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确立良好的读书动机

叶挺由于家贫,上学要靠亲友资助。他很喜欢读民族英雄的作品,如文天祥的《正气歌》与岳飞的《满江红》等等。

由于叶挺学习非常刻苦,所以他在中学毕业后,就以优等生的资格进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叶挺不仅对军事知识努力学习,而且对各种进步书刊也如饥似渴地阅读,以探索革命的真理。在这些书刊中《新青年》对他的影响最大。

他曾经给《新青年》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当时青年彷徨的心情和他矢志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

他曾说道:“吾辈青年,坐沉沉黑狱中”,并决心“振污世起衰弱”。

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读书动机。

甘肃的会宁县是一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该县的年降水量极少,所以那里的人民只能靠天收获,生活非常贫困,他们只能以土豆、玉米为主食。然而这里的学子升人大学或更高学府的机会却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该县被誉为“状元县”。

为什么这么贫困的地区会成为状元县呢?

记者走访了会宁地区的一些在校学子和已升人高校或工作了多年的会宁人,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摆脱贫困,为了发展会宁的经济。

正是由于这一动机,千千万万的会宁人喊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口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因此有数不清的会宁学子在苦苦地攻读,走出了会宁,使得会宁地区成了全国有名的状元县。

动机,是人的一种生理愿望,人在动机的驱使之下,总会想尽办法为实现这一愿望而努力,并克服重重的阻碍,最终也要达到目的。

从道理上来说,读书动机应是内动的。

譬如:儿童们之所以会去读书,其读书的动机多是内动的。内动多由人们的求知欲或好奇心所引发。

如果因好奇心或求知欲而从事的活动,你就无需对其施加外力进行管束,你只要顺其活动不加任何阻挡,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人们在儿童期,一些活动的动机纯属内动居多,譬如:学骑自行车、做一些游戏、摆弄玩具、看动画片等等,外力均无法导致。当然这种动机在成人之中也有。

譬如:你会在看武侠小说时着迷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你为何会着迷到如此地步呢?

这是因为,小说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写法,而且这个原因不断地维持着人们对这本书进行阅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问题在于,你之所以会读书,主要是外诱的动机,内在的动机是极少的。

而且,你的外诱动机不一定符合你内在的需要,你读书动机的引起和维持,大部分都是在你的功利主义“威逼”或“利诱”的方式下进行的。

内动和外诱动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内动纯属于内力,不需要任何的外在吸引;而外诱动机则必须要有外在吸引。

外诱动机之所以会促进人们的行为,是因为其外在吸引之故。

对于读书的人来说,引起外诱动机的行为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有其利也有其弊。

其有利之处,就是人们可以对外在环境进行设计和安排,对你的读书进行诱导甚至约束。

其有弊之处,就是你在这种状况下读书,不但非常被动,而且经常随着外界诱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读书目的。

著名作家郑逸梅的读书方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郑逸梅以“补白大王”著称于世。

他在一生之中写了五六百万字的作品,出版的单行本有30余种,他撰写过的人物传记就有170多篇,他对收集中国的文史掌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在80多年的读书生涯之中总结出了“外打进”的读书方法。

而且,他也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在书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并获得了卓越的治学成就。

“外打进”读书方法就是先从简单的书开始读,然后再读复杂些的书;先读现在的书,再读古时的书;先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再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

郑逸梅小时候对读经典著作并不感兴趣,因为经典著作难读,读不懂,所以,他把读书看做是一件很苦的事。

有一次在他祖父给他讲《三国演义》时,他被书中生动的故事所吸引,他觉得读这样的书很有意思,于是,他就试着读,试着理解书中的内容,他越读越感兴趣,几乎忘记了吃饭。从苦读变为了乐读。

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又读了《水浒》、《西厢记》、《东周列国志》等名著,并从中明白了许多社会、历史方面的知识,学会了一些写作技巧。

写文章时,他总是名列前茅,受到老师的好评。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作为“外打进”的基点,就是郑逸梅读书的切身体会。

