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

(一)概念

自我意识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促进学生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内容

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教育与辅导、自我接纳教育与辅导、自我完善教育与辅导三个方面。

1.自我认识辅导

(1)概念

①自我认识

指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和评价,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

②自我认识辅导

自我认识辅导是训练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如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异性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培育和发展个体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自我概念。

(2)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

①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是主体自我接纳、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②正确而客观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自我认识辅导的实施

自我认识的途径有:

①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②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③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④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⑤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自我接纳辅导

(1)概念

①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同时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

②自我接纳辅导

自我接纳辅导是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正面评价自己,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最终达到愉快地接纳自己的目的。

(2)自我接纳的重要意义

是否接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在自我接纳的教育与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自我接纳辅导的实施

①需要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

②需要客观的自我评价。

3.自我完善辅导

(1)概念

①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指学生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目标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自我完善特别强调学生本人的能动性。

②自我完善辅导

是指教育学生如何确立现实的、有价值的自我目标及合适的志向水平,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实现。

③自我教育过程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张力,是推动每个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强大的内驱力。个体努力缩小这两个间差距的过程,就是主体自我教育的过程。

(2)自我完善辅导的实施

①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a.客观地设计理想自我应该注意其方向性,即“理想自我”设计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遵循社会道德准则;

b.注意现实性,即理想自我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社会生产发展条件来考虑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c.注意激励性,理想自我应高于现实自我,保持适度差距,具有激励作用。没有差距就会缺乏动力,差距太大又会失去信心。

②努力加强自我教育

a.自我教育是个体主动地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

b.自我教育不是个人自发的,它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c.自我教育依赖于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教育者正确组织教育的各种影响的结果;

d.自我教育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是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与社会之间有组织的联系。

③有效进行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主动地、定向地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特征以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的实际化、具体化的过程。应做到如下几点:

a.有坚持精神,对自我的监督与修正,需要意志的力量作为保证条件;

b.自尊自爱,是自我控制的激励因素。一个大学生应该感觉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周围的人对自己是喜欢的、肯定的和需要的。自己应该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c.有效进行自我控制,也是不断超越自我更新自我的过程。有效控制自我,才能塑造健康的自我、超越自我。 Z/q14PRY6uGCqwXUIXCgSR9HvJKrC2RlDmNsxqTJ7RLHvKHJDrAy0vUVPtbvfR3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