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基本认识

(1)目标的界定

从不同角度有多种不同的目标,一些学者认为其目标的确立是医学的目标或心理学的目标、中间的目标或终极的目标等。

(2)目标确立的标准

应与教育的总目标一致,应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应是多层面及各系统的协同,应立足当前又面向未来并兼顾个人与社会。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①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②具体目标

a.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b.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c.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目标的分解

可分解为基础目标、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三个层次。

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间目标

a.总方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间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具体要求:培养自主坚强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关爱品格、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c.基本目的:学会调节和适应。

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基本认识

(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特点为:

①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

②心理健康教育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③强调发展的原则,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对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但更侧重“发展”方面,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④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和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特点为:

①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少数学生,或者说,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学生;

②心理健康教育所着重处理或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部分工作是在辅导对象的认识水平上加以帮助;

③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理性的作用;

④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侧重于学习指导、交往指导、生活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也涉及一些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

⑤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并注重他们的身心状况,支持和帮助他们适应各阶段的学校生活,指导他们完成各年龄段的自我发展任务。

(3)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具体规定

(1)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任务

①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②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bmuDzd1N/zs+sWtU/Nm1jGu0WVY6vY0FjM7b0cBvYhDNt8Q+IR9h9v9hWlYrOz8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