“外打进”读书方法,在读书时要由近至远,由浅入深。读书时从浅近的书入手,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读那些复杂的、有难度的书,这样不但容易理解,读起来也比较轻松。

郑逸梅就是从《水浒》、《三国演义》等文字较浅、年代较近的作品开始阅读的,并发展到读文字深、年代稍远些的明清小说,然后再读元曲、宋词、汉代文章、春秋《左传》,最后才读《诗经》、《尚书》。

这样有顺序地读书,不但容易领会,还比较容易进步。例如:他建议青年人在读《古文观止》时,从最后一篇读起,逆序而读,这样读书不但可以做到由近及古,由易到难,而且能有很大的收获。

郑逸梅认为要想运用“外打进”的读书方法,必须建立一个“基地”。

他提倡先把《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书熟练地背,下来,并作为读书的“基地”,逐级进击,自然会有扎实的基础,进展也会迅速多了。

郑逸梅之所以会被称为“补白大王”,是因为他所写的文章均短小精炼,富有情趣。

因为他涉猎广博,趣味横生,所以他能写出《艺坛百影》这样语词精湛的好书。

读书要从简单的书读起,从感兴趣的书读起,知识要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对于那些精辟的诗文,不但要记忆下来,还要背诵下来,以增强读书的“基地”。

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就会积少成多,慢慢地就会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了。

你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你对自己行为的期待标准,例如“抱负层次”等等。

用心理学上的术语,可称之为“求成动机”。

求成动机,是促使你追求成就的内动力。求成有两种意义:

一是战胜自己,你希望自己超越自己的表现,现在的表现超过以前的表现,将来的表现超过现在的表现;二是胜过别人,希望自己在团体中出人头地。

心理学上认为,求成动机是人格的特征之一。有此种人格特征的人,面对任何事务都是力争上游、精益求精。例如:幼儿搭积木,别人可以重叠7块不倒,他就要重叠9块、l0块不倒。学子们考试,他失败了,但他绝不会因此气馁,他会锲而不舍,再接再厉。

那么,有求成动机的人其人格特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家认为这类动机可以培养。在培养求成动机时必须基于以下两种心理基础:

第一,在实际活动中认识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不但能在个人独自承担的工作中显示出来,也能在团体竞争中显示出来。

第二,在工作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成败经验不但能得自你预期标准的进步或退步,也能得自在团体竞争中和别人比较的结果。

如此看来,求成动机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求成动机复杂的原因,对你来说,并不是一个有或无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多或少的问题。

而是,当求成动机发生作用时,另一个动机,与它在一起,并发生抵消作用。我们可以把与求成动机伴随而生的动机,称为“避败动机”。

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决定追求还是放弃某事的时候,就是受求成动机与避败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前者力量大于后者力量,那么你的行为表现为追求;如后者力量大于前者力量,那么你就将弃之而去;如两者力量相同,那么你将表现出犹豫不决。

因此,你的追求就是求成动机减去避败动机后的净动机所产生的促动作用。也就是说,你在面对取舍之时,都会在权衡轻重、考虑利弊得失后,才采取行动。

但是,你权衡轻重而作决定时,究竟要以什么作根据呢?

其根据主要就是以下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以往成功、失败的经验;

第二,对于所面临的问题自估的成功可能性。事实上,第二个原则是以第一个原则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你在生活中成败的经验是主要的根据。你的成功经验多于失败经验,求成动力比较强,如果失败经验多于成功经验,避败动力比较强。

可是,在“自估成功可能性”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却同样重要。

因此,如何从以往的成败经验中获得智慧,在面临问题时做到准确估计“成功可能性”后,再采取适当的行动,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

你对成功可能性的准确估计,是长期维持求成动机重要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人在追求成功时,自估成功的可能性在极低或极高时,都不会尽力去追求。

因为,前一种情况,自估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而避败动机大于求成动机。后一种情况,即使成功了,也胜之不武,没有成就感,求成动机自然不强。

最强的求成动机是你追求时最有力的情况,你自估成败的机会相似,再两者相较,成功比失败的机会稍大。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成败均系于自身的“人为因素”,所以你定会全力以赴。

