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

1.《老子》概况

(1)《老子》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一位叫老聃的隐者所作。《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

(2)《老子》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①以它为基础,中国古代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哲学派别道家。

②根据它的思想,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道教,这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影响的宗教。

③其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维倾向和审美趣味。

2.老子的哲学思想

(1)核心:自然无为

(2)具体观点

①反者道之动

a.“相反”的“反”,在阐述相反相成的思想时,老子习惯采用“正言若反”的思路。而且,老子认为我们对事物相反相成的看法,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所赋予的。这种人给世界作判断、分高下,乃至确定世界的意义的做法是对真实世界的误解。由此可见,老子并不是强调事物相反相成,相互转化,而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来否定知识判断的意义。

b.“复返”的“返”。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复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别的,是一种“大制”,是不能分割的,称为“大制不割”。“不割”的“大制”是老子所说的世界的最高存在形式。

这两层意思互相关联。通过“反”的两层意思强调,人们不能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识的妄见,契入往复回环的生命之道中,这才是发现世界意义的根本途径。

②无为而无不为

a.“自然”与“无为”

“自然”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一种自然而然、顺应世界的态度。“无为”是对“自然”的保护。“无为而无不为。”是指人的一切事业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做,不能强行改变自然的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老子所提倡的创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

b.“大巧若拙”

从老子的“大巧若拙”说法中,可看出他的自然无为思想的精髓。“大巧”是对一般技巧的超越,老子以这最高的巧为“天巧”,它自然而然,不劳人为。

③不争的哲学

老子从他的自然无为哲学出发,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反对战争是老子时代的主流思想。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哲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战争形成的根由,认为战争是由人的欲望膨胀所引起的。因此,老子哲学的立足点在“不争”。

“知其雄,守其雌”立足柔顺,放弃逞强的欲望,是获得强盛的根本途径。在老子看来,柔弱不仅是获得强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柔弱是生命的象征。

④回到“婴儿”状态

老子认为,“圣人”是具有最高德行的人,个个都是婴儿,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婴儿的状态,“复归于婴儿”。老子的婴儿状态就是拥有“童心”、“赤子之心”。

在老子看来,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本色”的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装饰”的过程。这种“装饰”,常常引起欲望的膨胀。欲望的膨胀,不但破坏了外在的世界,也毒害了人的心灵。 29kAaOfGofU4W3y0OP0YuTa8ut23Y+HJINVoIeGaB3DDeOH/SH9Fvq01wreNI8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