟驯狗狗不同,至少当你让狗狗趴下时,它不会冲你大叫。
但自从有了行为矫正理论之后,美国的父母们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们相信,只要自己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就一定能让孩子改掉淘气的毛病。但孩子毕竟不同于狗狗,对狗狗有用的方法,对孩子未必有用。大多数孩子都需要摔些跟头来记住教训,而且越是懂得重要的教训,摔得也就越狠。不仅如此,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都注定要经受一次大的挫折,甚至是磨难。
孩子和狗狗之间还有一个差别:奖惩机制对狗狗非常有效。只要给予适当的奖励,狗狗就会做任何你想让它做的事。但奖惩机制对孩子就没那么有效了,当你想让孩子重复某个行为时,你的奖励或许在刚开始几次会有效,但时间一长,原来的奖励就不管用了。惩罚也是如此,几乎所有惩罚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点:刚开始有效,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怕了。
当一个孩子做错事时,哪怕父母每次的处理方式都是正确的,孩子依然可能会继续犯错。
千万别误会。虽然行为矫正理论对孩子无效,但父母还是要尽力让孩子明白,错误的行为一定会带来错误的结果。同样,父母也要明白,就算你会在孩子做错事后惩罚他,他还可能会再次犯错。
但对孩子来说,他们确实会从每一次受罚中得到教训。事实上,当你的孩子因为犯错而受到惩罚时,你实际上是在告诉他:
“你现在所承受的只是一个缩影,如果你是个成年人,在社会中,你会为刚才犯的错付出更大代价!”
希望你的孩子能够记住这次教训,以后不再重蹈覆辙。但正如我之前所说,有的孩子很容易记住教训,有些孩子却总是不长记性。我要说的是:虽然适当的惩罚能让狗狗改变行为,但同样的惩罚却只能让孩子思考——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思考之后,他决定再也不重复之前的行为。但他也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家长也千万别失望,因为就算惩罚没有效果,它也能引发孩子进行思考,只不过有些孩子调整得比较快,有些孩子调整得比较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