如果用求成动机原理来解释读书活动,你就要做到下列三点:

第一,以读书的成败经验,作为以后类似可能性活动的估计。

第二,选择参加与自估成败机会相近的活动,选定后就要全力以赴。

第三,参与活动后,无论成败,均要记取教训,作为下一次估计成败的根据。

只有按照上述原则去做,才符合“失败乃成功之母”。读书好比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水而行必须先克服水流所产生的阻力,再加上前进的动力,方能使船只继续前行。

在读书时,引发并维持内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既然内动的读书动机极不易获得,那么,人们也只有在外诱动机上考虑了。

外诱的读书动机可以由读书的目的引起,外诱读书动机不但可以改变读书的目的,而且还可能会间接地引起内动的读书动机。

读书的第一层目的就是求知,读书的最高目的才是展才能。

所谓的展才能,也就是经过读书的活动,把你个人所具备的才能都发挥出来,把你的所有价值都体现出来(自我实现)。

你的内动里包括了求知欲,你如果以求知欲为读书目的,并把求知欲与你的读书动机相结合,你的读书动机就不会是一个零乱、被动、短见的动机了。

古人对于求知的基本条件给予了眼到、心到两个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见到任何问题之后,都不要盲目地就予以接受,而是要不断地追问、思考和怀疑。

宋人张载曾说过:“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有疑方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失去平衡,恢复心理平衡的惟一方法,就是因求知而去疑,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不需要外力对其进行约束。

要研究学问,其基本条件就是要不断地思考,思考主要起于有疑。

疑不仅产生于那些人们所不了解或不明白的事情,对于那些人们已众所熟知的事情也不应盲目地接受,“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历史上有许多划时代的思想创造,均是在“不疑处有疑”的情况之下有所突破的。

牛顿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见沸水推动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弗罗伊德在心理学上根据自己做梦的经验推翻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常识,从而创立了潜意识理论。这些都是在不疑处有疑的基础上的突破,并做出贡献的例子。

你不妨试试看,从你听讲、阅读、和人谈话时,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很多可疑而又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和你所读的书联系在一起,你在读书过程中就不会对它望而生厌了。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诸多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读书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及“博学、审问、思考、明辨、笃行”的说法。

1925年,胡适曾建议把读书的三到改为读书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同时,胡适还提倡读书要专精与广博并重。

胡适曾就专精与广博留给后人两句读书的至理名言:为学要像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前人对于“怎样读书”的问题,留给你的只是一些比较笼统的概念,并没有提出任何一个具体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说明,即使是一个在读书方面获得成功的学者,也无法告诉你一个确切的读书方法。这也就是读书之所以会成为知易行难的另一个原因。

我们发现,传统学者对于“怎样读书”这一问题,只是从指导者的立场提供了一些比较普遍的原则,而未从对影响你读书效果的角度进行考虑。

因此,让我们先从心理学观点,提出一些对于读书问题应该考虑的三个问题。

第一,能不能读书。

你是否具备了读书的基本能力。因为,任何方法对于低能和白痴都是白费的。

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就是是否能读书,只有能读书,才能谈其他的问题。

第二,愿不愿意读书。

只有靠你个人自发、自动、锲而不舍地长期努力,才会获得读书方面的成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凭着学子的智力对其学业成绩进行预测的主要原因。

自动自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心理学上称这种力量为动机。

如果某一特定事物被动机所促动的行为专注,我们就可称其为兴趣。

因此,从你的主观立场进行考虑,引起你的动机并维持住这种动机,培养你的兴趣,才是欲求读书的最佳方法。

第三,会不会读书。

这里所谓的会不会读书指的就是“怎样读书”的问题。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会不会读书”和上面所说的“怎样读书”有些不同。

“会不会读书”强调:什么样的书要配上什么样的读法,怎样的条件之下怎样读,才能达到实用的目的。 rUPUEL4l9gZsSqN5VYZKJS0ufLZ90xz3z0yTHkNTbL27zI97ZkfTx7O5rGGmuL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