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课后习题详解

1.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如何产生的?

答:(1)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这是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初期或孕育期,处于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的水平。

②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童年期,处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水平。

③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繁荣期,处于综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水平。

(2)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从广泛意义上说,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与兴起主要受益于心理卫生、心理测量和职业辅导这三个领域的发展及推动。

2.简述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答:(1)发展的现状

①目标与内容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领域广泛。

②途径与方法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多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独特有效。

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与认证上:

a.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课程设置系统全面、专业训练严格要求。

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格认证规范:认证标准严格、认证体系完善。

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监管上:

a.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发展迅速。

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监督管理严格。

(2)发展趋势

未来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以下不足:

①心理健康教育主干理论研究乏力与弱化。

②研究取向上偏向于纯粹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策略,回避与淡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研究取向等。

3.简述日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答:(1)发展历史

大众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服务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①1946年日本开始新的教育改革。

②到20世纪40年代末,日本文部省于1949年出版了《中学、高中的学生指导》,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也陆续翻译并出版。

③1953年,日本第一个学生心理咨询室在东京大学诞生。

④截至1988年,80%的学校设有学生心理咨询室或保健管理中心,开展各种各样的咨询活动。

(2)从业者的种类

日本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相关工作的人员有精神保健福利士、临床心理士、认定心理士、产业辅导员、学校辅导员等16种之多。

(3)学校从业人员认证资格的发展

日本实行专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一般由国家部门如文部省、劳动省等管辖下的财团法人设立的协会具体施行。

(4)专业人员的培养

日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工作主要由大学承担。对于申请资格认定者的学历,一般都要求具有大学以上的学历并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4.简述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

答:类似于西方学校,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同样源于心理卫生运动、心理测量运动和职业辅导运动。

(1)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

①1930年前后,著名教育家吴南轩先生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开辟“心理卫生”专栏,可谓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萌芽。

②1936年4月,由我国教育、心理、医学、社会学等有关专家组成的共228名代表聚集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从而揭开了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序幕。此后翻译出版了一些著作。

③1948年,丁瓒作为我国唯一的代表参加在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④1982年,我国大陆第一个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

⑤1986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

⑥1993年,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成立时,决定正式成立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心理测量发展的贡献

①清朝之前的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根据自己的观察评定学生的个别差异,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这实际上相当于测量学中的命名量表和次序量表;自从隋朝实行开科取士,科举制度在我国通行了1400多年。

②清朝之后的发展

清朝末年,心理学由西方传入我国。

a.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所心理学实验室。

b.到抗日战争前夕,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制订或改编出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20种,教育测验50多种,出版心理与教育测验方画的书籍20多种。

③心理测量在现代的应用

1980年初,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首次开设心理测量课。许多单位陆续编制或修订了一些心理测验。之后,心理测验开始在实际部门应用,如飞行员的选拔、运动员的选材、精神病的诊断、儿童多动症以及智力超常与落后儿童的检查等。

(3)职业辅导工作的促进

①19世纪80年代之前的发展

a.1916年,北京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首先倡导职业辅导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应的职业和学科。

b.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这是当时我国唯一的职业辅导机构,其工作内容与美国的帕森斯开设的波士顿职业局工作极为相似。

②19世纪80年代之后的发展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陆一些热心职业辅导实践的学校教师和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开始考察或比较系统地学习国外职业辅导的实践和理论,之后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学校逐渐开展了职业辅导的调查研究与实验。

5.简述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答:(1)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指导不断完善。

②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组织相继成立。

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日益壮大。

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

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刊物层出不穷。

(2)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①观念陈旧落后,形式主义严重。

②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

③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④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

⑤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最终必然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

⑥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趋向。

(3)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朝着整体化、普遍化、科技化、专业化、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6.简述我国台、港、澳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答:(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初步建立

我国台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

①1957年起先后举办了6期学生辅导研习会,对大中学教职员进行学校辅导的培训,一部分人到美国进修辅导,回台湾后协助推动了各级学校辅导工作的开展。

②1958年12月,蒋建白领导成立了“中国辅导学会”,标志着台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初步建立。

(2)后期的发展

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在全台湾地区尝试建立并逐渐推广。

②进入80年代后,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也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 sTl5qjcDncTTGTTCf++or4RWocejjCbO3wG5KD1cOwrLBHw+66Q9bIAJZH6l52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