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到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认识,而且能为他们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和训练等方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

4.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基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得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

1.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2.有利于学校减轻学生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效降低目前因教育弊端带来的各种过度的学习焦虑,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有利于学校实施创新教育

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是培养创造力、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激发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勇气,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增进其良好的人际适应,塑造其完整而独立的创新个性及人格,充分发挥其创新潜力,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进步

1.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和谐

自我和谐是人的身心以及构成身心两方面的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所达到的最佳存在状态和不断自我超越的动态过程。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自我和谐。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和谐。

2.有利于学生的人际和谐

人际和谐,即个体与人相处融洽,其本质是一种良好情感的社会交换的状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人际和谐。

3.有利于学生与环境的和谐

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配合国家资源缺乏、环保问题的国情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人生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合理的消费观,使得青少年学生在投入社会的发展建设中时,能够有意识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从而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mj7KUbU0+nG5lTsLEvnC2+UllRZ30dEY33kyqj+9SqAmz07uol8VJCTKor1X2Pa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