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
2.孔子的天人思想
(1)天:生命创造之源
①含义
孔子在多数时候将天看作是自然界。这个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
a.“天道”:天的言说就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天的根本意义是“生”。
b.“天德”:天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一切价值之源。
c.“天命”:天有生长、养育、保护万物与生命的内在目的,人有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
②影响
孔子说的“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这种神圣性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君子应该倾听和实践天的言说,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在孔子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对天的敬畏和信仰,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
③新时期的意义
在21世纪,人类应该倾听自然界的声音,珍惜和爱护自然界。
(2)仁: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
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①“仁”的含义
“爱人”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孝悌”是“仁之本”。孔子的“仁”,就是由“亲亲”出发,推广为普遍的爱。
②“仁”的实现方法
实现的方法是“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爱。
③新时期的意义
今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
(3)礼: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最重视的是丧礼和祭礼。“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孔子重视“礼”,首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孔子重视“礼”,还有一种哲学的味道,就是要使人生体现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
3.追求更有意义与更有价值的人生
(1)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是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2)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
(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孔子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德育,孔子也很重视美育。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4)很多现代学者认为,发端于孔子的人生境界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人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